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位于太行山北部东麓及冀中平原西部,同京、津呈三足鼎立之势。保定方言处于北方话的中心地带,属北方官话区保唐片的定霸小片。受地理位置影响,保定方言在和普通话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一致性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尤其体现在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词汇当中。本文拟从保定方言“哈”入手,分析说明其在保定方言中特有的意义,揭示其与普通话语用意义的差别。
一、“哈”在普通话中的释义
关于“哈”在普通话中的释义,笔者根据对几部比较权威的字典辞书的对比,如《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等,大致总结出以下几种:阴平: 1、张着嘴呼气,如“打哈欠”;2、腰稍微弯曲,表示礼貌,如“点头哈腰”;3、叹词,表示得意,如“哈,我赢了”;4、象声词,形容笑声,如“哈哈大笑”;5、[哈尼族]我国少数民族的一支;6、[哈萨克族]我国少数民族的一支。
上声:1、〈方〉呵斥,如“哈他一顿”;2、[哈达]藏族和蒙古族用来表敬意的长条薄绢;3、[哈巴狗]一种个小腿短的狗,比喻驯顺的奴才;4、姓氏。
去声:1、[哈巴]〈方〉走路时将两膝向外弯曲;2、[哈什蚂]一种东北各省阴湿地方可见的蛙。
二、“哈”在保定方言中的特殊语用意义
在保定方言中,“哈”基本具备以上功能及用法,本文不再赘述。从词的性质与功能出发,“哈”在保定方言中分别可视作动词、形容词、代词与连词。(一)动词和形容词
在保定方言中,“哈”作为动词表示食物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变味的意思。此外,“哈喇(哈啦)”也具有同样用法。如:这松子哈(哈喇、哈啦)了。
“哈”、“哈喇(哈啦)”同时还具备形容词的功能,表示“形容食物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呈现变质变味(的状态)”。如:
有股子哈(哈喇、哈啦)味儿。
(二)代词
1、指示代词去声“哈”在保定方言中有类似于指示代词的作用,相当于“那”,对远处的人、物表示指代。
哈就是你表哥。
别乱动,哈不是你的东西。
以上两例中,“哈”类似于普通话中的“那”、“那个”:前者指代人,表示“那(个人)就是你表哥”;后者指代物品,意为“别乱动,那(个)不是你的东西”。在保定方言中,“哈”作为指示代词十分常见,使用频率也远高于“那”等代词。
哈儿特别好,你一定得去看看。
由于“哈”使用广泛,在交流过程中产生音变:“哈”音变成[hài],音同“害”。产生音变的“哈”和去声“哈”在日常交流中并存,意义用法等没有区别。两者儿化之后读音十分相近,用来指代环境、地点,意同“那儿”。
一般认为儿化韵的产生分为三个阶段:一,“儿”字自成音节,附加在一个词根语素的后面充当词缀;二,“儿”字彻底虚化为后缀,变读轻声,或成为所依附词根语素音节的附加韵尾;三,前边词根语素音节的韵母发生“卷舌化”,彻底成为“儿化韵”。在保定方言中,去声“哈”及变成[hài]音“哈”的儿化处于儿化韵发展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用例以老年人居多,由于说话语速较为迟缓,“哈”同“儿”两音之间界限清晰;中青年人则趋向于彻底的“卷舌化”。
2、疑问代词
在保定方言中,上声“哈”同“哪”用法相似,句子中表示疑问,并要求在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中进行选定。
哈个是你的?
本例表示询问“哪个是你的”。同其作为指示代词相似,疑问代词“哈”因其使用广泛也产生了音变:“哈”音变成[hǎi],音同“海”。两个读音在日常交流中并存,意义用法等没有区别。
此外,上声“哈”儿化之后也可指代环境、地点,意同“哪儿”:
哈儿有卖针线的小店儿?
(三)连词
在现代汉语中,连词起到连接作用,表示并列、选择、递进等不同关系。“那”、“那么”作为常见的连词,主要是顺承上文并引出下文结果。在保定方言中,去声“哈”可以作为连词,表示承接、选择等关系,意同“那”、“那么”。1、“哈”后面不接内容,直接加省略号
你说去公园,他说去超市,哈……
本句意为“你说去公园,他说去超市,那(去哪儿)”。通常句子前半部分在讨论一件事情,“哈”放在两种或多种结论之后,且后无明确内容,表示尚无定论,处于一种选择与思考的状态之中。
2、“哈”后面接句子
此类情况,“哈”一般位于句首,作为句子开始的提示。“哈”之后所接句子,可以是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或疑问句,结合力十分强大。
哈我先走了。(陈述句)
在本例中,句意为“那(么)我先走了”,“哈”后面可加“要不”两字,也可不加。“哈”在句中既完成了对前一句子的承接,又在承接同时表示小小停顿,令听者和说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以便成功完成交际。
哈找个凳子坐下吧。(祈使句)
哈怎么办?(疑问句)
哈可真好啊!(感叹句)
“哈”后接祈使句往往表达说者的想法和建议,接疑问句则表示询问对方的想法、期待对方给出建议。
三、小结
在保定方言中,“哈”除了拥有其在普通话中的意义和用法,还拥有作为动词(食物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变质变味)、形容词(形容食物因存放时间过长而呈现变质变味(的状态))、代词、连词的特殊用法,有时还会发生语流音变。这正是“哈”在两者之间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别使得“哈”具有更为丰富的地方特色。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