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人间花影,衣渡荷香

时间:2023/11/9 作者: 传奇故事(上旬) 热度: 15321
龟小仔

  或许错过了花开满枝丫,错过了秋水隔婵娟,错过了光阴绕烟火,庆幸的是他的人生没有错过那一池泅渡了他人生沧海的莲花。

  五岁时,周敦颐的父亲早亡,眼看家境日渐没落,为父亲守孝三年后,周敦颐随母亲去往衡阳投靠舅舅家。

  因周敦颐从小仁孝聪颖,舅舅爱甥如子,很是赏识他。周敦颐爱读书,舅舅便在家里建了座亭子,还在旁边挖了一方池塘,种上满池莲花,让周敦颐在亭亭荷叶间读书识字。

  周敦颐邂逅了莲花的风光霁月,这契合眉上心间的际遇,让他的心不再是一座孤茔。他将莲花视为知己,诉说心扉。他时常与莲盘膝对坐、酣畅而酌,他面前的莲是儒雅的、正气的、坚强的,而他的灵魂也是澄澈的。

  世上草木繁花,可爱的很多。陶渊明偏爱菊花,唐人甚喜牡丹,周敦颐却偏偏喜爱生于淤泥之中的莲花。周敦颐与莲花有着同样的气场,与莲初见时的惊艳欢喜和莲花所给予的清香,犹如绵绵细雨,点滴落于心间。周敦颐早在一季又一季的轮回中站成了一株莲,立在月光水岸,以君子的姿态面对人生的浮沉悲欢。

  周敦颐刚入仕途时,曾任江西南安军司理参军,当时就写下“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的联语来表明自己的清廉之志。然而命运好像要考验他一样,他甫一上任,转运使王逵就要他办理一宗案子,并已判定该囚犯死罪。周敦颐看完案卷后,进行了调查,得知此囚犯罪不当死。然而,当他准备报告王逵时,县衙的捕快却阻止了他。原来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僚,他们劝周敦颐莫要强出头,毁了自己的前程。

  周敦颐看着院子里的一池秋莲,纵然秋霜刺痛莲的心事,莲花却依旧坚韧地站在风里,等待盛开。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周敦颐心里的莲花也次第开放,他坚定地向王逵表达了囚不该诛的意思。王逵脸色愠怒,坚持要治囚犯死罪。而周敦颐却毫不畏惧,愤然拒绝。因为周敦颐的坚持,王逵终于认识到了错误,下令从宽处理那名囚犯。

  当轻风拂过竹林时,竹子会发出沙沙声响,但轻风过后,竹林便寂静无声。周敦颐就是这样不动声色,只在事情到来时才显露出本性,表明心迹。他不愿做唯唯诺诺的官僚,他心里始终有朵莲花,固守着出淤泥而不染的素贞。

  周敦颐以本色行事,从不随俗,正如莲的品性。周敦颐不管做什么官,都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他从来不追求本分以外的物质享受,也不为个人名利汲汲跑动,时常接济穷困的人,正所谓“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頤除了立身立言,作为一个文化布道者,还不遗余力地建书院。他广结鸿儒,创立了景濂书院,始终以莲的品性来要求自己。此后几年间,他每到一处任职就会建立书院,教授学生。后人也将他讲学的书院命名为清溪书院。

  暮年的周敦颐曾邀请同僚同游罗田岩,当那些如君子般的莲穿过无数绮丽的风景来到他眼前时,万世轮回,千影聚合,周敦颐将热泪藏匿,以世味为菩提,用一支瘦笔,写下他的清喜,写出了让世人惊艳的《爱莲说》。

  沿着寥寥百余字往里走,一片壮观铺陈在眼前。或许,人生就该如这美妙婉转的莲一样,总在恰当的位置留白,让穿行于红尘陌上的灵魂得以休憩,不至于像一缕微云悄然滑过天际,然后悄无声息。

  北宋政权日渐黑暗,浸染官场已久的周敦颐了然了,既然不能做政坛的蛟龙,何不携莲而去,向生命本真的更深处漫溯?所以,周敦颐在怒放后与仕途彻底割裂。他选择了一条发源于莲花山麓莲花洞里的溪流,筑起爱莲堂,凿池种莲。他放下来生的虚妄,今生的执迷,于微雨红尘处观一朵莲的超然。朵朵莲花淡淡地开在自己的园中,不嫌孤独寂寞,不嫌荒凉秋色的颓然,如水秋凉中,开给自己看。静听往事,将人生寄情山水,周敦颐真正完成了精神与肉体的归隐。

  一个人,走了千年,一朵花,开了千载。周敦颐虽湮没在这壮阔的山河中,可他的思想激励着无数后人。让染香的心,在经年中,开成朵朵洁白的莲,在无垠的月色下盛开一季又一季的繁华。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