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唐诗人郑谷,有 《鹧鸪》 诗道:“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春日西。”鹧鸪之啼酷似“行不得也哥哥”,郑谷 《鹧鸪》 诗借这种啼声含蓄地写出了迁客内心的愁苦,警绝而脍炙人口,所以他被称为“郑鹧鸪”。尽管郑谷诗歌不乏“格不甚高”“骨体太孱”的非议,薛雪却在 《一瓢诗话》 中说:“声调悲凉,吟来可念,豈特为 《鹧鸪》 一首始享不朽之名?”薛雪在为郑谷正名的同时,也对 《鹧鸪》 一诗给予了很高评价。司马光在 《温公续诗话》 中说,鲍当为河南府法曹时,薛映做知府,两人关系不睦,“当献 《孤雁》 诗云:‘天寒稻粱少,万里孤难进。不惜充军庖,为带边城信。薛大嗟赏,自是游宴,无不预焉,不复以掾属待之。时人谓之‘鲍孤雁。”鲍当不仅以 《孤雁诗》 得到了一个雅号,还改变了上司的态度,可谓一箭双雕。诗人因代表作而得雅号,不仅凸显了作品质量之高,还意味着“这一个”代表作成为了作者的艺术符号。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6月8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