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李敖的涌泉相报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5868
周礼

  1961年夏天,26岁的李敖在部队服役期满后,考入了台大历史研究所,并担任姚从吾的“国家讲座研究助理”。这是李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维持生计唯一的经济来源。可是,由于种种缘故,“研究助理”的薪金总是不能落实到位,致使李敖囊中羞涩,捉襟见肘。无奈之下,李敖只好向胡适求助,因为这个“讲座”是在胡适的领导之下建立起来的,李敖想通过胡适给研究所施压,让他们信守承诺,按时发薪。李敖在写给胡适的信中,毫不避讳地表达了自己对研究所拖欠工资的愤怒和抗议,称自己生活十分困难,三条裤子都进了当铺。

  胡适获悉这一消息后,非常着急,随即给李敖回了一封信,并以私人的名义给他汇去了一千元的支票。其实,胡适当时也不富裕,他的薪水只有一千五百元台币,加上各种津贴,也就二千元左右,除去房租费、生活费和日常开销,每月的收入所剩无几,并且之前胡适又害了一场大病,花去了五千多美元,基本上靠举债过日子,一千元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然而,就是在这样窘困的情况下,胡适还是想办法为李敖筹集到了一千元钱,帮助他解决了燃眉之急。

  也许有人会认为,胡适与李敖有什么深厚的交情,要不然胡适凭什么对李敖鼎力相助呢?而事实上,胡适只是欣赏李敖的才华,两人之间并无过密交往,充其量算是师生关系。用李敖的话来说:“除了那一次长谈外,我跟胡适只小谈过三次,一次在台大医院,一次在台大文学院门口,一次在中央研究院,此外除了写信,并无实际来往。他一共写过三封信给我,又写了一幅字,送了我照片和书。”对于一个仅有数面之缘的人,胡适都能慷慨解囊,足见其乐善好施的侠义之心,以及对青年一代的关心和爱护。当然,除李敖外,胡适还曾无偿资助过许多的人,诸如林语堂,许德珩,陈之藩等。

  李敖收到钱后,感激不已,对胡适愈加敬重,他写了一封长达五千多字的长信,详细叙述了自己的家世和思想变化过程。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的,李敖还来不及回报师恩,胡适就于1962年2月24日离开了人世。闻此噩耗,李敖悲痛欲绝,先后写下了《胡适先生走进了地狱》、《播种者胡适》、《胡适评传》等多篇著作和文章,以此表达对胡适的感激和怀念。

  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多少年来,李敖从未忘记胡适对自己的恩情。2005年,李敖在与凤凰卫视签署续约时,他委托刘长乐先生向北京大学捐赠了新台币1385280元(折合人民币35万元),用于修建胡适的铜像。后来,李敖在北大演讲时坦言:“今天我做个样板给大家看,我捐了35万元人民币是在北京立铜像,就是告诉大家,其实胡适思想是最温和的,对我们中国人最有利的,当初胡适在我穷困的时候送了1000元给我,今天我相当于用1500倍来还这份人情。”

  摘自《南岛晚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