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旅行教堂是我们所不能避之不见的景点.宗教是欧洲人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因为作为宗教活动传播的主要场所的教堂大多历史久远,并且遍布城乡各地,是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督教堂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东正教)举行弥撒礼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世界现今前三大教堂是天主教的:圣彼得大教堂,米兰大教堂,塞维利亚大教堂,全世界共有1,520座圣殿,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欧洲.
圣家族大教堂就是这众多圣殿之一
圣家族大教堂,一般简称为圣家堂,是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首府巴塞罗那的天主教教堂,由安东尼.高迪设计,其高耸与独特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以及带有强烈的自然色彩的设计,更以《圣经》中的各个场景在整个建筑中的再现使得该教堂成为巴塞罗那最为人所知的观光景点.圣家堂至今还未完工,是世界上唯一尚未完工就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建筑物.
圣家堂有东、西、南三个立面分别是诞生立面、受难立面和荣耀立面.可以参观的是"诞生立面"和"受难立面"."诞生立面"以基督的诞生为题,以欢喜愉悦的雕塑为主."受难立面"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第为了表现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棱角分明的现代线条,讲述了从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架,再到基督升天的故事.
游览过圣家堂的游客都可以感受到圣家堂"受难立面"的群雕与"诞生立面"的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许多人都知道高迪,但对苏比拉克却比较陌生.受难立面的群雕就出自苏比拉克之手.
苏比拉克(1927-2014)开创了20世纪的先锋派,是西班牙继毕加索、达利和高迪之后,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弘扬了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文化意识,创造了现代达芬奇艺术世界.用自己独有的风格完成了高迪巴塞罗那大教堂的雕塑.他多才多艺,既是雕塑家又是画家、记者、艺术评论家、电影导演和工程师.奚静之教授说:"苏比拉克不仅仅探索美,还激发了人类无穷的想像力."
当他被选来完成圣家堂时,他说"...我是苏比拉克,不是高迪!".面对高迪这样的大师,他依然坚持自己的一贯风格,大胆地用方正硬朗的线条诠释着高迪的艺术理念、用现代抽象手法来表示 "死亡" 的主题.
苏比拉克是个严谨的艺术家,他认为自己的创作灵感源于对过去一切艺术创造的反思.早在1963年,欧洲评论家Pellicer就认为,苏比拉克为巴塞罗那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了更多的象征性的艺术作品,成为了当代高迪."他那预言性的、充满了激情的迷人艺术,使巴塞罗那保持了她的'意识价值'."
让我们从圣家堂试着走进苏比拉克的艺术世界.
对经典的再创作
苏比拉克面对前人的作品进行自己的解读和创新,他不拘一格,不限于使用某一种表现手法,熟悉他作品的人应该有此体会.他在创作时抽取原作的某些元素,并植入自己的思想,从而赋予它们一种新的生命力.苏比拉克在圣家族大教堂"受难立面"的雕塑作品中表现 "最后的晚餐" 这一题材时, 非常大胆的采用耶稣背对观者的构图,打破了人们对于 "最后的晚餐" 这一主题的刻板印象.苏比拉克的构图让"你们中有人要出卖我"更加神秘,让人无法停止想象耶稣此时的面部表情.
对立、统一
(一)具象与抽象对立、统一
苏比拉克在圣家族大教堂"受难立面"的雕塑作品给人的感受是方直、硬朗,但在表现"最后的晚餐"时桌布与人物采用截然不同的手法:桌布采用古希腊时期写实的手法,这种强烈的对比瞬间形成了时空关系的对比,仿佛游历一遍艺术史,弘扬了自古希腊到文艺复兴的艺术思想,完美地把古典精华融入到现代艺术的创作中,两个世界被重新联系在一起, 并对撞出激情、 想象力的火光.体现了抽象与具象的对立、统一.(二)黑、白,阴、阳的对比
苏比拉克在圣家族大教堂"受难立面"的雕塑作品中,在雕刻时(如表现士兵等)大量采用类似于中国篆刻中阳刻的手法,与其周边的人物、环境产生明显的对比关系;再如耶稣背负十字架行进的场景中,正中间出现了一个凹面形象,在光的照射下栩栩如生……他把一切存在的都看成是一种自然的平衡,阴阳的结合,正反的比较和对比的和谐.对立、统一是苏比拉克作品永恒的主题.向艺术大师的敬仰
苏比拉克采用自己的方式向艺术大师致敬.圣家族大教堂"受难立面"的雕塑作品中表现负责刑事的士兵时他模仿了高迪作品米拉公寓屋顶的人形烟囱;他又采用古希腊时期的写实手法刻划"最后的晚餐"中的桌布,将自己的雕塑语言与大师的经典雕塑语言进行嫁接、 融合,这种做法使经典著作于他手中有了别具一格的意味,表达对经典的崇敬和对大师的景仰之情.
总体来说,苏比拉克涉及的范围很广:哲学、宗教、绘画及雕塑.他的作品看似简单,简单的画面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他根据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重新诠释经典.将民族文化、时代风格与自己思想融合进行艺术创作中.暗示、隐喻、象征等手段,让作品更具有激情、更富有想象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