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鼻硬结病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1994
赵琴 大理大学临床医学院 指导老师:郭清华 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云南大理 671000

  鼻硬结病(rhinosclerom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肉芽肿性病变,具有低度传染性,常先发生于鼻部,可逐渐向后、向下蔓延至鼻窦、鼻咽、腭部、上呼吸道等处,故鼻硬结病又称呼吸道硬结病。鼻硬结病为散发性疾病,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国内以山东省发病率最高。

  本病由克雷伯鼻硬结杆菌(Frisch杆菌)感染引起,该菌1882年由Frisch第一个在病变组织中发现。Frisch杆菌存在于患者的鼻、咽部,容易培养,但在动物或人体上未能引起实验性发病,属革兰氏阴性杆菌,呈短棒状,惰性不运动,有荚膜,有轻度的传染性,其传染方式暂不明确。可能与个体免疫力、卫生条件、气候等有关。

  鼻硬结病的发病通常起始于鼻部,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其临床表现不一。疾病发展演变过程包括三期:(1)卡他期 患者可有头痛,鼻分泌物为臭黏脓涕,鼻腔有脓痂形成,伴有鼻出血,鼻黏膜轻度肿胀,无充血,以鼻中隔黏膜为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易误诊为萎缩性鼻炎。(2)硬结期 随着病情进展,在鼻前庭、鼻中隔和下鼻甲前端可出现肿物浸润,在鼻黏膜下出现许多颗粒状、结节状肿物,血管网丰富,质地比较坚韧,可融合形成肿块。患者可有鼻塞和鼻部畸形,病程较长,可持续数年或更长。(3)瘢痕期 病情继续发展扩大,结缔组织增生,肉芽组织纤维化,并形成坚硬瘢痕。疾病终末期患者鼻孔可被完全阻塞,形成永久性狭窄,鼻翼内移,并出现闭塞性鼻音、持续性鼻塞。瘢痕挛缩导致面容畸形,病变累及支气管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

  本病为慢性进行性病变,病程一般很长,硬结病变主要原发于鼻腔,极少数也可始发于咽喉部和气管等处,临床症状较典型。病理组织活检为诊断的主要依据,其镜下特征性表现为找到Mikulicz细胞和Russel小体,对于可疑病例需多次取材活检。细菌培养可见Frisch杆菌生长,血清补体结合试验阳性也具有诊断价值。

  鼻硬结病的特异性组织病理学改变包括:(1)组织中找到Mikuliez细胞,【1】是一种空泡状细胞,直径 20~50μm,胞浆染色淡,呈网状,胞核偏于一侧,周围可见大量浆细胞。(2)Mikuliez细胞胞体内发现Frisch杆菌,在Warthin-Starry(W-S)浸银染色下可于Mikuliez细胞内找到数量不等的黑色短棒状杆菌。(3)Russell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是一种免疫球蛋白,噬伊红染色,具有折光性,直径20~40μm,来源于浆细胞,相关研究表明可能是细胞退行性产物。

  鼻硬结病早期应与萎缩性鼻炎相鉴别,硬结期及瘢痕期应与恶性肉芽肿、结节病、巨细胞肉瘤、鼻腔恶性肿瘤、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孢子菌病等鉴别。

  

  鼻硬结病的治疗包括:(1)药物治疗 抗生素是主要的治疗手段,常用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脱氧土霉素、利福平等,治疗需要长期使用抗生素,直至Frisch杆菌转阴。近期有研究证明第二及第三代头孢菌素类亦有较好疗效。【2】(2)放射治疗 应用X射线照射可促使病变纤维化,使病情发展停滞,X射线放射总量约在40~70Gy。【3】但放射治疗有诱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因此应用该治疗时须十分谨慎。(3)手术治疗 对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可行手术切除瘢痕,恢复鼻腔生理功能,改善呼吸道阻塞,修复面部畸形,缓解患者的症状。(4)综合疗法 根据患者病程及侵犯部位,综合抗生素的使用和X射线的照射,对患者鼻腔及上呼吸道瘢痕行手术切除或修复,缓解患者症状,促使其机体功能恢复。该病有较高的复发率,因此需长期随访,以期早期发现。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