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时也强调,辽宁是靠实体经济起家,新一轮振兴也要靠实体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科技人才队伍。可见,能否吸引到一流的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东北振兴的关键。
一、东北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10年来,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战略调整,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现状有明显改善,但效果不如预期。东北地区仍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城市吸引力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等问题凸显,为东北地区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党中央、国务院强调依靠创新创业解决东北困局,但东北地区创新型人才建设仍面临着不少问题1.营商环境落后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近年来,东北地区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政策、市场、法治环境,与过去相比,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与东部沿海省份相比,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新创企业经营者仍然会对东北地区政治环境感到担忧,仍然会对到东北投资、创业有所顾虑,因此旧的体制机制已经严重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2.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东北地区重工业所占比重较大,以原材料工业、重加工业等传统工业为主。更为严重的是,很多重工业企业产能落后、附加值低且资源产业比重过高,对资源和环境的依赖较为严重。这就导致了东北地区对自主创业者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自主创业企业需要一个开放的发展空间,内向封闭的经济发展模式无法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大展身手的舞台。因此,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阻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发展。3.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过大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过大是东北地区又一特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东南沿海各省的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蓬勃发展,传统国有企业灵活性和创造力不足的弊病凸显,使得东北地区逐渐丧失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因此,国有企业所占比重过大是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的重要因素。4.思维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保守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发展
新创企业创始人需要一种精明肯干、务实勤勉、强调创新的品质与精神,利益最大化是新创企业初期的追求。而这种“重商”和“创新”的思维观念与东北地区固有思维模式形成激烈碰撞,有可能被误解为“重利忘义”和“标新立异”,务实勤勉也往往被误解成“不识时务”或“不解风情”。虽然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岁月变迁,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东北地区仍然停留在单调、缺乏创新意识的家族主义思维模式上,仍然在企业经营和管理方而倾向于“政客化”的思维模式。落后的思维观念和急需自主创新精神的矛盾摆在了东北现有企业经营者和广大员工的而前。因此,思维观念较为落后保守是阻碍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二、东北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和东北振兴的重要思想。
首先,应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才观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的意见》,同时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东北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切实完善创新型人才引进、管理和赋权措施。2.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充分尊重市场规律
首先,优化营商环境,向新创企业经营者释放积极信号,完善政府行政管理制度建设,减少对企业不必要的干预,以制度约束政府过度干预企业经济与管理的行为,还新创企业经营者自由发展的空间,打消新创企业经营者的顾虑,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其次,简政放权,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对经济的调解作用。减少“审批经济”的比重,放权给市场,让市场规律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所遵循的信条,让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或服务的价格,使经济发展回归理性。3.优化产业结构,寻求制度创新
产业是吸引人才的关键,新一轮东北振兴正在启动,随之而来的将是传统工业企业的改造升级。随着新的产业勃兴,必将为东北带来新的人才引力。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从根本改变国有经济在东北地区一家独大的局而,形成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局而,实现国有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东北地区经济体制结构布局。4.改变固有思维观念,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
首先,积极引导政府官员、企业领导和员工改变务虚大于务实的思维观念,加强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其次,积极引导东北地区现有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改变“官本位”思想,促进多种文化的融合。最后,培养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文化。结论
东北地区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国有经济比重过大、计划经济体制问题尚未解决和思维观念陈旧、落后等诸多阻碍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但困难只是暂时的,只有紧跟新时代人才发展的思想,不断地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资源的依赖性,实现产权、制度、市场和文化创新,促进东北地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优化营商环境、简政放权,尊重市场规律,改变固有思维观念,培养开拓与创新精神,东北地区才能换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才能成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和发展人才的沃土。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