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他们给我写过信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文摘 热度: 19234


  [编者按:张昌华先生退休前为资深出版人,在多年的编辑出版和创作生涯中与诸多学者、作家、艺术家等文化名人有长期的书信往来。《他们给我写过信》一书中撷选昌华先生三十多年来收藏的海内外知名作家、学者致其的来函,如顾毓琇、张充和、林海音何凡夫妇、柏杨张香华夫妇、夏志清、聂华苓、董桥等。这些从一个侧面记录、反映了文坛过往和时代风云的信件,今日“由私转公”,为广大读者所见,实在是弥足珍贵。]

张充和



  昌华先生:

  多谢你(寄)来胡适伪手迹。这是第三次收到的,看先生毛笔字写得很好,怎么看不出那么坏的字!是不是只管名人字,而不管好坏。(抱歉!第一次和你通信就如此不客气。)胡适虽不是书家,但自有他潇洒风格。作伪者隔纸描出,笔笔迟滞,笔无轻重,处处怕错的心理,活现纸上。

  我寄出我同汉思的声明,以及一切证明给《传记文学》,大概六月份是来不及登,还不知反应如何。如注销当于七月份,请注意。

  你说你还保存那个书名题签(原编者:指《多情人不老》周有光张允和合集),两指头宽一张纸上五个字。我的字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美国还算一个,在中国就算不得了。现在送你一张,比两个指头宽一些。

  这几天十分忙,匆匆写些。不敬之至。

  即颂

  撰安

  张充和

  二〇〇一年六月八日

助读延伸



  合肥张家十姐弟,我结识了七位,除大姐元和赠我一本《顾志成纪念册》外,我与允、兆、充、定、宇、寰和都有书信来往,源头是允和。皆因选编《多情人不老》《水—— 张家十姐弟的故事》而先后熟识。最先是请充和为该书题签,签题了,但无信。通信始于2001年6月8日,这是一封关于胡适手迹辨伪的信。张充和先生是沈尹默的学生,著名的旅美书画家。说来话长,2000年岁末,我去南京朝天宫古玩市场溜达,偶见一幅题名为(胡)适之的手迹《清江引》。摊主操合肥口音。我问物从何而来,他说是下乡购得。当时有三四人争相抢阅,都说“吃不准”。我自作聪明,毅然买下。理由一是手迹像胡适的字,二这首词是胡适写给张充和、傅汉思的。我了解赠、受者之间的关系,他们都是皖籍同乡,张充和做过胡适的学生,后又同在美国。从人际、地理关系上判断赠者赐墨于受者完全可能,而这层关系一般人不知道,不敢下手。我熟悉这段历史,自鸣得意以为捡着“漏”了。

  回家看看,又有点怀疑。于是便复印一份请充和的二姐允和与其弟寰和辨别。允和在电话中说“像是真的”。寰和先生来信说,他们手上有一份《解放日报》发表过的复印件,与这件不大一样。我当然想弄个水落石出,便写信到美国向充和请教,求辨真伪。

  这封函件就是充和对我探询的答复。

  从充和的来信中获知作伪者在津、宁、杭同时诈骗。杭州的那件赝品连上海华师大研究胡适的专家曹××都撰文“一口肯定”是真迹。

  关于这幅字的來龙去脉,张充和在信中说得十分详尽:1956年某日胡适到充和家还“字债”,一气写了若干幅。80年代充和回国探亲,在上海与老友黄裳的一次聚会上,听黄裳说他在文革中自毁了一件胡适手迹,十分懊丧。充和菩萨心肠,回美后就把胡适的《清江引》转赠于他。

  十年后,黄裳手中的这件藏品为收藏家潘亦孚拥有,并印在《百年文人墨迹》(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一书上。再以后伪作面世,制造了一出出闹剧。

  故事后还有故事。据董桥先生告诉我,潘亦孚将此件与许礼平换书画。许礼平还没焐热,又匀给董桥。而且他已将此“手迹”装裱挂在书房中了。董桥自称是张充和的诗文和书法的忠实读者。

  充和是大善人,她见我上当受骗,特地写了首姜白石的词《一萼红》赠我。偌大的一幅,当然比我收藏她的“二指宽”的题签气派得多,即指此事。

  天下如此之大,又如此之小,胡适的手迹转来转去都在熟人、朋友间流传。看来书画也讲缘的。我很欣慰,因祸得福。

  张充和后又来函告知,她将于癸未(2003)夏回国办画展,我们可面晤。可非典闹得全世界面目全非,张充和画展未能如愿。2004年秋,张充和在北京、苏州举办了书画展。我追到北京已晚,时正撤展;后又专程前往苏州“捧场”,并得缘与充和先生一晤。

  蒙她认可我是“张家孩子”(允和语),相见甚欢,听她说了一些张家的故事,还聆听她拍曲。后来,我应《人民日报》海外版之约,写了一篇《张充和的琴棋书画》,说了一番她认为是“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我在寄样报的附信中无意开玩笑说了一句,什么时候我到美国帮你倒纸篓去(希望淘得她舍弃的残稿)。不料充和善心大发,2005年正月初一,我收到充和寄来的胡适的未竟篇手迹,那是胡适自写的白话诗:“前夜月来时,仔细思量过,今夜月重来,独自临江坐。风打没遮楼,月照无眠我。从来没见他,梦也如何做。”又缀以跋语云:“这残篇是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九日适之先生在我家中写的,因墨污所以丢在废纸篓中,我拣起收藏已近五十年,今赐赠昌华,聊胜于伪。充和。”下钤椭圆形名印“张四”。张四者,张家四小姐,充和也。充和所说“残篇”,系因墨污,有个鼠形的墨点。全诗八句胡适只写了前六句,便掷纸篓。五十年后张充和补写了后两句。

  接她2005年2月14日信,知充和患眼疾,我请金陵篆刻名家祖庵先生镌“光明”“锁眼”和“长寿”三方闲章寄之,为她祈福。

  2012年,她还抱病为我的书《名家翰墨》(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题签,不放心寄,适周小平(周有光子)赴美,托小平带给我,捎话说“写得不好,写不动了”。充和羽化后,有报纸评论说她是“民国最后的闺秀”。

杨振宁



  张昌华先生:

  信悉。《日记报》的报道完全是信口胡说。我从来不记日记。

  即颂

  文安

  杨振宁

  二〇〇一年五月十六日

助读延伸



  编辑的职责,不仅是组稿、做好案頭工作,而且更要善于策划选题。1986年,我策划了一套“名人丛书”,内有小品、幽默、书信、日记种种,社会、经济效益均不错。有读者来信反映,他们最喜欢读日记,因为日记真实,且有史料价值,诸如鲁迅、胡适、叶圣陶、竺可桢的日记。因此,我内心萌发要编套日记丛书的欲望。

  新千年,我们出版社在凤凰台饭店八楼办公,五楼有家书吧,还设有一间“开卷有益斋”,那儿是全国民间书籍、报刊的南京集散地,我是那儿的常客。某日,见济南民间出版的《日记报》上刊有一则谈日记的小文章,上云杨振宁先生喜欢记日记。职业的敏感,使我很兴奋,窃思,如能组到杨振宁的日记,以他的书领衔,再组其他名人日记的书稿要方便得多。遗憾,我不认识杨振宁,但知他曾是顾毓琇的学生,遂驰函美国,请顾毓琇先生转致杨振宁,试询他是否有意将日记整理交本社出版。当时写信只不过是一试而已,不料真的得到杨先生的复信。杨振宁的回复,虽然只短短一行,但我仍很高兴。他回答了我提的问题,足矣。说实在的,我要不是托请顾毓琇先生帮忙,能否得到杨振宁先生回复还真很难说呢。但看得出杨振宁对顾毓琇是很尊重的,顾老5月8日转我的信,杨振宁5月16日便复我。顾毓琇在2000年2月12日赐我的函中十分推崇杨振宁,大赞他在香港大学新亚书院金禧学术讲座的演讲《中国文化的科学》中,表现出的“真知灼见,不胜钦佩”!顾毓琇逝世,杨振宁出任治丧委员会主任。

  1998年我曾想从香港三联书店引进杨振宁的《读书教学四十年》于本社出版,未果。2002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人情物理杨振宁》(叶中敏著),因需竞标方可获得授权,而本社乏力,我心不甘,遂由我牵线荐介译林出版社竞争。此书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杨振宁近年有代表性的文章合集《晨曦集》,充分展示一代科学大师的远见卓识与回报祖国的拳拳之心。他1964年入美国国籍,其父杨武之先生深以为憾,2015年他毅然放弃了美国国籍,恢复了中国国籍。“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他在与挚友熊秉明对话时如是说。杨振宁曾说过,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思想。

  有资料表明:“据不完全统计,杨振宁为中国协助或者直接建立一流物理实验室六十余座,为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一共筹建约20亿美金的科研经费。他以清华大学的名义发表SCI论文三十多篇,将冷原子、凝聚态物理科研水平一下子提高了几十年,为我国在世界科学界争得了巨大荣誉。杨振宁利用自己的影响,推荐1200多名青年学者出国访问、深造,绝大多数都归国成为科学界的栋梁之才。据朱邦芬院士在南开大学讲,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他1997年亲自创办的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豪华住宅,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在清华大学,他设立了‘杨振宁讲座‘杨振宁奖学金‘杨振宁基金会,并亲自担任高等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基金会主席。”

  有趣的是,杨振宁的生日与共和国生日同一天:十月一日。

余光中、范我存



  昌华先生:

  《左手的掌纹》销路不错,出版社、编者、作者都感到鼓舞。去年十二月中旬,我在海南师范学院参加散文研讨会,就有一些学生持此书来索取签名,可惜很快就脱销了,后来者竟无书可买。

  两年多来,多谢你一直与我联络,把报刊照片寄给我,又多次刊出报道我生平或近况的文章。十月二十三日上午南京一聚,行色匆匆,未能多说,至以为憾。但那天的记者会还是相当成功的,对《左手的掌纹》报道可谓普及。

  听你说已自出版社退休,不免怅怅。希望以后访宁,仍有机会重聚。东南大学有意邀我去访问,尚未定案。羊去猴来,

  祝

  新年快乐

  余光中

  二〇〇四年元月二十五日甲申正月初四

助读延伸



  20世纪80年代初,我到出版社当编辑时,适江苏文艺出版社刚从人民出版社分出,独立门户。全部家当30万元库存书,生存压力极大。为早日摆脱告贷度日的日子,社里不得不致力于武侠、言情及纪实文学类书稿出版,赚钱生存。稍有转机后始出文学类图书,但多为畅销走俏的中青年作家的小说,鲜及散文,遑论诗歌。尽管当时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家喻户晓,也没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

  新千年的某天,老友、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冯亦同兄到社里与我叙旧,言及余光中。他说余先生也算是南京人,生在南京,长在南京,现在全国有多家出版社竞相出余先生的书,而故乡出版社却从没出过。亦同试问我们是否可以考虑一下。他的话让我触动不小,愧有遗珠之憾,当即表示“义不容辞”。不久,余光中来南京讲学,亦同宴请邀我作陪,始得缘与诗人结缘。席间三方商定,由冯亦同从余光中五十年散文中遴选一本散文精华集,这就是《左手的掌纹》。

  余光中的散文,以他融古今中外于一炉的深厚学养和大家的气度,呈现了他个性鲜明、色彩斑斓、雅俗共享的卓越风范,自然会受到读者的青睐。2003年秋,《左手的掌纹》出版,余光中到本社作客,社里为其举行了《左手的掌纹》新书发布记者招待会。南京本埠的报纸蜂拥而至,上海的《文学报》、北京的《北京青年报》也纷至沓来。“北青”在一周内以两个整版的篇幅作深度报道,图文并茂,获得一片掌声。恰适温家宝总理访美,对华侨和留学生演讲时引用余光中《乡愁》中的诗句,使“余光中热”再度升温。《左手的掌纹》面世后,受到读者的狂热追捧,初版四个月后连续加印四次,三年内连印八次。人民网评选该年度全国各类图书二十本佳作,《左手的掌纹》榜上有名。余光中本人也因此书荣获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赛年度散文家奖(2004)。

  我与余光中过从间,先为他的才情、睿智与谦约所感佩,后对其身世、婚恋和家庭产生浓厚的兴趣,广罗相关资料并采访成文,先后撰若干文字发表在《人物》《今日中国》和《文汇报》上,友谊渐深。

  我从拜读余光中的散文作品中获知,他有“三怕”:怕给人作序、怕开会、怕写信。尤其是怕写信。“交友千万,几乎每一位朋友都数得出我的前科来的。”余光中在《尺素寸心》中如是说。“前科者”,即懒于复信也。他是以一种“赎罪”心情写这段话,自云欠“信债”的债台高筑,永无清偿之日。因联络书稿出版事宜,我与他见过三次面,通过几次话,写过几次信。记得有封信是因写文章采访搜罗数据性质的,他用长长的电传以答问的形式回复,显然那是夫人范我存代笔的。真正得到他的回复仅此一封。足矣。

  余光中不喜写信,但是个恋旧的人,重情义的人。他喜欢收藏地图,某年我送他一本1943年日本出版的袖珍本“满洲国”地图册,次年来宁时他回赠我一册他译的《梵谷传》。他签赠我的书有八本之多,每本上都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2008年他来宁签售《等你,在雨中》时我已退休,不想再去打扰他。他还签了一本托人送我,上书:“昌华先生惠存:见书如见面,有缘当再聚。”

  2017年12月14日诗人羽化,广西师大“理想国”在第一时间获悉后将我写的《诗坛翘楚余光中》制成微信网文放到网上,十小时之内,点击率突破十万,足见诗人在读者中心目中位置。

董桥



  昌华先生:

  谢谢来信。

  《旧时月色》目录看了,都没问题。我只要求要删的最好全篇删去不用,千万不要删文中字句而若无其事地照登文章。这点烦你代我注意。照片是不能从命的。很抱歉。我平日讨厌拍照,没什么生活照。如果出版社不能破格不登照片,此书可以不出版,或不列入该书系中出版。这点你一定会了解。人生已经充满了妥协,这个小原则我想守住。任何照片都不要放入我书里,六十一岁的人应当有资格提出这样的要求。一笑。

  你在《大公报》的文章我都看过,写得文情并茂,像你的字一样好看。充和先生让给黄裳先生那幅胡适的元曲书法已经在我书斋里了,二月二十日写了一篇文章提到了。我不认识充和先生,只好复印一份请您一阅。她的词和字,我都喜欢。此画的那张仕女也好。

  匆匆顺颂

  平安

  董桥

  二〇〇三年五月三十日

助读延伸



  我与董桥之相交,一句话缘于“怀旧”,都是旧时月色的追慕者。缘于陈小滢结识苏雪林,又因苏雪林结识董桥。董桥是苏雪林的学生,在成功大学就读的岁月,董桥常向苏雪林请益,苏雪林将自己的多本著作签赠于董桥。董桥回忆说,以前上苏先生的课,“苏先生每天黑旗袍,黑阳伞,灰布鞋,走过教室,这种风景很难再遇到。”1998年,我为《大公报》写了篇《百岁人瑞苏雪林》,俄尔,《大公报》编辑温海给我寄来董桥写的《苏雪林是谁》,文中谈到读了我的文章后,引起他对苏雪林的回忆。缘此识荆,因为有了共同的话题,通信也就多了起来。

  我与董桥相识二十年,不算最长,但信函的往返是最多的,含2011年后的email,至今已积190通之多。电话还不在其中。我们通信的内容不言皇帝老子老婆孩子,几乎清一色的都是谈稿子品书画,且都留有底本,备查。经验告诉我,这是必须的。原因“你懂的”。前十多年,他是我的作者,自他供职《苹果日报》后,我成了他的作者。我是一个好“多事”之徒,非但自己跻身于“苹果树下”(副刊),还拉黄宗英、吕恩等为他写稿,2012年前后我与他的信(email)、电话成了过江之鲫。有时一天有二函,晚上还有电话。这些琐杂在《我为他们照过相》中都写了,不赘述。

  文化遗民董桥是个大玩家,在自家精神的后花园里,亮起收藏这盏灯,他集藏少时的乡愁、先人的遗物,他把玩小古董,集赏藏书票,品评古字画,沉湎于“鲁迅的小楷,知堂的诗笺,胡适的少作,直至郁达夫的残酒,林语堂的烟丝,徐志摩的围巾,梁实秋的眼镜,张爱玲的发夹”之类,追慕古人得高趣也。

  董桥在与我的通信中也喜欢玩,他搜罗到心仪的溥濡的对联、张充和的书法,会在彩色复印机上复制一份,把给我的信写在上面,让我分享。他曾为林青霞的书稿《窗里窗外》文字润色,林青霞送他一刀上好的宣纸,见我眼羡,便寄几张给我共享美人的赠物。为我在一摞小花笺上逐一签名,便我分赠友人偿还人情债。我呢,则把早期致他的信誊抄在宣纸本上,缩小制成一冊袖珍本给他把玩。自我学会使用电邮后,我备一线装宣纸本,每写一封都拍成照片传给他。等那厚厚的一本写满,我便把那册线装本寄他做纪念……

  董粉很多。我发现在董迷群中,女性多于男性,女性又以中年知识女士为多。这些都是信外的故事,说点只有天知我知的两位女粉丝追董的故事,以助大家的读兴。江西某县中教历史的Z女士,是个董迷,家境不裕,平时节俭得很。但遍搜董氏著作,不计书值,非牛津版不藏。《董桥七十》在孔网拍卖那会,她瞒着她的先生,居然以不菲的价格购藏一册编号本。她写信对我说:“董桥的书,多半买牛津版,因为封面好看。认真读,单就作文而言,其实能学到不少东西,我便喜欢他文章里的句句之间、段落之间的行云流水,曲折流转的韵味。”“得到一枚董桥签名的藏书票,虽说是印刷品,也喜欢。”又说虽有董氏签名,终觉不满足,总觉得那是用孔方兄换来的,缺少一种手温。我感于她对董桥的仰慕,遂将董桥签赠给我的《清白家风》转送于她,顺赠一枚董桥致我的信封。广西一大学女教师T女士,在读了《旧时月色》后,“转了十八道弯”终于找到了我。电话中她坦然向我索董桥的信址与电话。我说如有信函,我可代转。她说想与董老师直接通信。我婉拒,说我与董先生有约在先,不便破例。她求我“网开一面”。我问为何非要“面对面”?她说看了董老师《湖蓝绸缎》后,一时兴起上街买了一段湖蓝绸料子,做了一件旗袍,她要穿着这旗袍照张相……我听罢不禁失笑。T女士说正常也正常,远不及影视明星的粉丝们疯狂。时过五年,这位T女士突然又找到我,旧话重提云:她的先生经营一家品牌衣饰公司,产品质量奇好,想送董老师一件。如此盛情,我不能贪污,只能说我可将此意转达董桥,悉听他便。董桥回复的内容自然在我意料之中,但在信中嘱我转达对T女士表示谢意。我将此信相关部分复印给T,她在复我信时说:“董老师的婉拒我能理解,恕我唐突了。”2013年末,这位T女士告诉我一件趣事,说她常去香港,知道董桥常在陆羽茶室招待客人,她每次去港,都要到陆羽茶室去吃点心,希望能有次意外地邂逅。没有奇迹。某次,她带的行李多,想寄存茶室,服务员说他们没有寄存业务,后来她说了句我是董桥老师的学生,服务员欣然同意。

  我将这趣闻告之内子,她调侃说这叫“魂断董桥”。

  (选自《他们给我写过信》/张昌华 编著/商务印书馆/2020年2月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