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通过发展带动脱贫使六亿多人口摆脱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国务院,2015).但是,在扶贫工作实际进展中,专业社会工作真正介入精准扶贫工作难度较大,或者表现出一种"边缘性介入",即在其中从事一些高替代性、非专业性的工作,难以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找到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感、存在感以及满足感.
一、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具有内在契合性
1、专业价值理念的契合性
在价值观方面,精准扶贫要求把贫困群体的基本生活的改善和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而社会工作将弱势群体作为基本的服务对象,二者是一致的.在精准扶贫中,政府提出"扶贫先扶智",要求不仅要从物质上扶贫,更要在精神上扶贫,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作为自己的主要指导思想,在服务过程中,注重服务对象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强调挖掘服务对象自身蕴含的内在潜能,两者在工作关系中有很大的相似性.2、专业方法的契合性
首先在识别服务对象方面,精准扶贫要求抓好精准识别,对贫困问题进行评估,突出问题导向,根据具体问题安排项目、制定扶贫策略.社会工作则强调对服务对象的预估,即利用"人在情境中"的视角去发现服务对象的问题以及蕴含的资源,根据需求共同制定服务计划.在介入方法方面,精准扶贫采取驻村、结对帮扶的方法,强调各个扶贫力量的协调,社会工作则拥有个案、小组、社区三大方法,尤其是个案管理,这更加强调各种资源的动员以及整合,这也使得精准扶贫在介入方法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性.3、评估方式的创新性
社会工作是以评估为基础开展的实践性工作.接案后的预估,以及结案前的评估,这都是测量、保障服务效果的评估方式.这与精准扶贫不谋而合,但是精准扶贫更多是以数字化的依据来辨别贫困对象是否脱贫.而社会工作既关注结果目标,也关注过程目标.一般的行政性扶贫主要关注结果目标,社会工作扶贫进程的关键点是扶贫对象的现状改变和能力发展,这样就把反贫困的成果建立在具有共识的共同努力的基础上,使贫困效果可持续.二、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阻碍因素
1、体制性扶贫显著
我国当前的精准扶贫具有很显著的体制性特征,即政府承担大部分工作,并且承担主要责任,在扶贫单位,需要准备大量的纸质性文件,以应对上级的考察和评估,这使得当前的扶贫工作更多是向上的,而并非向下的.在对于结对帮扶方面,其实社会工作更具有专业性,完全可以通过个案管理的方法充分调集资源,解决案主问题,但这也只是在初步的设想中.2、社会组织介入空间较少
由于我国更多是体制性扶贫,这也使得相关的社会组织难以介入精准扶贫,或者说介入空间过少.在实际工作中,社会组织难以找到存在的价值感,更多是从事相关的边缘性工作,难以介入主要工作.这也使得相关的社会组织发展更具滞后性,更难以展现其专业价值感,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3、社会工作者扶贫专业能力较弱
不论是体制性扶贫显著,或是社会组织介入空间较少,这都是阻碍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客观性因素.社会工作者介入精准扶贫的专业性不足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这主要是由于农村社会工作的知识准备不足,其次是缺乏综合性的应对农村贫困问题的办法,再次则是对扶贫开发的相关知识了解不足.由于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性的限制,这也使得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具有更大的阻力.三、阻碍因素的应对
1、政策、制度的开放包容
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相关政策落实到基层的过程中,社会工作的实践工作仍然具有一定的政策壁垒,这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政策、制度壁垒,让其更具包容性,注重专业社会工作者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这会进一步促进社会工作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2、学校教育的关注与完善
社会工作具有广泛的领域,针对这些领域进行社会工作教育.但是,当前的社会工作教育更多是关注儿童、青少年、老年以及家庭等领域,对于精准扶贫这一领域的专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空白,这也使得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实践存在一定的不对称性.由于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专业领域教育的滞后性,使得其在理论层面较为薄弱,农村社会工作发展不足,缺乏综合性的应对农村贫困问题的办法.因此,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尤其是扶贫开发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促进该领域的理论发展,这对于相关实践具有指导意义.3、社会工作者本身的努力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工作的实践者,在长期的大量实践中,掌握着基层一线的信息与资源.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一线社会工作者也应该注重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新一轮的实践,如此循环往复.同时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通过展现一线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性,来促进社会工作的介入进程.四、结语
参与精准扶贫对于我国社会工作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中央作出脱贫攻坚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决策,为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创造了条件,也提出了要求.社会工作与精准扶贫的契合性表明社会工作能够在理论以及实践上对精准扶贫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阻碍,社会工作在实践中的参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通过对阻碍因素的应对及干预,社会工作也将会焕发新的力量.社会工作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将进一步展现自身的专业价值,并将大大推动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