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昆明 650504
一、日本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太平洋西北部,自北向南由四个大岛及其附近3000多个小岛组成。从世界范围内看,日本国土面积不大、人口不多,是个资源贫乏的国家。但谈到日本的市场经济很容易给我们一种直观的感觉:日本人敢于直面落后、奋起猛追、善于学习。日本行政导向型的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和日本发达的制造业上,而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是阻碍其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一)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
1、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日本企业的人本管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雇佣体系上使用了三件“神器”。即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制和企业内工会。终身雇佣制的企业内劳动市场使日本保持了较低的失业率。年功序列制虽有照顾工龄“年”的一面,但更重视对企业的贡献“功”。企业内工会是日本企业经营的第三根支柱,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二是日本独特的经营方法——家族经营。日本大企业的董事会是一个从属于公司内部经营管理者阶层的组织,其成员大多为本公司的高级职员。在日本企业员工的意识中,公司是归属于他们的,这使得日本企业的经营被称为是家族经营。这就从体制上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而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2、日本发达的制造业。二战以后是制造业迅速发展的经济时代 ,表现出对制造业强大的竞争力优势。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第一次是属于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第二次是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适用技术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前,如果说欧美在第一次科学创新占据优势,那么日本则在第二次技术革新中占据优势。虽然日本在第一次科学原理的创新中不占据优势,但通过学习、引人的途径弥补了这个不足。由于日本所拥有的技术革新优势是在直接面对市场的终端产品中显示出来的,所以日本所具有的技术优势直接变成了市场竞争优势。而欧美所具有的第一次创新技术优势,由于缺乏二次创新优势,所以在市场竞争中输给日本。
(二)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不足
日本行政导向型的经济模式曾是发展中国家学习和引进西方技术的典范。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经济模式因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显得比较迟缓。
在引入西方尖端技术的前提下,在具体的工艺产品中进行追加的技术革新的路径,可以说是一条引人西方技术的最佳路径。但是80年代以来出现的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革命,所依托的技术是原创性的技术。如果说在制造业时代,获利最大的是面向终端产品的二次技术创新,而在新经济时代获利最大的像比尔·盖茨这样的拥有原创技术者,而不是面向市场的硬件制造商。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阻碍日本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日本市场经济给我国提供的借鉴
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优势和不足的分析,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注重对人的管理。战后日本经济的成功与其稳定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日本企业之所以能长期稳定发展,其秘诀就在于三件“神器”的使用,它使企业的兴衰直接与每个职工的命运相关,从而使职工的企业意识加强。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证明,就业的长期稳定对企业经营是有好处的。此外,战后日本的企业经营管理出现了职工持股的现象。职工持股制度,使职工与企业的命运联为一体,提高了职工的参与意识,也增加了个人财产的积累。我国目前在雇佣体制上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人才流动性太大,企业培训人才的外部性很强,这就降低了企业从事人力资本投资的动力。在这方面,日本企业保持就业长期稳定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鉴的。
(二)加强改革与创新。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行政导向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曾创造了日本经济增长的奇迹,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是永恒的,面对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模式就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目前中国的经济改革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不断加强改革与创新。日本在发展制造业方面,通过组建面向国际市场的大企业集团的做法值得我国学习。在发展我国制造业上,应当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发展制造业战略。适应经济的转型,就有一个走出应有的思维定势和改革思路,以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知识、新的改革思路进行新的改革问题。
(三)重视产业政策。日本的行政导向型市场经济对我国的启示,体现在计划对国民经济的诱导性上,日本的经济计划并不是强制性的计划,但却成功地发挥了对日本经济的诱导作用,特别是在战后各个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种诱导性经济计划的特点是,由经济计划提出量的增长值,并把经济总体和各经济领域的优先发展方向,通过政府的经济政策公布,给民间经济力量提供一种遵循方向,从而调动各方面力量向总目标发展。从战后50年代重点发展轻工业,60年代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到80年代转向发展汽车业,每一次产业的转换选择,都是在政府产业政策的诱导下进行的。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主要是如何运用产业诱导政策的问题。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生活中,虽然行政命令性的计划手段较多,但经济发展有诱导性作用的指导性计划比较薄弱,在产业政策诱导性法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