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几年来,我国的移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移动网络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事物。在这样的条件下,移动学习模式逐渐兴起。由于其主要依靠移动设备完成教学,有着较高的使用价值,因此受到了重点的关注与应用。本文以高校英语教学为例,探究移动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
一、移动学习模式的简述
(一)移动学习模式的内涵
对于移动学习模式来说,其主要依托移动设备的支持,确保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学习。在移动学习中,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的呈现学习内容,同时,还能够支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移动学习主要以数字化学习为基础,结合移动计算技术,真正意义上打破了学习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现阶段,移动学习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学习模式,也可以说是在未来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学习模式。(二)移动学习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就当前的情况来看,移动学习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可行性。目前,高校内的移动互联网环境更加成熟,移动设备在大学生中得到了普及性的使用,这些均为移动学习模式的落实提供了环境支持。同时,高校英语学习资源相对丰富,而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学生难以获取全部的资源,导致英语教学受到时间与空间因素的限制【1】。而移动学习模式的引入能够打破这些束缚,使得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英语学习资源。换个角度来看,高校现有英语教学资源的丰富性为移动学习模式的落实提供了资源支持。二、高校英语教学中移动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探究
(一)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
在高校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是基础项目,也是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环。在传统的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普遍使用了死记硬背或是读音记忆的方式完成词汇的记忆,其效果不尽理想【2】。而移动学习模式的引入为英语词汇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学习与记忆效果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信息技术、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展开循序渐进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完成墨背单词、沪江开心词场、百词斩等手机软件中的单词背诵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避免学生使用单纯的死记硬背方式完成词汇的学习与记忆,提升词汇学习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记忆的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起班级QQ群或微信群,并在其中完成学习任务的布置。此时,要求学生将个人语音或视频发送至教师邮箱或移动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程度,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二)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口语能力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要相关教师展开重点培养。特别是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添加了新闻听力与演讲听力的内容,由此能够了解到,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引入移动学习模式,能够拓展学生的课外时间,将口语听力练习延伸至课下。此时,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也得到更好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使用网易公开课、扇贝听力、英语流利说等手机软件完成英语听力练习。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后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堂起始阶段安排学生就布置的视频或音频进行总结或观点阐述,包括网易公开课中TED演讲内容等等,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提升。(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写作能力也是在高校英语教学中需要教师重点展开培养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移动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并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在英语写作中,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以及语法知识点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素材储备,这就要求着相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扩充学生的素材积累,并使学生掌握获取资料的方法。例如,相关教师在进行英语作文的指导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整体要求,并向学生传授获取资料的方法。此时,学生能够通过教材、英语广播、多种公开课视频、参考书等渠道获取英语素材。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英语素材储备,还提升了学生的英语阅读量,推动了其英语阅读能力的增强。另外,教师还可以建立起微信公众号,并定期在其中发布课外阅读材料,并利用发布评论、交流互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阅读,以此丰富学生的写作资源,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四)在课外互动中的应用
总结与反思是提升高校英语学习质量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串联零碎的知识点,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基于这样的需求,必须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课外互动,并引入移动学习模式,为总结与反思提供渠道支持,也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提供了平台。此时,教师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并组织学生利用微信、QQ等完成讨论,合作完成相关学习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全程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最终形成全面的评价。总结:综上所述,移动学习模式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有着较高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通过在词汇学习、口语听力教学、作文教学以及课外互动中引入移动学习模式,能够实现英语教学的课外延伸,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