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园教研组织状况
㈠ 幼儿园教研组织界定
教研组织是以“教”和“研”为核心,集教学、研究、管理于一体的教师专业组织。目前,中小学采用学科教研体制,由各科教师组成的学科教学研究组织即教研组,它是学校教师直接面对的、关系最密切的教研组织。在教研组织建设上幼儿园并没有专门的指导文件,当前幼儿园的教学体制也与小学有明显不同,但受中小学影响,幼儿园教研组织普遍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⒈设置:通常是由同一教学年龄段的教师组成,设教研组长一人。
⒉性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专业学术性团体,同时兼具行政组织色彩。但并非正式的行政组织。
⒊职能:核心职能是研究如何教学,同时肩负教学领导、教育科研、师资培训等职责,但这些职责的发挥必须围绕教学、立足教学展开。
㈡ 幼儿园教研组织问题
在目前的幼儿园教研组织建设中,主要出现以下两个典型问题:⒈行政管理系统过于发达
在教研组织的环境之中,“是谁”比“是什么”更重要。组织中有人提出新构想,新的教学观点,如果它是由组长或是某一领导提出的,每个人都会认真地考虑,如果它是由一名普通教师提出的,最后可能便被束之高阁。
⒉教师专业发展过于忽视
教研组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依托,是学校科研文化建设的基石。教研组织的核心问题是人的发展问题,但这个人不仅仅指幼儿,同时包括教师。多年来,人们的目光视角往往聚集在幼儿的发展方面,却忽视了教研组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作用。基于这种认识,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意识谈漠,并没有将教研活动作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内需与外驱力。他们对组织缺乏热情,缺少直面思想碰撞的勇气,客话、套话连篇。
二、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与理解
不少教育专家将“学习共同体”界定为参与学习活动的学习者(包括专家、教师及学生)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在相同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活动、反思、会话、协作、问题解决等形式建构的一个具有独特文化氛围和情境的动态结构。在这个团体中,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竞争的人际关系,最终促进个体的成长,以达到有意义学习的目的。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作为舶来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与我国幼儿园教研组织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目前,对我国幼儿园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大多使用外国学者的概念,并直接用于幼儿园教研组织的建设实践。但笔者认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必须基于我国国情,生搬硬套国外的理论和实践可能会导致食洋不化。从客观来看,我国幼儿园教研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幼儿园教研组织建设,重建教研组织的教育生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基于学习共同体教研组织建设的策略
㈠ 革新教研组织环境,营造共同体文化
营造共同体文化,就是要改变当前教研组长统一指挥,教师麻木思考的习惯,转为主动、合作、交流的过程。共同体文化主要包括共同文化与合作型教师文化。共同文化不仅是共同体存在的本体,更是培育新成员的核心资源依托。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创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是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价值与真义之所在。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达成了什么一致的目标,而是强调不同意见可以得到尊重并表达。基于当前幼儿园现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人手:⒈改善教研组织物质环境
第一,有位置平等的场所。最好是有沙发的小茶室或圆桌型的小会议室,这样就没有明显的核心位置,教研氛围比较轻松,便于教研活动过程中的大胆的交流和谈论。第二,有自由“阅读角”。幼儿园针对教研组织的特点分别订阅不同级别、类型的教育杂志和刊物,便于教师随时查阅和交流,成为教师专业学习与研究的宝贵资源。
⒉改变教研组织管理形态
教研组织要奉行分享与支持性的领导,主张领导者与教师民主地分享权力、权威,以及决策权,营造分享讨论和平等对话的学习型态,而不是由上而下权威式的阶层关系。与此同时,倡导赋权增能,赋予教师参与决策的权利。在学习共同体文化影响下,教研组织中的领导统御不是单一领导者所独有的,领导者在分享权威和权利的同时,要培养教师学习领导统御的能力,发展出合作性的领导统御。
㈡ 组建多样的小团队,促进共同体文化
根据共同体的相关理论,要实现共同体中人员的充分合作和共同参与,形成适当的职能明确的小团队是关键因素。那么,教师小团队要用哪些人、用怎样的方式来组建就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小团队的建设要根据幼儿园、教师的具体情况,创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工作模式和机制,不宜照搬某一成熟模式。本土化是学习共同体下教研组织建设的生命力之所在。⒈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调查:幼儿园可以通过访谈、开座谈会、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包括口头的或书面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教师们专业发展的兴趣、需要、困惑及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结合有关的成果和经验、问题和教训,并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以指导小团队的创建。
⒉设计不同内容教师小团队:幼儿园需要着眼于教师的发展多元化,立足于幼儿的学习发展,为每位教师提供适合其发展的机会和服务。组建基于共同体文化的教师小团队就是以教师的兴趣、意愿为原则,根据教师教学的方向和内容以及开展研究的相关性组成的小型组织,这一组织是构建共同体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比如以成员性质为导向的“青年教师团队”;又如以研究内容为导向的“节日活动团队”等。
㈢ 依托共同体文化,转变教研活动关注点
⒈关注教与学的转变。正如杜福尔所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目标不是指向“教”而是聚焦于“学”,成员共同规划、反思、教学和咨询,为了幼儿学习的事业和自身专业成长而团结工作。因此,要尊重不同教师个人特点和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学,创造性地教,真正走向个性化发展。⒉关注持续性的探究与改进。由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会不断遭遇问题和困惑,这就使得提出疑惑、研究探讨、寻求解释、实践改进成为教研组织的生活常态。在这一过程中,亦形成了教研组织发展的原创性动力。持续性的探究与改进能够使教研组织获得内部和外部的支援,构筑持续激励和监控机制,从而能够促进教研组织不断发展以及教师不断进步。
⒊关注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每个教师是独特的,每个幼儿是独特的,每节活动也是不可复制的。那么,教师在探索教与学的规律中永远有与无法预知的精彩相遇的期待,课堂也就永远充满了活力和魅力。因此,在教研活动时,要充分尊重教师个性,集体分析其优势,以其“优势”为生长点,帮助其形成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助其成就自我。
㈣ 明确支持性条件,健全保障激励机制
支持性条件是构建学习共同体型教研组织的关键。这些支持性条件包括教研时间、地点、形式、教研组织内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等,这些都需要通过制度来予以保障。而且,在制度制订的过程中,要指向真实问题,按照学习共同体的特征要求去制定新的制度,修正旧制度。⒈创建学习管理机制。
⑴教研组织常规活动制度。力求做到“五有”——有切实可行的计划,有明确的专题,有符合实际的活动安排,有研讨过程的材料积累,有具有一定价值的阶段性书面总结和交流研讨活动。
⑵读书交流制度。在教研组织建设中积极倡导“与书为友”的思想,重视合作互补、经验共享、精神分享。
⑶共享资源制度。通过网络技术,创建云平台,把学习资料、研究成果分门别类地存放在云平台中,教研组织成员随时、随地可以浏览学习与使用。
⒉创建学习转化机制。促使教师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让教师在组织学习中体验成功,带动组织的成效,继而在组织和个人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下实现专业发展。
⒊创建学习激励机制。物质方面,从绩效考核上有倾斜、有体现;精神方面,积极评选如“优秀教研组织”、“优秀教师”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