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差异教学”概论
布鲁姆提出了目标分类学,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巴班斯基提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理论……这些大教育论也为差异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国华国栋教授认为“差异教学指的是在班集体中立足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个别学习的需要,促进个别学生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二、小学生个体差异表现
(一)小学生个体内差异:
同一个体内智力发展是存在区别的。比如我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G,他的语言天赋很高,语文和英语都很不错,但是数学却总是被老师留堂。他的逻辑思维能力相较于语言学习能力是弱的。(二)小学生个体间内差异
有一项国外研究发现,在小学阶段智力水平和学习成绩之间的相关度在0.6-0.7之间,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关度逐渐降低。因此在小学阶段,客观存在着智力发展水平和成绩的相关关系。(三)小学生内在动力差异
小学生由于心智等各方面的不成熟,对喜好有着强烈的反应,他们的兴趣和喜好就是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对于本学科的兴趣开发是很重要的一门技术。(四)小学英语学科学生差异
1.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朋友们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肯定会多花心思,他们的内在驱动力就会比较强。一是因为小学阶段的英语课形式比较多样化,课本也融入了多种元素;二是因为小学生对外语充满了好奇,比较新奇。
2.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坚持。据我几年的教学观察,能够坚持每天读英语的孩子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孩子最大的区别就是自信心的不一样。坚持每日朗诵并主动接触英语的同学能够考出高分并且学习不会觉得累,他们回答问题胸有成竹,自信十足。
3.语言环境
语言天赋是一方面,环境是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目前学生的基本情况就是没有多语言环境。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大部分孩子缺失的。
三、立足差异,探究小学英语差异教学方法
(一)立足差异,尊重学生个性
1. 创设宽松的英语学习氛围,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应该要看到学生的全面性,看到闪光点发掘出来,每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量的。例如,在教授story time环节的时候,有一段是表演时间,我会让中等生先扮演一遍,然后请优等生提出修改建议并进行再次表演,最后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模仿一遍。这样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表演的乐趣和进步的喜悦。
2.课堂留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常说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是辅助的,学生才是课堂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发现自身价值,就要留给他们足够的课堂空间,课堂留白才能培养每个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这样才能彰显他们的个性差异,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其实每个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能够换角度思考这个对错问题就证明自主思考能力提高了。
3.初步感受坚持的力量,提升语言学习动力
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坚持的漫长过程。为了立足差异,尊重个性,在小学英语中可以采用打卡的模式。我在低年段教学时,为了渗透英语语音和字母教学,每一周的早读课都会播放英文原版自然拼读歌曲。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写字母背字母的时候,有的学生就会写了,也知道了读音。
(二)实施差异教学方法
1.备课分层,了解自己的学生首先要进行学生分层。可以首先通过观察他们的学习习惯,综合考试成绩来分层。其次可以通过谈话仔细了解分析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动机,基本定位层次。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所教授的低年段可以大致分为三个层次:HML(High/Medium/ Low)。H段的学生学习习惯良好,内在驱动强,成绩前列。M段的学生学习习惯尚可,缺乏一点动力,但是能够认真听讲并取得较满意的成绩。L段的学生兴趣缺失,成绩比较落后。这个分段随着时间和学生的成长是动态分布的,需要不断观察,及时调整。
2.教学分层,发挥学生的能力
教学中也会根据上文所提出的三类学生进行教学分段。学生的智力、习惯、接受知识的能力大相径庭,因此教学也必须考虑到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对Sound time版块的处理中,对于L段的学生就会要求他们读出学过的单词,对于M段学生则要求他们找出单词的规律,对于H段的学生是要求在自己的词汇范围内找出更多符合此规律的单词。
3. 练习分层,深挖学生的潜力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有的学生可以当堂记住并巩固所学,有的学生则需要大量的课后时间,因此作业必须分层才可以挖掘出他们的潜力。英语学科作业在低年级段基本是口头作业为主。目前布置作业的主要形式是一起作业网,它顾及了基础知识,也顾及到了H段的学生“吃不饱”而增加了一些自然拼读,绘本故事等形式。
4.评价分层,有效鼓励学生
学习之后得到反馈是每个学习者进步的源泉,有效的反馈可以带给学生们有效的激励。对不同的学生层次进行不同标准的反馈评价,有利于他们内在驱动力的提升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总之,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如何引导各类学生进行差异教学,发挥他们每个人的最大才能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该以生为本,立足学生们的差异,从而促进教学的进步。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