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语文小报》杂忆

时间:2023/11/9 作者: 读书文摘 热度: 16344
1978年秋天到1981年夏天、1983年秋天到1984年夏天,我在雁荡中学前后一共求学四年,这里是我少年时代停留时间最长的一所学校,对我一生有重要影响。

(一)



  雁荡中学其时号称乐清县二中,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早期。日本占领杭州之后,1938年,宗文中学迁到偏僻的雁荡山中,学生最多时达到四百多人,只好散在山中多处上课,我的历史老师盛笃周先生是水涨人,少年时代有幸进入这所中学,接受过良好的教育。1941年初,宗文中学迁往建德,大部分本地学生不愿离开,故乡镇上的士绅遂筹办私立雁荡初中学生战时补习学校,学生有二百多,原台州中学校长萧卫、春晖中学校长袁心灿等人为避日寇,也在这儿任教,可见师资之强。

  到了1944年秋天,温州、乐清西乡等地相继沦陷,乐清师范学校、私立乐成初中及温州瓯海中学分部等校也曾辗转迁到雁荡。等到胡兰成躲进山里,战时补习学校已更名为乐清县私立淮南初级中学,为的是纪念华年早逝的张冲(淮南),他是与温州隔江相望的乐清琯头村人,曾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组织部代理副部长,中将军衔,是中统的要角,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谈判中,他和周恩来关系密切。难怪他在1941年病浙时,周恩來不仅送去挽联:“安危谁与俱;风雨忆同舟”,还在 《新华日报》 发表 《悼张淮南先生》一文。

  前几年,我很想念雁荡中学的那排梧桐树,还有那幢熟悉的楼房,只是早已夷为平地,我托老友、温师院美术系毕业的美术老师詹碧美兄画一幅水彩画,留个念想。他初稿画出来,而我却觉得不像,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

  楼上的一间小屋也就是卢老师的宿所,1980年秋日的某天中午或下午,她叫我去,原来是她的丈夫、也就是徐保土先生要指点我改作文。这是我第一次正式见到徐先生,但他的大名我早已耳闻。当时他是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周末会来雁荡,我只听说他是杭州大学前身浙江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写得一手好散文,有真才实学,早年有大学要他去任教,他因为自己不会说普通话谢绝了。他发表在中英文的 《中国》 杂志上的 《雁荡山纪游》,这些文字曾一次次吸引过我——

  我们来到灵岩,漫步在迂回的林荫曲径,眼前只见古柏参天,云杉蔽日,群峰兀立,怪石峥嵘。左边天柱峰高耸云际,右边展旗峰猎猎招展;峡谷正面危崖拥绝壁,连结成高不可攀的屏霞嶂;侧斜里,小龙湫瀑布,一头挂天际,一头穿深壑;北宋太平兴国古刹—— 灵岩寺,掩藏在一排粗大的银杏树中,露出别致的飞檐。

  他发表在 《浙江日报》 的 《我爱中折瀑》,更是我那时百读不厌的美文——

  三折瀑是一脉明亮清澈的山泉,从雁荡烈士墓后边,挺拔巍峨的山上,三越重岩云崖,飞流直泻,构成奇异的上、中、下三个姿态不同的瀑布……

  我之偏爱中折瀑,开始是那条平平常常的石级小路。石级小路穿悬崖,绕绝壁,上接凌空突兀的观瀑亭,下连几株枝叶茂盛的花桐树。……

  走尽曲曲弯弯的石级小路,便是飞檐翘然的观瀑亭。……自观瀑亭向西,见危崖壁立,遮住天空。雄伟峻峭逼人。那壮丽的中折瀑就深深地镶嵌其间。再穿过一片墨绿色的宁静的油茶林,便到了中折瀑,好像出其不意地堕入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大竖井之中,令人顿觉天地奇异,世界寂静。

  那一刻,真人就在我的眼前,我肯定有些紧张。我站着,先生坐着,手拿我的作文本,其中有我暑假写的一篇记叙文 《捉石蟹》,他说准备将此文推荐给县里新创刊的 《语文小报》 发表,只是需要做一些修改。他说的其他话我都忘记了,只记得他说的“大、中、小”。

  我的原稿写到用树枝把躲在石缝里的石蟹赶出来,他说,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记事要有层次,从大到小。修改后,这一段是这样写的:“这窝石蟹,大的大,小的小,四处乱爬。我乐极了,伸手先捉大的,再捉中等的,最后捉小的,不让一只漏网逃掉。”

  我当时懵懵懂懂,只是按徐先生说的改了,抄正,交上。相隔二十多年,我才慢慢明白细节的力量,逼近真实的现场感。当年11月15日,这篇稚嫩的小文便成了人生中第一篇变成铅字的文字,听先生说还被 《浙南日报》 的习作版选载了。人生中第一次得到的二元稿费,是一笔难得的巨款,我买下了思念过许久的一套人民文学版 《三国演义》,保存至今。“语文小报”,那几个字的样子,我迄今仍记着,那是俞龙孙先生的手迹,他大概是我们县书法最好的,那种苍老的、略有着钝拙的笔画,经久耐看。

  随后的日子,我在雁荡中学还与徐先生接触过一次,也是他给我改作文,我们当时学了 《岳阳楼记》,我写一篇议论文性质的读后感,卢老师给他看了,他当面指导我怎么改,然后被油印出来,发给全班同学作为范文。这已是1981年春天或春夏之交了。

  前几年,我托人去找 《语文小报》 创刊号,被洪水淹过一次的编辑部也没有保存下来。我感谢《语文小报》,不仅因为我在这儿发表了生平第一篇习作,也是在这儿我读到了胡适的 《差不多先生传》,冰心 《寄小读者》中的一些篇目,还有许多滋润过我生命的文字。胡适是谁?老实说我那时并不知道,我只知道鲁迅,但这篇 《差不多先生传》 明白如话,痛快淋漓,我便牢牢记住了他。在以后的岁月中,《语文小报》 没有保存下来,这篇《差不多先生传》 我还是剪下来,保存到了现在。这是我与胡适先生的第一次相遇,这一相遇便埋下了十年后,也就是1989年后近三十年间的因缘,我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接触他的文字,几乎把他的主要著作、日记、往来书信都读了,写过不少有关他的文章,他给我的教益胜过鲁迅。每次想到胡适,我记忆中总是 《语文小报》 最初看到的他那篇文章的样子。

  2009年春天,我和几个朋友到了安徽绩溪山中的上庄,去看他的故居,在一片油菜花中讨论他的“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讨论他对白话文、对更新话语体系的功绩。同年5月,我到了台北南港,去参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学术研讨会,主题便是“胡适与近代中国的追寻”,我是唯一没有学术背景和身份的与会代表。我递交的论文是 《新语言和胡适的“得寸进寸”社会演进思路》,“新语言”,其实可以上推到1980年 《差不多先生传》 在我心中种下的因,那时我只是一个十三岁的无知少年,胡适这个名字都是第一次看到。数年后,胡适先生去世五十周年时,日本 《朝日新闻》 要做纪念专题,记者大老远来杭州采访我。我想起三年前站在胡适先生墓前的那种感动,曾默诵毛子水执笔的墓志铭,心中充满了亲近之感:

  这是胡适先生的墓。

  生于中华民国纪元前二十一年。

  卒于中华民国五十一年。

  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我们相信形骸终要化灭,陵谷也会变易,但现在墓中这位哲人所给予世界的光明,将永远存在。

  不光是我,同行的智效民兄、邵建兄也都曾在墓前徘徊,久久不愿离开。胡适先生卒于1962年,在遥远的海峡对岸,离我出生尚有五年。但在他形骸化灭之后,1980年的某一天,通过小小的《语文小报》 依然将光明带给了少年的我。现在回想,当时的编辑真是有眼光、有水平啊。老实说,这样的 《语文小报》 格局并不小,比许多唯利是图的媒体大多了。

(二)



  《语文小报》 编辑中有一位温师专毕业不久的夏尔福老师,我的名字“傅国涌”最后一个字就是他在发表我的习作时首次使用的。自1981年10月1日,我在县城他的单身宿舍 (在教师进修学校里面) 第一次见到他,前后有过两年的来往,他给我写过不少信,还帮我借过书,给我寄过稿纸,他的字迹一丝不苟,很秀气,人也秀气,那时他大概只有二十几岁,还是单身。可惜这些信现在找不到了。后来他书生从政,做了当地的副市长,不料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我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1983年元旦,当时我在大荆中学念高二。

  1981年8月底,我本来升入雁荡中学念高一,暑期将终,我去学校拿样刊,当时我在 《乐清文艺》 发表了一篇习作 《雁荡红叶》,意外地听到一个消息,卢老师以及一直照顾我的高中英语老师张金英 (她后来成了我高二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都调到邻近的大荆中学去了,徐先生则从教研室到大荆中学做校长,我翻过谢公岭,回到家,当天即步行四五公里去大荆中学找卢老师和徐先生,要求转学到他们所在的学校。接下来的这两年,我经常见到徐先生,经常给我改作文,包容我犯的错误,许多同学都知道我是校长喜欢的学生。他在学校不上课,卢老师则在初中部,视我为子弟,我常去他们的宿舍,偶尔还会在他们家吃饭。

  这年9月中下旬,我接到通知,要我参加10月2号上午在教育局教研室召开的小作者座谈会。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进县城,是我大姐陪同我去的,住在小报安排的县政府招待所,我大姐则到一个表姐家去住。

  这次座谈会上发言的学生代表中有雁荡中学比我高一届的女生,她发表的习作好像是“我的梦”之类,她当时说了些什么,我全忘了,但她那种少年老成的样子,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回校以后,我写了一篇 《记小作者座谈会》,交给徐先生,他帮我修改了几处,不久就发表了,中缝一长溜,再转到正版。只是剪下来的报纸已遗失,具体写了些什么,我已记不清。一篇简单的叙述文字,也无什么特别价值,只是我少年文字生涯的一点淡痕而已。

  然而,就在初稿完成数日之后,编辑部已在排版,我意外地找到了這篇小文的剪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

  从习作可知,那天早上还下着细雨,会议室前有一排白杨树,县里的作家、诗人刘文起、贾丹华等都讲了话,提及浙江籍作家鲁迅、茅盾、夏衍、唐弢等,还特别讲了胡万春从“退稿专家”成为作家的故事。一位教研室的副主任在发言中说:“今天这样的座谈会在我们乐清还是第一次召开,我相信这次座谈会定提高你们对写作的兴趣……”要我们不要偏科,学好各门课,我最终没有做到。我的数学自初三以后,几乎就没有及格过。

  会议从八点左右开到十一点半,九点钟雨就停了,正好浮云遮住了强烈的阳光,合影就是那个间歇在操场上拍的。

  这次座谈会上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册 《浙江日报》 编辑部编印的 《可爱的故乡》,上面留下了我所熟悉的夏尔福老师的笔迹,相距三十七年,那椭圆形的“《语文小报》 编辑部赠”鲜红如初,只是夏老师已作古多年。

  这本小书为杭州西湖印刷厂印刷,封面图案是西湖白堤、断桥、宝石山和保俶塔,白底,以绿色为主,简洁,清晰,看上去就喜人,不光有茅盾、夏衍、唐弢、徐迟、林斤澜等浙江籍作家,还有钱三强、苏步青、谈家桢等科学家,袁雪芬、叶浅予、常书鸿、张乐平等演员或画家对故乡的回忆。这是我得到的第一本非正式出版物。

  这一次小作者座谈会,徐保土先生没有去,第二次小作者座谈会是在1983年元旦,我和徐先生一起去的,他亲笔填写的介绍信我还保存着,这是我熟悉的字迹。参加过第一次座谈会的不少小作者也在。会上突然传来消息,县委书记正在乐清中学出席航模比赛,叫我们全体与会者去那儿一见,看得出许多人不无兴奋,我隐约记得会场有点小小的骚动。我已是高二学生,有自己独立的想法了,但也只能不情愿地跟着大家去了。县委书记叫什么忘了,他讲了些什么也忘记,只留下了一张合影,我站在最后一排的中间。两三年后,我与张铭、陈泉沫等成为同学好友,发现我们都曾出现在合影中。

  时光无情地流转,三十五六年过去了,1981年那张合影因为母亲曾放在玻璃镜框中,早已斑驳模糊,1983年的这张却依然黑白分明,记录了那个精神上贫瘠、荒凉的年头,白衣少年留下的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虽然那件白衣早已消失在时间的深处。

  (选自《老照片·第121辑》/冯克力 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8年10月版)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