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人怎样省钱
邵洁
据香港星岛环球网8月22日报道,在经济萧条、收入减少时,“省钱”不只是收入不高的普通民众的话题,发达国家的人民也要想方设法开源节流。
日本
1上班自带盒饭:在日本,不少企业职工自带午饭去上班,因为日本绝大多数企业没有食堂,员工需要自己解决午饭问题。日本人认为,带盒饭首先是比在外边餐馆就餐便宜,其次是合乎口味,而且不会浪费。在日本,一般情况下,剩下的饭菜都要在下一顿加热后继续食用。
2冰箱上贴清单减少开门次数。冰箱每开一次门,就会多费一些电。日本主妇为省电,把冰箱里放的东西列成清单贴在冰箱上,每取出一样就做个记号。这样不用开冰箱门就知道冰箱里还剩多少食物,可以减少开冰箱门查看的次数。
德国
1下馆子每月仅两次。在德国下馆子很贵,一家4口吃一顿起码得花120欧元(约合1200元人民币),所以很多德国家庭已把每周一次下馆子改成每月两次。
2缺啥自己动手做。德国人家里一般有个“家庭小工厂”,缺什么东西一般都自己动手解决。这间“小工厂”大概有十四五平方米,中间摆者一个大工作台,工作台下面是一个个小抽屉,里面装满各种规格的钉子、螺丝、垫圈、管件、电子元件和各种材料等。
美国
1淋浴时间每天缩短5分钟。在美国,10分钟淋浴需要消耗约25加仑的水(假设淋浴喷头每分钟喷射2.5加仑的水),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天水电成本为57美分,一年就是208美元。相比之下,15分钟淋浴需要消耗大约37.5加仑的水,水电成本为85美分,一年就是310美元以上。因此,洗澡速度快5分钟,一年就能省下102美元。
2为省汽油减少购物次数。由于油价上涨,在美国,有人放弃了开车去别的州旅游的计划;有人开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有人减少了各种外出聚会活动。油价的上涨甚至降低了顾客去沃尔玛超市购物的频率,但他们每次购物的数量却增加了。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现在尽量减少出门次数,好省点油钱。许多顾客一般一次就把一两个星期所需的东西都买回去。
摘自《青年参考》
塞尔维亚有“三多”
吴逸若
塞尔维亚有“三多”:教堂多,野狗多,咖啡馆更多。
塞尔维亚人多为东正教徒,但信奉的神不一样,因此几乎每天都有人做礼拜;而且无论婚礼、葬礼还是幼儿洗礼,都要在教堂完成,于是塞尔维亚教堂尤其多。都说中国庙多,但和塞尔维亚的教堂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塞尔维亚最大的教堂名叫“白教堂”,“人如其名”的这座教堂周身洁白,是巴尔干地区最大的教堂,不管是访问团还是旅游者,都要到此一游。但对我来说,教堂最大的用途是当坐标。因为白天步行去逛街,总想抄近路,但塞尔维亚的路不像北京一样正南正北,很多都呈放射状,走到最后经常找不到北。这时,教堂就是最好的参照物。
当然,感受塞尔维亚的教堂文化也是“必修课”。一年冬天,一个塞尔维亚朋友邀请我们参加婚礼,没想到新人房间里有个9个月大的小男孩。我们以为这和中国农村一样,找童子压炕,为来年生儿子做准备,没想到却是婚礼和孩子洗礼同时进行。未婚生子,这家人却大张旗鼓,喜气洋洋。那天下着鹅毛大雪,是塞尔维亚几年来最大的一场,积雪足有半米多,新娘在寒风瑟瑟中只穿了一件婚纱,教堂里没有暖气,大家穿着大衣,拼命挤在一起。神父用平板的语调念颂词,边念边转,转了两个半小时,最后还往孩子头上撩了把凉水。仪式还未彻底结束,我全身已然僵硬,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参加这种婚礼了。
塞尔维亚在铁托时代,经济远远走在世界前列,家家有汽车,户户养宠物,冬天,妇女们身穿貂皮,手牵爱犬,构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随着内外战争频繁爆发,持续遭轰炸,经济迅速下滑,昔日爱犬纷纷沦为街边野狗。但“没落野狗”仍然很有教养,与人和平共处。使馆旁边就有几条,我们经常将残羹剩饭送给它们。后来,野狗们一看见中国人就狂奔而来,又闻又蹭,摇头摆尾。其中要数一条小黄狗和一条小黑狗最可爱,晚上时常护送住在使馆附近的人,提供“上门服务”。
一个世纪前,土耳其人曾统治塞尔维亚多年,现在土耳其人走了,土耳其咖啡却留了下来,当塞尔维亚人邀请别人做客时,通常会说:“到我家喝杯咖啡吧。”塞尔维亚咖啡馆遍布大街小巷,左邻右舍,对面街坊,全是咖啡馆。塞尔维亚人口并不多,可咖啡馆从不提前关门,一周7天,天天有客。夏天人更多,很多人一杯咖啡能喝一天。于是一些人找到了塞尔维亚人开车快的理由:他们是急着喝咖啡去呢。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