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汉日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提高中日跨文化能力交际为中心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1830
章佩佩 郅锦 华北理工大学

1.跨文化交际

1.1 跨文化交际的定义

《中日跨文化交际实务》一书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通过信息的授受,相互影响的过程”。萨莫瓦尔与波特将跨文化交际定义为“一种文化的成员所制造的信息被另一种文化的成员消费。更加准确地说,跨文化交际就是指不同的人群之间的交往,其中,人们的文化感知与符号体系之间的差异足以改变交际事件”。

1.2 跨文化交际的时代背景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全球化进程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不断加快。与世界各国一样,中国与日本,中华民族与大和民族之间的跨文化交际也越加频繁。在整个全人类的社会历史进程中,从未出现过向现在这样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如此高的时期。不仅在政治、经济、贸易方面,在环境、人口、粮食等问题方面,甚至在商业、旅游等方面,无论在世界上的某处发生了某事,很有可能瞬间就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最具代表性的事例就是美国的经融危机波及了全世界。生活在不同文化区域的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跨文化交际”能够进行无障碍交流与接触,人类进入了“跨文化交际”时代。

1.3 跨文化交际的方式

跨文化交际可以分为非言语交际和言语交际这两种方式。非言语交际是指运用语言以外的手段进行交流信息的交换,包括动作、姿势、表情等。由于部分文化的共通性,生活在完全不同的文化之间并且使用不同的母语的两个人,有时候也可以通过非言语交际进行交流与沟通。言语交际理解起来十分简单,任何通过“语言”所进行的交际都是言语交际,言语交际包括文字符号和人们所说的话语。言语交际既可以是交际一方使用第二语言直接进行的交际,也可以是借助译者进行的交际,由此可以看出,译者在交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4 中日之间的跨文化交际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国,跨文化交际历史悠久。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入发展,中日之间异文化背景间的接触以及交流范围日益广泛与深入。尤其是日企在中国的运营、移民、中日跨国婚姻、日语学习、中日旅游、宗教文艺等与跨文化交际相关的活动正以惊人的飞快之速渗入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中日两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正在不断加深。

2.语言能力与交际能力

当下我国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跨文化交际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对外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外语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虽然以前人们认为外语教育的基准是学习该语言的人能够自由地与该国人进行交流,但是最近人们开始认为语言能力只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将语言能力教育与交际能力教育视为同一教育的语言教育观已经成为过去。

  语言能力是指“根据发音、词汇、语法的各规则能够自由的组织语言和文章的能力”。交际能力是指“在一个场合下,为了能够与对方保持良好的交流状态且顺利地达成目的,在可行的各种交际方式中选择出最佳交际方式的能力”。即,交际能力是指“根据交际场合,在不伤害到对方是情况下,达成自己的目的的最佳交际行动的能力”。交际能力包括内心活动能力、场面适应能力、符号操作能力、战略能力以及综合掌控力。语言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3.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汉日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3.1 翻译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要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主要是指翻译能力。翻译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实践,在当代更多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的视域下培养译者的翻译实践能力已经是我国高校培养人才的一大任务之一,一名优秀的交际者必定有着优秀的翻译实践能力。而中日两国之间日趋紧密的交流与联系对汉日翻译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各高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日汉翻译人才,优化汉日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3.2 日汉翻译实践教学培养中所面对的问题

3.2.1 文化能力培养不足

  虽然人们已经意识到语言能力的教育不是外语教育的所以部分,它只是外语教育中的一部分,甚至已经不占据主导地位了。在我国现行的《日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日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虽然《日语教学大纲》已经明确的指出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要求,但是国内的汉日翻译教学目前主要还是语言能力的教学,中日两国很多文化的共同性使得文化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虽然有“中国和日本的文化同根同源”之说。但是,由于中国和日本在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等各客观原因导致中国和日本人民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样式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由于这些差异被人们忽视从而产生摩擦的现象经常发生。学习并理解日本文化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在学习并理解日本文化的同时,译者也需要掌握好本国文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时,由于对本国文化理解、掌握得不够透彻,译者就不能很好地传播与发扬本国的优秀文化,且在文化交流中容易丢失本国文化特色。而目前的汉日翻译培养中几乎很少有人会关注到本国文化的培养问题。

  3.2.2 汉日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局限性

  在我国,目前汉日翻译实践的学习主要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授课内容也主要是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课堂上进行的翻译练习也较少,学习内容所涉略的范围过于狭窄,学生们缺乏各类具有跨文化交际氛围的翻译实践活动,更难有身处于异文化之中的翻译实践活动。虽然一些高校也会与日本的高校合作,在日本建立汉日翻译实践教学基地,或者与国内的翻译公司合作,增加学生的翻译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汉日翻译相关的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但是这些教学方法都不够系统全面,很多建立在学生自觉参加的基础上,难以实现学生翻译水平的整体提升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整体提升。且国内很多高校由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不够发达,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还没有与日本高校合作,建立汉日翻译实践教学基地,。汉日翻译实践教学缺乏真实的翻译实践环境。

  3.2.3 缺少良好的师资队伍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日语老师的日语知识基础和汉日翻译教学经验都十分丰富,但是对日本文化缺乏全面的认识。教师自身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对学生产生正确的引导作用。很多高校的日语老师没有留学的经历,对日本文化的认知都是间接学习或了解到的,因此将教学重心主要都放在了日语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日本文化的教育。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无法更好地学习到日本文化,难以形成日式思维,没有良好的日式思维不仅影响到对学生日语能力的培养,更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另一方面,很多日语老师的教育思想较为传统,他们有着自成一套的固定的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短时间内是很难打破的。且日语老师们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没有日本文化作为基础的学习环境中,他们自身的日语能力也会逐渐退化。这会严重影响到对学生的汉日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事日语教学的教师应对中日文化具有较高的敏锐性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及时地捕捉到中日文化之间的异同点,重视文化的导入,让学生们认识到文化差异在实践中的运用方法,从而掌握学习汉日翻译实践与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综合培养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

3.3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汉日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3.3.1 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

  从文化和语言的关系中可以看出,每一个社会集团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当今正处于中日跨文化交际频繁的时代,在汉日翻译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日语能力方面的教育,也将日本文化方面的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之中,这不仅能让学生了解日本的文化,也能让学生理解到一些与日语语言知识相关的文化内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日语学习热情,从而形成一定的日式思维,更好地掌握日语的形式特点,在文化能力提高的同时语言能力也能更高一个层次。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能力呢?在日常的日语教学中可以导入更多的文化教学;创建日本文化教育相关网络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学习日本文化;加强与日本高校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能够亲自在日本感受中日文化的差异性。通过这些方法与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了解日本文化的机会。

  在加强对学生在日本文化方面的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本国文化的教育。学生要理解并掌握好本国文化。只有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才能避免文化差异带来交际上的失败,才能更好地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因此,一定要将中日文化的学习添加到汉日翻译实践课程之中,让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跨文化交际水平。

  3.3.2 多手段培养汉日翻译实践能力

  让汉日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场所不只是固定在课堂。使用多重手段培养学生的汉日翻译实践能力。一、课下可以多组织汉日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相关的情景模拟活动,模拟日语相关的商业、旅游翻译等情景剧,提高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二、让每一位汉日翻译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去专业的翻译公司实习的机会,实习的过程是学生学习汉日翻译的最佳过程,能使学生的汉翻译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三、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化学习的日语学习资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足自主选择学习汉日翻译实践相关的内容。四、全面与日本高校合作,在日本高校建立汉日翻译实践基地,让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也能够获得在日本培养汉日翻译能力的机会。

  3.3.3 重视对师资团队的培养

  争对缺少良好的师资队伍这一问题,国家应重视对师资队伍的培养。日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对学生的汉日翻译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学生在学习汉日翻译实践时主要还是依赖教师的教学。由此可见,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各大高校应培养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聘请更多的有日本留学经历的教师或日籍教师,定期面向日语教师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训,积极派遣日语教师去日本参加学术文化等交流,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专业能力。此外,需要引导教师积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营造出充满中日文化的教学课堂。

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是当今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在汉日翻译实践教学中,必须以跨文化交际作为教学的大前提。教师不可以只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学,更需要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各大高校的日汉翻译学习机制需要作出调整,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汉日翻译实践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全球化奉献自己的专业能力。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