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地理大师鲁迅:一位被文学耽误的地理学家

时间:2023/11/9 作者: 文苑·经典美文 热度: 18652
萧璇

  

  谁是鲁迅?这个问题似乎有一个标准答案: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从小学语文课本开始,我们就与他结缘。学生们更是长期口口相传这样的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文学并非鲁迅一开始的梦想,老师们一般会讲,他在日本留学期间树立起了“弃医从文”的志向。

  鲁迅不止一面。关于先生的多识、多才、多艺,很多人已经撰文提到,尤其是在美术和设计方面的才华。他渊博的知识体系中,地理也没有缺席。

  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位被文学耽误了的地理学家。这么说并非刻意恭维和拔高,而是名副其实。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鲁迅先生身上的地理传奇。

1.少年的乡土地理



  我们初识鲁迅,是从他笔下的百草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也许并非我们最早接触的鲁迅的作品,但很可能是印象最深的一篇。相比其他烧脑的杂文,这篇回忆童年妙趣生活的笔记式散文,显得通俗易懂。所谓百草园,是鲁迅对少年求学私塾“三味书屋”后一片花园的称呼。

  从11岁时遇到百草园到后来46岁时文章出炉,隔了35年,先生对院中的动植物依旧如数家珍。文章开篇短短的300多字,提到了6种植物:皂荚树、桑、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7种动物:蝉、黄蜂、叫天子(云雀)、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这些只是随机描述,百草园带给少年鲁迅的博物学启蒙远非这些。从这个意义上说,鲁迅对百草园的描写,具有浓厚的博物学意识。2017年,就有科普界人士将鲁迅视为“博物学家”(金涛《鲁迅的博物学情怀》)。

  当博物知识与地域结合时,就又有了“地理学”的参与:百草园里的自然环境和动植物世界,是中亚热带宁绍平原上的一个浓缩标本。鲁迅脑海中的地理知识,从百草园开始,慢慢延伸出越来越大的地理空间。

  一篇短短的小文,是鲁迅的乡愁,也是属于他的“乡土地理”。

2.“国家地理”的启蒙



  少年鲁迅上的是私塾,那里教授的是农耕社会的四书五经。他反感之乎者也的道德文章,却对怪力乱神的《山海经》魂牵梦绕。

  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同一年,鲁迅还写了一篇叫《阿长与<山海经>》的文章。

  少年鲁迅央求女佣阿长给自己买的《山海经》,是一部地理记述与神话传说交织的奇书,反映了先秦及其以前中原及周边地理空间的认知。

  《山海经》就是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之一。严格来说,最偏重地理记述的是它的 《山经》。《山经》之外,《山海经》的《海经》、《大荒经》和《海内经》则充满了荒诞离奇的想象。

  《山海经》的文字和图像,为尚未离开过绍兴的鲁迅,打开了一个更大的空间——那是古人的地理世界,也是鲁迅脑海中的第一版“国家地理”。对于少年鲁迅而言,百草园是“乡土地理”,《山海经》则是“国家地理”。

3.弃医前另一个救国梦



  百草园、《山海经》,是鲁迅接受传统耕读教育时期的地理启蒙。随着他进入更大的殿堂,新式教育为他打开了不一样的视野。

  在文学青年、医学青年之前,鲁迅最早的身份是“地质青年”——而且,他接受的是正儿八经的科班教育。这段经历,让鲁迅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包括地理知识教育在内的多种领域。

  1898年鲁迅首次离开家乡,考入了南京水师学堂,一年后,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这些引入了西方教育方式的新式学堂,是清末洋务运动的成果。

  少年受传统儒家教育,青年接触新式教育——鲁迅那代知识分子的经历基本如此。

  鲁迅费尽心思转入的学校既然叫“路矿学堂”,顾名思义,它是一所培养跟地质、矿物、道路工程有关的新式人才的学堂。显然,鲁迅当时接受的是刚刚起步的地质学新式教育。

  路矿学堂的学生,是中国首批正规系统学习地质学的人,该学堂实际也就招生了一届(1898年10月至1902年1月,共24人)。三年时间里鲁迅学了《矿学》、《地质学》、《测算学》和《测图学》等课程,考试成绩优秀,毕业时获得金质奖章。

  在此期间,鲁迅不仅学到了扎实的地质学知识,还有深切的实践经历。

  从南京路矿学堂毕业后,鲁迅东渡日本留学。在那里,他先是在东京接受文学熏陶,中途一度去仙台学医——日本的见闻,很快让他“弃医从文”。

4.代表作一论一志



  不过,鲁迅并没有跟地质学说再见,反而有许多出色的建树。多年以后(1927年),他在广州的演讲中曾说:“我首先学的是开矿,叫我讲掘煤,也许比讲文学要好一些。”

  包括鲁迅在内的一批晚清洋务人才,多数成了腐朽王朝的掘墓人。就像古代弄潮、當代从商一样,江浙人总是敢为天下先,包括鲁迅在内的浙江留日人士创办了宣传先进思想的刊物《浙江潮》。

  《浙江潮》几乎是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杂志,鲁迅最早的关于地质、地理的作品就发表在这里。

  最具代表性的是“一论一志”,即《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他1903年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以笔名索子发表。《中国矿产志》则是在前者基础上形成的著作,与路矿学堂同学顾琅合著完成。这两部作品,曾一度被认为是中国人写的最早地质专业论文(此说法最早出自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

  随着更多史料发现,鲁迅之前数月,有更早的地质文章——尽管如此,鲁迅对近现代中国地质科学所做的贡献,依然闪耀。

  按照现代地质学的标准,《中国地质略论》算不上深入的学术文章,但绝对堪称近代地质学的启蒙之作。这篇近万字的文章凝练而全面,分为绪言、外人之地质调查者、地质之分布、地质上之发育、世界第一石炭(煤炭)国五个部分,并介绍了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说,论述地球与宇宙的起源。

  《中国矿产志》则是晚清首部用当时先进的科学知识全面介绍、分析中国矿产资源状况的专著,展示了中国18个省份的矿产资源及地理分布,且附录、翻译了日本人调查的《中国矿产全图》,并罗列《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此书,被晚清、民国初期的教育部门指定、推荐为“国民必读书”和“中学堂参考书”。

  发表于1903年《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作为先驱,较早使用了地质、地层、地壳、猿人等今天地质学领域常用、通用的中文词汇;几乎最早使用了石墨、石灰、花岗(文中称为花刚)、石炭(即煤炭)等岩石类术语;大量使用太古代、古生代,侏罗纪、白垩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第四纪等中文地质年代名称。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明确提出了“地质学”一词,并为它下了一个简约的定义:地质学者,地球之进化史也,凡岩石之成因,地壳之构造,皆所深究。

  地理与地图如影随形。电子制图技术产生之前,手绘地图是地理工作者必备的技能之一。

  《中国矿产志》中有一张《中国矿产全图》,是鲁迅手绘完成的。早在路矿学堂时期,鲁迅就专修过绘图学。当时的课本《地质浅说》刻译本比较难得,鲁迅学习时自己手写了一部,并加入了自己的見解、心得。

  当时的手抄笔记中,他就精确、工整地重绘了书中的地质构造图。

  在《中国地质略论》中,鲁迅提出:帝国主义鱼肉、瓜分中国资源的重要原因,就是国内没有精确科学的地质地图。

  留日期间,鲁迅在地图书馆接触到日本农商省地质矿山调查局的秘本《中国矿产全图》,发现后赶紧借出来进行描摹、复制。今天,我们可以在影印版《中国矿产志》中看到这张出自鲁迅先生的手绘地图。

  1990年,一篇鲁迅未发表的5000字左右文章被发现,没有标题,文章以“地壳第二”开头,是他留日期间写的地质论稿。鲁迅在地矿领域,也许还隐藏着其他未知的秘密。

5.地质学大家猛夸



  当代著名作家叶兆言先生曾在《陈年旧事》中这样说:真正老资格学过矿物的,是鲁迅,还有后来的北京大学老校长马寅初。

  叶先生知道鲁迅的这段经历并不奇怪,他生活在南京,即鲁迅攻读地质学的地方,不过,将鲁迅视为优秀“地质工作者”的,并非只是外行人,还有地学界的科学家。

  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前身)黄汲清评价鲁迅:鲁迅是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是中国地质工作史中开天辟地的第一章,是中国地质学史上的开拓性创举。

  如果鲁迅不改行,他一定能像他现在取得的文学成就一样成为地质界泰斗。

  地质学家、中国矿业大学教授庄寿强将鲁迅视为“中国地质第一人”,并提出鲁迅在地质学领域的多个之最:1903年鲁迅发表了中国人所写的第一篇地质论文《中国地质略论》,是我国近代地质学上最早的启蒙性文献;1906年,鲁迅与顾琅合著我国第一部地质专著《中国矿产志》后又发表史上最早的中文版《中国矿产全图》;1903年,鲁迅第一个从日文翻译并首次使用“侏罗纪”、“白垩纪”等地质年代中文名称;鲁迅是第一个使用中文“地质”、并用中文解释“地质”一词的中国人;1907年,鲁迅第一个用中文解释“化石”一词;鲁迅是第一个使用中文“猿人”一词的中国人。

6.热衷地理科普



  专业的地质成果之外,鲁迅在有限的岁月里,拿出宝贵的时间用于地理科普事业、翻译科幻著作、创作科普文章。

  鲁迅留日期间已经有了文学理想,于是他将文学与科学进行了跨界,翻译了《北极探险记》、《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等科幻小说。从名字可以看出来,这些都是今天好莱坞大片的题材。

  比如《地底旅行》,类似于今天说的《地心历险记》;《北极探险记》内容已经散佚,但透露出非常有趣的信息——鲁迅翻译的中文版于1904年问世,在此之前的19世纪末,欧美人刚刚进行过第一次北极探险热潮;《月界旅行》是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名作,鲁迅是从日文译本翻译成汉语的。

  除了这些,鲁迅还写过专门的科普文章。1903年,鲁迅在《月界旅行》的序言中发表了《说钼》一文,刊发于《浙江潮》刊物上。

  钼就是镭,波兰科学家居里夫人于1898年发现的著名元素。鲁迅这篇科普文章的发表,距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奖只隔了半年多,鲁迅对科学新动态跟踪之快,反应之敏锐,令人叹为观止。

  鲁迅1899年开始学习地质、矿物课程,1901年毕业。1902年开始翻译科普作品,1903年写作发表《中国地质略论》,1906年完成《中国矿物志》发表,期间还有多篇科普作品问世。1906年开始,鲁迅开始专攻文艺事业,直到去世。

  从科班学习到著作问世,鲁迅的地质生涯不过七八年时光,年轻的鲁迅凭“一志一论”足以名垂地质学发展史——尽管当时他称不上科学家,但考虑到中国地质事业尚未起步,鲁迅的这些地学启蒙著述显得尤为宝贵。

  他的成就并非在科研领域,而是偏重地质地理著作的引进介绍,基础通识的传播科普。

7.文学作品的地理烙印



  从少年到成年,鲁迅其实经历了好几次转变:先是“弃旧学从新学”,然后是“弃矿从医”,最后才是“弃医从文”。

  不过,自然科学的背景依然影响着鲁迅的创作,其作品中地理相关的篇章不胜枚举,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故乡》(鲁迅有散文诗集《故乡》,也有小说《故乡》);

  《会稽郡故书杂集》(鲁迅辑录的古文献集,会稽郡,即绍兴古称,系家乡的“历史地理”);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南腔北调”一词充满地理风情);

  《故乡》《社戏》《孔乙己》等作品中对乌篷船、茴香豆、蓝印花布、戏台等江南风物的描述,以及对小桥流水等自然、人文景观的描写;

  《南人与北人》中讲述“地理区域差异”。在这里,鲁迅很早就注意到吃瓜群众热衷讨论的南方与北方问题;

  《藤野先生》中通过地理空间变化讲述“物以稀为贵”……

  这就是我眼中的鲁迅:他是一位耀眼的文学大师,也是一位出色的地质学大家。

  摘自微信公众号大地理馆?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