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I合成主播的历史发展
AI,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是近年来的高频词,用于开发和研究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近年来在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使得人工智能成为了很多行业的好帮手。早在2001年4月英国报业联会媒体公司就推出了全球第一位虚拟主持人阿娜诺娃;日本紧随其后捧红了虚拟主持人寺井有纪,美国有薇薇安,韩国有露西雅;而追溯中国的第一位人工智能主持人当属《光影周刊》的小龙。彼时的国内学界有两种声音: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主持人可以替代传统主持人,主持人面临下岗。也有人认为人工智能主持人无法深度思考深度分析人。
而彻底让AI合成主播走入人们视线并且引发热烈讨论的当属2018年新华社联合搜狗公司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全球首个合成新闻主播——“AI合成主播”,这个虚拟主播采样的原型是新华社主持人邱浩,它也有一个很邻家的名字叫“新小浩”,令人称奇的是这位AI合成主播的面部表情脸部表情以及声音都是通过AI人工智能的技术合成。和曾经的虚拟主持人AI人物也只是以3D立体动画技术出现,而“新小浩”采用人脸关键点检测、人脸特征提取、人脸重构、唇语识别、情感迁移等多项尖端技术,并结合语音、图像等多模态信息进行联合建模训练,所生成与真人无异的人工智能分身,看过的人不禁惊呼:“主播们要失业了吗?”
不管大家是持什么样的态度看待“AI合成主播”,可以肯定的是它发挥的作用有目共睹,AI合成主播上线后立即投入到新闻报道中并实现量产,参与了包括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首届进博会、2019春运、农历猪年春节等重要报道。这些报道充分结合图片、视频、文字、动漫等元素,生产出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读性强的融媒体新闻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新华社中英文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众号、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等发布,还以竖屏形态在各移动短视频平台大量播发,引起热烈反响,海内外媒体纷纷跟进报道。
就在2018年AI合成主播全面上岗的热度还未完全散去的时候,我们的“同事”又升级了。
在声音方面,设计的时候使用了顶级的波形建模技术来生成音频,全面提高了合成音频的真实度和人格化表达,使声音更具有真情实感。
在图像方面,多风格数据以及建模的投入,实现了更加令人信服的表情合成,相似度极高,副语言和唇部动作的配合也比传统的机器人自然了许多,接近真人。
除了图像和声音的进步,AI合成主播还升级成了站立式播报。不仅能坐着播报新闻,还能站起来,带着手势、姿态等多种肢体动作声情并茂地播报新闻,更加智能,更接近于真人。
二、AI合成主播的优势
人工智能的优势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数据对生活的影响上,例如新闻播报、天气预报和路况信息这样的资讯类节目在数据的分析和呈现上,可以短时间高效全面的去整理分析数据,相比于主播的播报和记者的调查采访,在偏数据分析和呈现的节目方面,AI合成主播或是比人类主播有优势的,如果数据不出现问题,应该不会出现口误以及忘词的现象,而且还可以通过设计及编程的技能进行图片以及音频视频的识别,还可以进行逻辑的判断。众所周知,新闻播报对于主持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们不仅要具备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以及专业的新闻素养,还要有极好的应变能力和非常高的心理素质,一位非常优秀的新闻主播其实往往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专业培养,要保证播出的流畅准确和逻辑链条的完整,还要在直播中有极好的心理节奏和心理依据,而这样的心理依据一定是在有足够扎实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
新媒体在网络平台输送的新闻的量是非常大的,阅读新闻量的受众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人每天的工作时间只有八个小时,但机器人是不会疲惫的。在信息批量生产方面,如果给程序去执行,对于撰稿、后期配音、文稿的推送以及互动审核各个方面的任务是能够及时完成的。从这个方面来讲,AI合成主播或许会比人类主播拥有一部分的优势。
三、面对AI合成主播我们该具备的态度
1、转变心态,让科技为我所用播音中的朗诵讲究“内三外四”,也就是朗诵中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指的是既要领会稿件的内在情感,又要同时锻炼声音上的技巧。“内三”指的是情景再现、对象感和内在语。而“外四”指的是重音、停连、语气和节奏。AI合成主播目前的发展可以模仿到新闻主播的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但是它或许做不到分镜头去思考,去提炼情感,也不可能像男女朋友吵架的时候,女生嘴上说“我一点儿也不喜欢你!”其实内心想的是:“我是喜欢你的。”在面对不同嘉宾的时候也未必能做到人性化的反应,去获得相应的对象感。所以说短时间内AI合成主播或许会呈现“外四”的效果,但是未必能够取代“内三”,因为这是人际传播的优势。
总结起来就是刀和剑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让谁来用它,用它又能干什么?这是产生恐惧的源头。媒介权力的神秘之处,正是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当我们越是认为他弱小的时候,它反而会越强大,当我们越是认为它法力无边的时候,它却越是无计可施。
所以我认为对于AI合成主播也是这样,我们应该多去转变心态,谋求合作,认识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强大改变,不要因为觉得他可怕而敬而远之,他已经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就让它继续改变主持人的传统工作理念,我们作为媒体人更应该把AI合成主播当做助手或者是工具,一起为媒介融合的传播尽心助一份力。
2、转变姿态,反思传统教育模式
当下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应该更加实行全面化,多维度、深度、广度的去培养。每年报考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数都在增加,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学这个专业,而且很多学生会有所误解,太注重形象和声音条件忽视了自己的表达,AI合成主播日渐发展的时代,是否可以考虑在培养学生的时候换一个顺序,先注重共情能力的培养情商的培养,在口语传播和话语策略上实行精英化的培养模式,在什么场合应该做出什么样的主持,应该有什么样的反应,最精准最巧妙的去挖掘和深度思考。
3、改变语态,让言语更有温度
温度永远是我们的优势,因为人类只有有温度,我们的生命才能够继续延续我们的新闻,只有有温度,我们的作品才会有感染力,我们的作品更有感染力,我们新闻的作用才能更得到更有效的传播,这才会实现我们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也能更好的让我们的新闻服务于社会发展。
AI合成主播出现的大时代,作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从受众的角度去换位思考、以受众的角度逆向思维进行信息的传递、以受众的角度去消解传播者与受众的隔阂,多去参与传播的实践,实现我们对于新闻内容准确的甄选、分析的整理以及有效的传播。人工智能新闻主播的出现,给我们更多的思考,非人工智能类下的新闻主播如果继续存在,是否应以持续调整的播讲方式继续存在。AI合成主播并非主持人的敌人,更不是仆人,我们更应把它当做我们的合作伙伴,最佳拍档。主持人并不是要退化到去依AI合成主播,而是要一起共同进步,AI合成主播在减轻我们传统工作量的同时我们更应用情怀去赋予新闻温度。
面对AI合成主播,我一直持乐观的态度。表情有态度,声音有温度,语言有深度,主播有气场,这些东西都不是AI合成主播代替得了的。我们能做的,唯有更好。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