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萧克:沙场文坛传奇一生

时间:2023/11/9 作者: 幸福·悦读 热度: 15874
哈 库

  2008年10月24日12时51分,开国上将萧克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102岁。

  萧克将军是最后一位去世的红军高级将领,也是最后一位同时参加过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和八一南昌起义的开国上将,还是唯一写过长篇小说并获得茅盾文学奖荣誉奖的将军。

  25岁当上红军军长

  萧克出生于湖南省嘉禾县小街田村,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及一个妹妹。嘉禾地处湘南,名为禾仓,实际是穷乡僻壤。萧克家里生活颇为艰难。

  萧克决定走上革命道路却是因为报家仇。萧克的大哥性格刚烈,因此得罪了当地大地主萧仁秋。1923年春,由于萧仁秋的陷害,萧克的大哥被团防局抓走,当天就被杀害。兄长死于非命,致使喜爱文学的萧克产生学武报仇的念头。

  1926年2月,萧克辞别家乡,赴广州考上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宪兵教练所第二期,正式走上军事道路。毕业后,萧克分配到叶挺任师长的二十四师当连政治指导员。

  1927年7月下旬,萧克随部队到达南昌。8月1日凌晨2点,南昌起义爆发,萧克所在二营任务是攻打匡庐中学的敌军。

  1928年1月,萧克参加湘南暴动,后率部上井冈山,亲身经历了朱毛红军在井冈山的会师。

  1932年10月,年仅25岁的萧克调任湘赣红八军军长。1936年7月,在理化与红四方面军大会师后,红二、六军团组成红二方面军,贺龙为总指挥,任弼时为政委,年仅29岁的萧克为副总指挥,成为红军历史上最年轻的方面军领导人。

  两个月后,红军总司令朱德亲自命令萧克代替生病的王树声出任31军军长,打胡宗南。至此,萧克成为极少数在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都工作过的高级将领。抗日战争开始后,萧克任八路军120师副师长,在八路军师级以上的高级将领中,他依然是最年轻的。

  授衔中的“大树将军”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军衔制度,时年授上将军衔55人,1956年和1958年各补授一人。前10名上将名序排列依次是:萧克、李达、张宗逊、李克农、王震、许世友、邓华、彭绍辉、张爱萍、杨成武。虽然萧克名列第一,但当时很多人认为按照萧克的资历和功勋授予上将军衔是委屈他了,为他抱不平。然而,萧克坦然地谈起了一段古人佳话:东汉大将冯异是光武帝时期的开国大将,战场上,勇不可挡,功勋卓著,但他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他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从不参与争论,由此东汉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萧克宽广的胸怀和高风亮节,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写《浴血罗霄》获茅盾文学奖

  在1955年授衔的开国将帅中,很多人都是在革命军队中才逐渐开始学习文化,进而在战争中学会战争的。在战争年代,几乎高小毕业的人就被冠以“知识分子”的名头了。在这些将帅中,能诗善书的萧克可以算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儒将。

  说到萧克在文学创作上的赫赫“战绩”,最值得称道的便是被著名作家夏衍称为“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中一部奇书”的《浴血罗霄》。这部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硝烟之中的长篇小说,直到50年后才得以出版,并荣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

  萧克创作《浴血罗霄》的背景,要从一本苏联小说《铁流》说起。西安事变后,萧克有机会阅读《铁流》,书中讲述的俄国工农武装队伍的故事及塑造的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形象,都让他激动不已,开始构思长篇小说。

  战争年代写小说,困难之多,难以想象。那时候,日军隔三岔五就来轰炸,躲飞机时,大家蹲在小煤窑里,聊天、下棋、打扑克,而萧克则带上小板凳,在山沟边坑旁一坐,写起小说来。没有草稿纸,他就用办公纸、书信纸,颜色不一,大小不等。

  就这样,从1937年5月动笔到1939年10月完稿,萧克写出了长达40万字的小说初稿,书名暂定为《罗霄军》,小说以第四次反“围剿”时期罗霄山脉红军一支小游击队伍成长的历程为故事主线,展现中国革命力量的兴起。

  让萧克想不到的是,这部千方百计保存下来的小说手稿竟给他带来横祸,文革时书稿被当作“罪证”。

  直到1985年底,萧克从繁忙的一线退下来,这才下决心修改这部书。1988年建军节前夕,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的《浴血罗霄》,终于跨越半个世纪出版。

  1991年3月,《浴血罗霄》荣获1984年----1988年度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之后,经夏衍等介绍,萧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摘自《党史纵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