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说文解字·序》探究许慎文字观

时间:2023/11/9 作者: 新生代 热度: 13898
王书芳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300300

一、序文

序文,是一种依附于书籍、文章、图表前后,旨在说明介绍与本相关的任何内容,特别是文本作者创作意图的文体。其产生于经典阐释学,发展于子、史著作,成熟于各体文学作品,后又沿循独立的趋势演进,历时悠久,形态多样,可谓一种古老而又生机盎然的文体。

  序文正式进入文体,始自东汉刘熙的《释名》。《释名》作于东汉兴平元年至建安八年(即公元194—203年),比《说文》晚了大约一百年。关于许慎本人,文字记录很少,《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传》中有记载,不过很简略。“许慎,字叔重,汝南召陵人也,性淳笃,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可知许慎是一个相当博学的人。

(一)文字的萌芽期

《说文序》云:“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这句话是说在远古的时侯,伏牺氏治理天下,他仰观天象,俯瞰地理山川,,观察鸟兽的样子和大地的脉理,近的取法自身,远的取于它物,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易》和八卦,用卦象显示天地万物的法则和变化。许慎首次在探究文字的起源时引入了八卦,许慎将此列为文字起源的第一阶段。在许慎看来,易和八卦是文字的雏形,可谓之文字发展的萌芽期。

(二)结绳记事说

《说文序》云:“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我国历来就有结绳记事之说,但是对于结绳记事的文字记录非常少,找不到直接相关的考古遗存,其他考古证据表明,在文字出现之前,结绳是人们用来记录事件的普遍方法。

(三)仓颉造字说

“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着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但结绳又有其弊,即“饰伪萌生”。因而史官仓领就改用书契了。先民们在劳动生活中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另一物来表现,于是产生“易”的符号观念,在“易”的观念引导下,人们进行了无数次“挂物记事”、“结绳记事”的符号性实践活动。符号的观念和行为使得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拓宽了。

(四)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

“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许慎之所以这样提出是根据历史进化观点而言的。他意识到从黄帝初造书契到周宣王大篆、左氏古文,中间必定有一个过程,就是三王五帝的过程。但由于没有丰富的史料支持,他只能笼统地说“改易殊体”。但是如何改造的,并未有详细说明。在许慎看来,汉字是从原始符号逐渐发展而来的,“易、八卦”——“结绳”——“书契”,展示了一个从以物记物、以符记事再到以字记言这一符号演变的历史轨迹。许慎有关文字起源的上述论断,并非一种臆断,而是对前人经验和论述的总结与发挥。

二、《说文·序》对“六书”的阐释

许慎在《说文·叙》中对“六书”只作了简单解释,序文开篇说的很清楚,仓颉初造文字,是按照物类画出形体,所以叫做“文”,随后又造出合体的会意字、形声字,以扩充文字的数量,这些文字就叫做“字”。 叫它为“字”是说它来自文的孳生,使文字的数量增多。把文字写在竹简、丝帛上,叫做“书”。书意味着写事像其事。文字 经历了五帝、三王的漫长岁月,有的改动了笔画:有的造了异体。通过序文可以推断,在三皇五帝时期是以部落的方式群居,那么每个部落所创造的文字肯定存在差异性。所以在泰山封禅祭天的七十二代君主留下的石刻,字体各不相同。

  在《说文解字叙》里,许慎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也就是说,他认为汉字的构造意图是可以讲解的,所用的方法就是汉代以前已经确立的“六书”。《说文解字》以前,“六书”只有名称,许慎第一次在叙言里给“六书”下了定义并提出例字。尽管对“六书”说法不一,但用“六书”的前四书来分析汉字的结构,一直是中国文字学最传统的方法,也是《说文解字》的一个重要的贡献。

  许慎自己在《说文解字叙》里已经介绍秦书有八体,分别是第一叫大篆,第二叫小篆,第三叫刻符,第四叫虫书,第五叫摹即,第六叫署书,第七叫殳书, 第八叫隶书各种字体中同一个字也已经有了很多写法,汉字的字体和字形总数已经很多,但《说文解字》每一个字原则上只选一个小篆作正字,采用籀文和古文更少。

  《说文解字序》,文字篇幅较长,大致讲了五层意思:阐述周代以前文字的演变发展;介绍自周代到秦文字的演变;介绍汉以后文字的概况及其研究;指出后汉尊崇隶书反对古文的错误;说明作书的态度、意义和体例。其中心,是阐述汉代书体与古文的联系、分析传统六书,讨论文字与象形的联系,要求人们不要忘记古文,不要忘记文字象形的特点,这样习才能正确理解文字的内涵,懂得作书的意义。这篇叙,既是对《说文》提纲挈领的概述,也对书法、传统文字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