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小学生整个成长阶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人格构建,所以如果小学教育阶段中的情感教育缺失,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如爱国情、亲情和友情,对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课程的内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又服务于学生的生活。因此,通过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内容深入感知蕴藏的情感,促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主动进行观察和体验。例如,当前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都是整个家庭的中心,习惯了家人为自己付出,忽略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难以深入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例如,在学习《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先向学生讲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再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父母的付出和辛苦,将情感教育渗透到课文的教学过程中。但是,单单靠课堂教学时间渗透情感教育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所以老师可安排学生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用心观察父母的行为,深入感知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中的付出。同时同时,还需要紧密结合课文的内容设计一些课外任务,如深入了解父母最喜欢吃的东西和父母的愿望等。这样通过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发学生在内心上的情感共鸣,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领悟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和情感经历都比较少,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单纯的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难以让学生对文章所表述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采取直观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所蕴藏的情感,通过集图片、音频和影像的方式来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感受和领悟文本所讲解的情感。例如,在《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先为学生播放关于红军在战争中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体会战争的残酷和红军战士的英勇,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例如,在《黄山奇石》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先将黄山奇石的图片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并让学生对照着课文的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鬼斧神工,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感受课文内容,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文本所讲解的情感,最大限度提升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水平。
再例如,在《桂林山水》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播放关于桂林山水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直观的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然后再组织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促使学生深入体验文本内容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在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最大限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创设生动的教学过程,促进师生情感交流
生动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提升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增强小学生的自身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老师应该积极的创设生动的教学过程,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互动,由老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反思课程教学内容,以情感感染学生,有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小木偶的故事》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紧密结合课文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分组,让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进行表演,再由老师进行综合评价。然后,老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分析小木偶的遭遇,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入感受各种表情和情感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意义,以此来感染学生的情感,从而有效提升小学生的个人素质。
总之,在新课程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将情感教育渗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创新语文课程教学内容,丰富语文课程教学形式,促进师生有效互动,从而最大限度提升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增强小学生的综合能力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