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施背景
(一)专业规模扩大、办学层次增多,专业师资紧缺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是1993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一所集医、工、农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普通中等专业学校。2007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9年确定为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实施学校,2013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36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现有专兼职教师243人,在校学生4000余人。设有医卫、机械电子、农林建筑三个教学部,开设有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加工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等专业,其中电子商务专业在学校已开设了十余年。随着我校专业办学规模扩大、层次增多,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办学水平不断提升。而每年引进专业课教师人数有限,故专业课教师紧缺。学校只得临时聘用兼职教师,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导致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师资不足成为专业发展的瓶颈。
(二)专业教师队伍知识与技能结构不能适应专业发展改革的需要
根据专业人才需求和发展改革调研报告,电子商务专业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按照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开发课程,建立“实训+实习”实践教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现有专业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创新素质还不能适应专业发展改革的需要,因此建设一支观念新、师德好、知识全、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成为当务之急。(三)行业发展对专业教师提升理论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提上日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对接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与时俱进地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十分关键。就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已经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尤其急迫 新设备新技术在岗位上的广泛应用,也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电子商务岗位人才的专业教师,必须一方面主动学习以适应行业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应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实践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才能培养出跟职业岗位零距离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二、主要目标
1、与企业深度合作,校院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建立和落实“双聘双管”校院合作教师成长机制。2、成立“双聘双管”考核工作小组,建立“双聘双管”教师人力资源信息库,打造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职结合、师德优良、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3、全面提升师资队伍师德师风水平,落实“制度引领、任务驱动、平台推进、成果激励”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提高双师队伍建设质量。
三、实施过程
(一)依托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搭建校院合作平台
在广元市政府、教育和电子商务行业部门支持下成立校企合作委员会,聘请广元市商务局、企业的电子商务专家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制订工作章程,负责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的协调和指导工作。学校与北京华唐中科科技有限公司、四川万农合创电子商务公司、广元嘉德宝农产品有限公司、广元维鸿电子商务公司签订了校企融通合作办学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共同组建了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的教务科与专业教学部和企业的相关部门成立了联络管理考核工作小组,负责校企合作日常组织管理工作。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和管理办法,建立了校企合作工作机制。(二)实施“双聘、双管、双考”,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
1、建立“双聘双管”教师人力资源信息库以“校企合作委员会”为平台,学校建立企业兼职教师资源库,兼职教师备选条件为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及相关的专业理论水平、愿意从事教育的中高级营销专家或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电子商务工作5年以上的业务骨干 企业建立学校专任教师技术岗位聘用资源库,备选条件为具有从业资格证、良好的身心素质、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专任专业课教师,双方单位备案。
2、聘用
学校依据教学需要拟定聘用计划,从兼职教师资源库中选择人员,由联络管理考核工作小组报企业审批,与备选对象洽谈、考核,发放聘书,下达教学任务。企业在人员短期缺乏需要技术支撑时,也可从专任教师聘用资源库中选择学校专任教师,洽谈、考核,聘用。
3、管理与考核
联络管理考核工作小组要求“双聘双管”教师在学校和企业工作期间严格按《广元市利州中专外聘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及《广元市利州中专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实施技术岗位、教学岗位双管理、双考核,并建立“双聘双管”教师个人档案,双方管理人员定期会务交流,互通信息。“双聘双管”教师考核成绩与个人绩效工资、年度评优、职称晋升挂钩。
(三)加强专兼职教师的培养
围绕专业建设这一核心,学校狠抓教师理论和实践两大教学环节,通过校本研修、团队建设、企业实践三种形式,促进教师年度一堂优质课、一篇论文、一个团队、一项课外实践活动“四个一”的落实,深入开展教师备课、上课、赛课、听课、评课的“五课”常规教研活动,形成了电子商务专业“12345”教师专业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先后选派了10名专兼职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教学培训,聘请了15人次专家到校举办讲座,培训教师达100人次 以校院共享实训中心为平台,成立了专家指导站,企业专家成为“教练型”教师,专任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或开展专项性的技能培训,熟知行业的发展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四)校院共建项目,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1、校企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学校和医院全方位合作,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制定人才培养改革方案,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本位”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由课程开发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对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岗位能力进行分析,确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建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引领的就业班课程标准根据联办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定3+2五年高职班三年中专阶段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根据高职对口升学考试大纲制定升学班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立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框架,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构建多层次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基于区域经济视角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研究》成功申报为省级课题。
2、校企共同推进教学模式改革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成立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改革小组,积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教学模式改革,根据课程特点形成情境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设情境教学环境,开展岗位实境教学,根据职业岗位的任务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邀请企业专家共同建设学校“大数据应用产教融合基地”,同时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里设“课堂”,进一步完善早期接触企业实战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校企双方定期联合开展文化或技能竞赛活动,做到相互融通。
四、实施保障
(一)组织保障
政府、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支持,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及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签订了“校企融通合作办学协议书”,学校的教务科与专业部和企业的相关部门共同组建联络管理考核工作小组,具体操作执行委员会的各项决议,负责“双聘双管”教师在学校和医院期间的管理与考核。(二)制度保障
广元市政府、学校和企业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广元市关于财政划拨兼职教师聘任资金经费制度》、《广元市关于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 《广元市利州中专外聘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广元市利州中专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管理制度》等,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三)资金保障
广元市出台了《财政划拨兼职教师聘任资金的办法》,每年按照在编教师工资总额的10%划拨学校,由学校采用定编不定人的办法解决兼职教师的一部分资金,同时学校自筹资金,保障了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的顺利实施。五、建设成效
通过校企融通,盘活了校内外人才资源,逐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治学严谨、专业素质强、能满足职业教育特点、适应信息时代的开放性师资队伍。(一)机制
健全了专兼职教师校企共管聘任、考核组织机构(校企合作工作领导小组、联络管理考核工作小组),完善了校院共管专兼职教师聘任、考核制度(《广元市利州中专外聘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广元市利州中专专业教师临床实践管理制度》)。(二)师资队伍结构
学校建立了青年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的梯队培养建设机制。学校护理专业现有专业带头人2人(学校和行业各1人)、市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市级骨干教师3人、企业特聘专指委专家3人。现电子商务专业课教师总人数2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达64%、高级职称教师达20%,兼职专家外聘储备量为19人。
五、体会与思考
1、找准校企合作的融合点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储备(学校)和使用(行业),建立校企合作稳定的、互惠互利的合作长效机制,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
2、专业建设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民生
职业教育要健康地发展,专业建设必须适应新时代四川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发展,把服务民生放在首要位置,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为广元建设成为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初级技能型旅游电子商务、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学校在依托企业建实训中心,解决学校设备设施不足等实训教学难题的同时,为企业培养了所需人才,承担社会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中心最大效能。
3、“请进来,走出去”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解决师资不足、引入全真职业环境,培养学生核心技能和岗位能力及职业素养。因此,要选择与专业建设对接较高的合作项目,把行业技术专家“请进来”、学校教师“走出去”深入企业掌握行业新发展、新动向、新技术,着重在有利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深度合作。
4、实施的难度
“双聘双管”实施中双方管理人员能否做到无缝隙,聘用人员能否适应和扮演好双重角色,既需要有制度保障,也需要岗位培训,还需要本人有主观能动性,及社会大环境(产教联盟)与区域小环境(校企双方考核制度落实)的配合。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