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职教育是在培训对象完成学历教育基础上进行的教育,相对于学历教育,前者是基础教育,后者是提高教育,前者是就业教育,后者是岗位转换教育.这一特点决定了任职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起点要有适当的高度,必须突出与实际密切相关的理论前沿问题、现实问题及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一、 任职教育中教师队伍的角色与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在教学实践过程的众多因素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教师是任职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教的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教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实践者、变革者、教育者,也是实践的对象、是被变革者、也是受教育者.任职教育是与学生将来岗位任职直接联系的,具有明确的专业指向性,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手段上都应具有明显的实践特征,因为能力要在实践中创造,并在实践中展现出来.实践性教学中,教师要认知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主动的求知探索.学生要自己走路,教师给其照亮脚下的路,即便有所偏颇也是难得的思考与历练.
1.教师是任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传统的教学活动和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弱化了"研究"的地位,但是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固守在重复旧经验.在任职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出现和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都难于解释和应付的,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2.任职教育要求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在任职教育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为此,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改变以往学科本位论的观念和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了解和掌握各个层次的课程知识,提高和增强课程建设能力,要锻炼并形成课程开发的能力,同时要培养课程评价的能力,学会对各种教材进行评鉴,对课程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二、任职教育对教师队伍提出新的要求
任职教育由于具有教学专业繁多、合理编组学生、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实践性强等鲜明的特点,任职教育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不仅要有高学历和厚实的理论根基,更要有一定的相应岗位任职经历,才能胜任和驾驭教学工作.1.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任职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指向培养对象的岗位任职需要.这一特点要求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必须对承担的各类教学对象的岗位需求了如指掌、胸中有数,明确不同的任职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根据不同班次特点设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学生具备胜任某一特定岗位职务的综合能力.也就是说任职教育必须在实用上下功夫.这一特点要求院校必须根据各类培训对象的岗位任职能力结构,来科学地设置课程、精选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在加强实践性教学上下功夫.2.要做好实践保障服务
教师作为教育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在教学实践过程的众多因素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为提高任职教育教学质量,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扎实专业知识,拓宽专业领域.另一方面要做好学生实践的服务保障,帮助学生学会方法、建立知识联系、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促进学习反思.因此,实际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建议、指明正确的方向,才有助于学生融入部队生活,并有所作为.3.要实现和学生的教学相长
因为课堂的任务和目标是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主角的思想,创造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根本保障,教师和学生真正形成一个合作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传统教学中,教师把自己置于课堂的中心,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说话,几乎垄断了课堂里的所有话语权.而在新的任职教育背景下,教师应树立新的师生观,构建教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平等、民主、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如何提升任职教育中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作积极性,可以尝试通过完善激励机制实现.
1.物质激励要和精神激励相辅相成
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两者缺一不可.单方面强调物质激励而不谈精神激励,或是强调精神激励而不说物质激励,这都是片面错误的形而上学,这两种极端化激励模式都不可取.为提升任职教育中教师队伍积极性,应该灵活掌握两种激励模式的手段和方法,使两者有机结合的功效最大化.实践证明,当物质激励占全部比例,精神激励为零时,最终激励效果为零;当精神激励占全部比例,物质激励为零时,最终激励效果也为零.为此,只有当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达到适当比例时,激励效果才能最大化.2.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提出人的工作动机不仅受到所得到的绝对收益的影响,而且受相对收益的影响.公平理论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建设高素质任职教育教师队伍的保障,对教师的评价不仅要考虑其工作效能和履职情况,还应考虑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程度,只有把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纳入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中,才能真正发挥评价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学校的奖励制度应对经过教学质量考核、评估获得优秀等级,又能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教师,予以奖励.3.确立明确目标,实现激励效果
积极探索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的路子,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潜能,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在学习目的、内容、方式上达到和谐的要求,使想学与所学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积极寻求和谐教学模式,增进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实现教与学互动的目的.总之,任职教育要始终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创新和发展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研究和解决教育管理和教学实践中的重大课题,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