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修订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在数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和生活之前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基本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简单问题。由于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所授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帮助学生去解决生活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总结而出的几点生活化策略。
一、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
由于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也对当前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他们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为切入点。但实际上教学中,由于教师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让教师对学生的教学模式大多集中于数学题的练习上,再加上家长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会运用到生活化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影响。但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运用对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其的认识和运用,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加与减》教学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为他们创设了这样的生活化情境“我们全班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第一辆车可以坐16个同学,第二辆车可以坐14个同学,那么第三辆车可以坐多少同学呢?”因为所有学生都知道班里有多少同学,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可以根据班级总人数减去第一辆车和第二辆车所坐学生人数相加之和,就能得出第三辆车能坐多少人了。同时,这也加深了学生们对加减法概念的理解。我在引导了学生对加减法的认识后,又组织了学生们开展了一些得分的小游戏活动,挑选几名学生进行游戏,其他同学计算这几名同学的得分。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而且还引导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加减法。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但不代表小学生的不会参与到认知活动中,这是由小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决定的,同时他们的参与兴趣也对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的发挥起着关键作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能够让单一、枯燥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连,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例如,我在教学《图形的变化》时,我就讲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积木、七巧板带入了课堂,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不再是单一的口授知识,从而为学生们营造了轻松、自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了解图形变化的同时,还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三、提高学生认知
小学生由于思维和智力发展有限,他们这时对世界的认知还处于基础发展阶段,他们的思维这时也正处于简单到复杂、具象到抽象的过度阶段。而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是简单的对知识进行讲授,这样学生很难充分的理解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而学生如果对知识点、公式只是死记硬背,而不融会贯通,不仅无法灵活的运用,更无法满足学生的数学发展。而生活化的教学能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从而更好的适应学生的认知,帮助他们由浅入深系统的学习数学知识。例如,我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认识面额不同的人民币,让学生对其初步的了解认识,然后我再让学生扮演超市收营员和消费者,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同时还让学生体验了超市购物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四、从数学走向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布标。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教材内规定知识的教学,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将知识全面消化,从而更好的运用。我在教学的时候,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再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实现数学生活化教学,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魅力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时分秒》教学中,在教学学生基本知识后,我会问学生:“老师我每天下班后,会骑8分钟的车才会到家,那么同学们8分钟有多少秒呢?”通过简单的生活情境设置和提问,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同时这样也对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有利。五、练习设计生活化,提高操作实践能力
生活化的课后练习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加强他们在生活中运用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例如,我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就是让他们回家测量家里卧室的长宽,并求出面积。如果每平方米的装修费是40元,那么装修完卧室要用多少钱?再这样的课后习题设计中,不仅对学生计算能力起到了强化作用,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加的贴近生活,让数学知识真正的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六、总结
总之,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将其引入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多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相联系,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从而锻炼学生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问题的能力,真正的实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