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清华大学:天外有天,奋斗不息

时间:2023/11/9 作者: 传奇故事(上旬) 热度: 5618
郭璐蕾

  无论是盛夏在高中教室憧憬清华大学(以下简称“清华”),还是金秋在紫荆宿舍感受清华,“大佬”这两个字频频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对于这个词语,《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某一领域内居于支配地位或有巨大影响力的人”,而在清华这座象牙塔中,可谓“处处见大佬”。“我清”(清华学子对母校的爱称)实乃各类高手的大本营,我每天不仅是在向他们学习,还有“膜拜”之意。且听我为你说说“那校那园那大佬”。

  “体校”清华之大佬轶事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四个操场……”当然,清华校歌歌词并没有“四个操场”,而是“巍然中央”。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篡改”,是有原因的——清华,这所荣膺“五道口男子体校”称号的国内顶尖大学,体育实力确实非同一般。既然说它是“体校”,便得从学校的体育教育说起。

  大一伊始,同学们在做自我介绍时,大多提到自己的业余爱好是运动。而现在看来,同学们的运动水平堪比专业运动员,何止是“业余爱好”!例如,我们班上的体育委员是马来西亚的州羽毛球队成员,曾夺得众多比赛的金牌;还有一位同学曾在北京市的高尔夫球大赛中获得冠军。但请不要认为这些体育大佬们是体育特长生,这些荣誉只是他们在发展业余爱好时的“副产品”,而在学业上,他们亦是佼佼者。

  由此看来,这些体育大佬们足以让“学霸们都是高分低能”的论断不攻自破,可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这里,清华为和我一样的体育水平欠佳者量身打造了“体育人才养成计划”。例如,开学伊始,学校为新生准备了“赤足”运动会,赋予体育乐趣;每天下午5点后学校不再排课,而是安排学子参加“阳光长跑”,于是,同学们边跑步边拿着手机刷“阿甘”(清华监督学生参与“阳光长跑”的APP)的画面便成了操场的固定一景;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俱乐部活动,羽毛球、乒乓球、排球、游泳、武术等运动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清”做不到;学校出台了“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的规定,随后就有学生成立了“清华学游泳联盟”……

  在这座园子中,只要肯努力,成为体育健将不是梦!

  英才济济,麟凤振振

  在“武功”上,清华里卧虎藏龙,在“文治”上更是人才济济。

  社团活动中,一位学长为活跃气氛,提议请状元唱歌。话音刚落,只见数位同学缓缓起身,相视一笑后异口同声地问道:“请问您是叫我吗?”学长愣了一愣:“哎,忘了,清华的经管学院历来是状元最集中的地方……”

  清华学子的卓越,不可简单以高考分数衡量。军训拉歌时,音乐高手一番关于乐理知识的讲解让教官顿时哑口无言;分析写作课作业时,提到文学之才用韵行文,老师赞不绝口;生物学导论课上,理科学霸一篇生物论文动辄上万字,仍觉意犹未尽;参加辩论赛时,对方辩手已有六年辩论经验,论据令人折服;《艺术的故事》主题演讲中,大佬侃侃而谈,颇具演说家风范;“万物声”校园歌手大赛中,清华首支学生原创中国风嘻哈单曲《水木道》惊艳四座……

  在清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style,不按常规出牌的大佬们演绎了“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做不到”的“清华范儿”!

  水木清华,地集灵氛

  在清华,见识高人实非难事,但清华的迷人之处并不在此。一座学府,吸引人才是其魅力,而培养人才方是其能力。显然,清华两者兼具。在这里,我们除了膜拜大佬,还可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如欲修炼成学业上的大佬,清华自然是片沃土,它为所有肯攀登的人提供了理想的條件——硬件自不必赘言,精神食粮亦绝对丰盛。在这样的环境中,学子感受到的不是仰望大佬的迷茫,而是脚踏实地的力量。

  2017年清华特等奖学金(研究生)由阴亚楠拿下,在清华,她完成了“从一个‘中二少女到卓越科研者的进阶”:在师长的指导、同门的帮助下,她的科研课题“氢气到新型燃油”如今已取得重大突破,走在行业最前沿,而她本人业已发表 SCI论文22篇,参加国际会议5次,并申请发明专利8项。“与导师合作”,是她成功的秘诀之一。

  正如新生研讨课上副校长杨斌老师所说:“后辈看待前辈时,应学会‘祛魅。”在清华,大佬不仅仅是用来膜拜的,还是用来相处的,潜移默化,自己也会大有长进,直至跻身他们之列。

  清华爱其学子,“则为之计深远”,清华人不仅要做清华园内的杰出者,更要做行业的领军人。若说前文提到的教育是有形的,那么清华的历史便是无形的教育。

  百余年前,梁启超先生来校做题为“君子”的演讲,以《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完全人格,做“真君子”。“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后成为清华的校训。

  战乱时期,学校迁到长沙,后决议西迁昆明,师生分三路赴滇。由300多名师生组成的湘黔滇“旅行团”,从长沙到昆明,全程1600余公里,步行1300公里。而在今日,有清华人为百度百科词条上一字之谬而连夜奋战,最终成功保卫真理;清华新生“东操秋点兵”(20公里拉练),拂晓方归,笑言“我们见过凌晨4点的清华”;李高杰学长两次入伍,为国家改变自己的人生航向……清华精神,不仅仅凝固在校史馆的展板上,更在清华人的奋斗中获得永恒的生命力。

  清华那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成为清华人与众不同的气质,对于清华学子而言,这才是这所大学最具代表性的精神。

  后记

  我常常觉得清华像父亲,严厉地指着前方,说:“看,你与别人还有很大差距!”但有时我又觉得清华像母亲,手指着前方,说:“来,妈妈带你走!”当我们健步如飞时,清华告诉我们:“天外有天,奋斗不息。”当我们踟蹰不前时,清华安抚我们:“别怕,在这里,你一定能学会奔跑……”

  最后,谨以王步高教授之文作结:“英才济济,麟凤振振;水木清华,地集灵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