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自上而下”的写作法

时间:2023/11/9 作者: 意林绘阅读 热度: 17621
[加拿大]布兰登·罗伊尔

  阅读分享:文章的结构,相当于一个人的脊骨。不同文体,其结构规格与模式也有所不同。作为說明文,其目的在于解释、告知和说服。因此,写说明文,我们最好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手法。简单来说,“自上而下”的写作手法其实就是结论先行,开篇先一语中的,告知读者全文的大意,然后再提供支撑观点的事例或细节。也即是,作者应把最重要的东西放在文章的开头,把那些细枝末节的次要东西放在全文的结尾。写说明文,结论先行,有利于早早地给读者一个阅读的预期,免去读者过多的脑力消耗,使全文纲举目张,条理分明。(特约教师: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戊戌中学 陈平英)

  先写总结,开门见山。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写作类型多为说明文,包括报纸文章、大学论文、商业备忘和书信。说明文通常解释且总结一个主题或事件。从策略上来讲,写一篇说明文总结或结语一般放在开头而非结尾。首先告知读者文章大意,再提供支撑观点的事例或细节,这样,读者就不必猜测作者的中心思想。

  说明文的主要目的是解释、告知或说服,而小说或其他创造性写作的主要目的是启发或娱乐。就小说和其他创造性写作而言,延迟给出总结无伤大雅(甚至是更好的选择),比如意外的结尾。但是,说明文在写作时不宜向读者隐瞒结论,应开门见山地给出,不要玩“我有个秘密”的把戏。

  经验丰富的写作指导老师在纠正学生写作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把总结放在文章的最开头,而不是结尾处。在最后进行总结是人处理事务的本性,也合乎逻辑。但是,说明文的写作重点应该自上而下,采用倒三角结构,倒三角形上端的宽基座就相当于文章开端给出的总结论。

  多运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写作:最重要、次重要、最不重要。避免使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写作最不重要、次重要、最重要。

  我们在写作时,应该考虑先给读者一个目标,然后告诉他们抵达目标的方向,否则就无法以最高效的方式传递信息。“自上而下”法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从以下对话中可见一斑。

  较差版两位同事间的对话:

  “艾丽丝,你去城区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个忙?如果你坐地铁去主街,下车后从第一个出口出地铁站,步行到十字街。在十字街和瓦因路交会的十字路口,你会看到桑迪文具店。你能去店里帮我买一包0.5mm派通牌铅笔芯吗?”

  较优版两位同事间的对话:

  “艾丽丝,你去城区的时候能不能帮我个忙?我需要一包0.5mm派通牌铅笔芯。去桑迪文具店买最方便。你可以坐地铁到主街,下车后从第一个出口出地铁站,然后步行到十字街。这家店就在十字街和瓦因路交会的十字路口。”

  在以上两个版本中,试着从听者的角度来想象第一个版本有多令人讨厌,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情况可能会抓狂——当你最后弄明白说话人的重点时,你可能还得请他或她再把所有内容重复一遍,以便记住细节。写作也一样。读一篇文章但是完全不知道内容引向何处同样让人郁闷。

  从概念上来讲,我们愿意以下行的写作结构进行思考,即“下山”式地从总结到细节,而不是“上山”式地从细节到总结。

  秋水长天摘自《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