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字】:理论 实践 作用 史学研究方法 定义 影响
一.总论
关于史学方法,李大钊先生曾说:“史研究法是教人应依如何的次第方法作史学研究的阶梯学问。”随史学的发展,史学研究逐步走向多元化、多极化。随之而产生的,是多种史学研究流派和史学研究方法并存的史学研究争鸣局面。尽管,马卫东先生认为:“关于史学研究方法,有的人将其与史学理论混淆,有的将其与手段、工具混为一谈。这种状况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史学研究的科学化方向和进程。”这其中,“科学化”体现着史学研究的要求及其发展方向。史学研究的目的,除开“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之外,更深层次的则是要求现代的史学研究者,将史学推向“科学化”的轨道。这必然要求史学研读者及研究者在史学研究方法上更为多元化。因此,对史学研究方法定义的深层次理解,应当并且必然成为研究者学习且将其反映、指导现代史学研究。二.史学研究方法的定义
马卫东先生在其《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指出,“史学研究方法,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人们对它的认识差异很大。”然而,史学研究方法伴随历史研究这一长河的发展,必然有能够囊括总结以供研究者学习并理解的定义:史学研究方法是在历史认识和研究活动中形成,并由人们自觉提炼,为实现一定认识和研究目的的而采用的调整和建构主体认识与客体历史关系和活动的范式。
这是马卫东先生在其所编纂的历史学教材中,为史学研究方法所下的定义。
作为语言高度凝炼的定义范式,史学研究方法的定义必然如其他定义一样,有着不同层次的内涵和理解。于理论学习和使用者来说,这是理论于实践之外的第三层次的要求
三.史学研究方法定义的内涵
史学研究方法定义作为被凝炼的定义范式,由其本身延展而来的内涵理解,是史学研究者必须掌握且用于指导实践工作的思想基石。3.1 史学研究方法是在历史认识和研究活动中形成的
在长期的历史研究中,除却历史事实这个本身客观的存在之外,历史研究方法作为研究行为指导,必然是伴随着历史认识和研究活动而产生形成的。这于马克思哲学体系上的“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是相吻合的。现代史学研究体系的逐步完善,从首要层面说看,即是要史学研究者清楚认识自身研究方法的来源,这也是历史研究者所必须正确直面的问题之一。3.2 史学研究方法是由史学研究者自觉提炼而成的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 )绪论中, 指出:“历史学家在社会生活里生活和工作,他们的职责一般只说明这些社会的思想,而不是纠正这些思想。”这句话从历史学的角度规定了历史学家职责范围。但这并不影响史学家从自身工作经验中总结出以供自身和后人从事同样活动的范式规则。史学家并没有纠正某种原本隶属于历史的方法。相反,史学研究方法的来源,必然是由从事史学研究工作的研究者于长期工作中提炼而来的。它们隶属于史学家的研究手段,与曲解、纠正历史史实是毫无关系的。3.3 史学研究方法是为实现一定认识和研究目的而存在的
史学研究的目的,正如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道:“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这充分体现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目的,即透过人类早已发生的历史以及学者研究,将其兴衰荣辱作为“一般人”活动的借鉴。同时,也是学者致力于史学的终身目标。而现代史学研究的目的,除开“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之外,更深层次的则是要求现代的史学研究者,将史学推向“科学化”的轨道。将之作为一种科学,使其理论化、实践化,成为社会科学中不可或缺的构成。
3.4 史学研究方法是调整和建构主体认识与客体历史关系和活动的范式
作为定义存在并为世人所接受的,必然是一种范式体系,它从主体上体现了一种规范性和存在的必要性。而史学研究方法,作为一套方法体系,必然起着调整研究主体(研究者)的思想、行为活动的内在和外在作用。从历史学研究上说,这种作用则体现在调整史学研究者,以自身内在思维、方法为指导,指导研究者研究历史史实,从而达到历史研究的最终目的。四.史学研究方法及其分类
经过漫长时期的史学研究,史学界逐渐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一整套史学研究方法。它们既诞生于史学家长期研究工作中,又反向指导史学工作者按照其进行研究工作。这是由史学研究的独特性所决定的,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史学观的正确反映。王旭东先生在其著作《史学理论与方法》一书中,将史学研究方法分为五类:
分类名称 普通方法 一般方法 专门方法 史料收集 史书编著史学方法名称1.分析社会基本矛盾;2.阶级分析方法;3.史论结合1.分析与综合2.具体与抽象3.归纳与演绎4.历史与逻辑5.微观与宏观1.阶级分析2.比较研究3.系统研究4.计量研究5.心理分析1.史料的搜集2.史料的整理3.史料的考证1.史著的编与著2.史著的结构和语言
而马卫东先生则将其分为:
分类名称方法论具体方法 分析的方法 技术的方法史料收集整理史学研究成果呈现方式史学方法名称1.历史 主义;2.阶级分析1.资 料法;2.目录运用法;3.版本运用法;4.校 勘法;5.考据法1.历史比较分析;2.历史心里分析;3.历史宏观与微观分析;4.历史系统分析1.历史地理测量;2.碳C14测量;3.历史统计;4.模 拟法;5.图表法1.目录的运用;2.版本的运用;3.史书辨伪;4.史书校勘;5.史实考证1.史学论文的撰写;2.史学书籍的编著
从以上两位历史学者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分类中,可以发现,虽然两位学者对研究方法的提法不尽相同,不过其界定标准却大同小异。几乎囊括了现代史学中的史学研究方法。这其中,不乏考古学方法和出版编辑学的知识,并且两位学者对于史料真伪的考证和史书编纂的方法也做出详尽的解释。足见,史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并由史学研究的最终结果来证实不同方法存在的真正价值。
五.史学研究方法定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史学研究定义对史学研究的影响,是及其深远并且广泛的,不仅影响研究主体的思想意识、研究方法,也影响史学研究方法的各个方面。5.1 史学研究方法定义于史学研究主体的影响
正如王笛先生在他的作品《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书绪论中提到的:“从我个人的研究来讲,显然接近后一种方法,这当然与我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所受的学术训练有关。在我写作这本书之初,我就想使本书能吸引更多的读者。虽然这是一本学术著作,但我竭力使其具有可读性,是读者从书中所讲述的故事去体会我试图表达的东西。”作为史学大家的王笛先生,其史学理论功底是毋庸置疑的。其著作抛弃了“话语分析”的写作方法,而运用相对于明朗简单的“叙事”语言,可以看出,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史实表达,不仅取决于史实真实性,更大的方向,取决与史学研究主体——研究者、编纂者教育程度、史学功底的影响。由主体者们自我凝炼的定义范式,从思维意义上说,影响了他们的思考方式,从而进一步影响了其研究活动。
5.2 史学研究方法定义于史学方法的影响
史学研究方法为实现一定认识和研究目的而存在的。所谓研究目的,最终即是还历史以面貌,并将其兴衰荣辱作为“一般人”活动的借鉴。史学研究主体为实现这个目的,不得不遵循某些特定的方法,来复原历史真相。史学研究者采取何种方法,取决于其面对的不同历史客体。
为研究帝制王朝,选取的方法多为官方正史。佐以考古学出土的文物,识文断代,将成果编纂成文。
评论一部与研究者生存年代相距甚远的著作、以及其产生的影响,官方正史于其的详细记载极为有限,它们更多注重政权的更迭、社会的大生产活动、生产工具的更新以及社会主流思潮的影响。历史的枝叶末节,正史的论证力度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为研究一段史实的真实,必须借助其他材料,它们或许是被研究地居民口耳相传的材料,如王笛在《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一书,便运用了当地竹枝词来论证史料的正确性。
5.3 史学研究方法定义与史学研究方法构成共同构成史学研究体系
定义于方法之间的作用,往往不仅止于单向影响,二者于影响之中,共同构成完整的学科研究体系。史学研究定义作为被研究主体高度凝炼的用于指导其进行研究的范式,其必然是由无数成功的实践中总结而来的。研究者在理论学习阶段,必然由定义入手,对定义充分理解和解析之后,再学习研究方法。然后将二者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从二者的结合程度来看,是密不可分的。史学研究,无论从,资料搜集,到整资料整理,到书写成文,所运用的无非就是此二者构成的“二维体系”。因此,史学研究方法定义和方法之间,除了一元影响之外,与研究方法构成了完整的史学研究体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