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眼界与视野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7682
侯文咏

  被学生问到,什么是眼界,我说:别人知道的,能取得的知识、流行、品位、信息,我也必须知道。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半就是在充实自己的眼界。眼界很重要,但比眼界更重要的事叫“视野”。什么是视野呢?在我看来,在相同的“眼界”下,看见别人看不见的可能,这就是“视野”。

  举个例子来说。儿子着迷周杰伦的音乐,认真搜集周杰伦的专辑、MV、海报,并且会唱他的每一首歌。对我来说,着迷周杰伦音乐当然不是坏事。不过情况持续下去,到了儿子言必称周杰伦,全世界所有的音乐都比不上周杰伦时,我就有点担心了。

  我开始主动找了不同的乐手、曲风的CD给儿子听。但我愈是丢不同的歌手的CD给他,儿子就愈坚持周杰伦才是世界上最厉害的歌手。

  情况就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儿子念高中,认识了一个音乐素养很高、令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学长之后,事情才开始有了转折。

  他问我儿子:“你都听什么音乐?”

  儿子除了周杰伦之外,还是周杰伦。谈到最后,学长听不下去了,丢给他一句话:“你这样未免太逊了吧!”

  儿子不甘心,反问学长:“那你心目中,谁的音乐最厉害?”

  学长说:“当然是神啊。”

  儿子问:“谁是神?”

  “吉他之神啊,”学长说,“Eric Clapton,你不认识啊?”

  儿子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回家问我:“你知道神是谁吗?”

  “哪个神?”

  “吉他之神啊,Eric Clapton。”

  “Eric Clapton?我当然知道这个人,你还听过呢,你忘了吗?”

  “我听过?”儿子抓了抓头。

  我把CD柜里当初找回来的专辑丢给他。我说:“神就在家里,你却不认识。”

  儿子把Eric Clapton的专辑拿去听。听了半天之后,颇有几分陶醉地跑回来告诉我说:“其实还蛮好听的哦,怎么以前我都不觉得?”

  “当初Eric Clapton不好听,”我问儿子,“为什么后来又觉得好听了?”

  “因为我不想听,所以听不见。”

  “那后来为什么又听得见了?”

  “因为我的学长啊,他的刺激让我从不想听,变成想听。”

  换句话说,“视野”之所以比“眼界”更难,是因为除了必须让自己接触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外,我们必须更进一步开放心胸,愿意跳脱自己的看法和理所当然的惯性,用异于自己的心态、观点去理解事情。

  视野为我们带来了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因此而来的竞争力。这不只是我的兒子,也是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最重要的功课。

  摘自《南方都市报》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