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时空意识
何为时空,现代物理学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相对人类意识的客观物质存在,是可以解释的.但是,时空观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又属于一个意识范畴,其抽象性,几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与科学家.传统的文学手法对时空的处理方式 ,绝大多数是从一般自然物理量的角度进行安排:时间就是指用具体的时分秒来度量的物理时间,也称钟表时间;空间即指地域空间,大到宇宙小到具体的某一点.这样的时空观曾经支撑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写出了很多不朽的篇章.然而,这种时空观使得时间和空间具有了不可超越性,在一定意义上也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主观思维.因此 , 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的智慧又被钉死在了时空的"十字架上".文学,尤其是诗歌必须不拘泥于有限时空的描写,必须用简练的艺术符号把握尽可能广阔时空的内容,这一艺术规律,几乎所有具备敏锐眼光的诗人都不同程度地感悟到了.
十九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就指出:"过去、现在和将来,不是脱节的,而是相连的.最伟大的诗人根据过去和现在构成了将来的一致,他把死人从棺材里拖出来,叫他们重新站起来,他对过去说:'起来,走到我面前,使我可以认识你',"象征主义前驱波德莱尔的"宇宙是一座象征森林"的艺术宣言,即是显示了这一文学发展趋势,从而也为文学时空观念的革新揭开了新纪元."象征"(Symbol)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是指一件东西分成两半,主宾各执一半,下次相遇时拼成完整的原件,以示诚信.如果仅仅胶执于这种事物的局部对应关系的话,那么象征很容易被理解成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其实那充其量是比喻,并不是象征.
俄国象征主义诗人勃洛克,在没有否定时间与空间在作品中的应有地位的同时 ,毫不留情地推翻了时空固有的模式,在文学创作的实践过程中逐步组建了新的时空秩序,对时间和空间表现出了非凡的驾驭能力."时间的深度和空间的广度是与个人的认知水平成正比的,人的意识可对现实时空作极大限度的逻辑延伸和理念神游."具体来讲, 勃洛克的作品中的时间突破了物理时间的限制,地域空间不再是作家谋篇布局的基础.波德莱尔为先导的象征主义本义,是在超时空透视之下使本不相关的离散纷乱的事物聚合,从而使表现这种聚合的诗歌文本负载无比巨大的生活和历史内涵.它的艺术追求的最大价值所在,是使得文学有限的直观感性形式所表现的内容极大地超越经验时空界限,使"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本身".勃洛克的作品《十二个》很大价值上实现了这种追求,散发着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 《十二个》中的时空意识
与传统时空观相比, 象征主义时空观不再拘泥于具体的现实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在此基础之上有重大的突破与拓展,实现最大限度的逻辑延伸和理念神游.时空意识强调的第一点就是时空的可超越性,这种可超越性也就是指时空可以实现从现实向非现实的转变.具体到《十二个》中,存在着一个从感性时空到理性时空再到抽象时空的升华.《十二个》是勃洛克的后期代表作.勃洛克以前的诗歌写的多是主人公个人同社会、个人同环境的对立和斗争,而只有在《十二个》中表现了新旧两个世界的势不两立的决战.勃洛克的《十二个》形式精巧,构思巧妙,结构严整,构架了三条充满戏剧性的情节线索:线索之一是:"彼得鲁哈-卡奇卡-万卡"三人因感情纠葛而引发的悲剧故事;线索之二是:十二个赤卫队员在彼得堡大街上,伴着雄壮的歌声迈着自豪的前进步伐;线索之三是:老太婆、资产阶级、贵太太、等不同阶层、不同意识、不同身份的民众对革命的不同反应.三个线索平行发展,彼此互不干扰,却又融合在一篇诗作里,最后体现共同的主题.构思巧妙,语言流畅.
在《十二个》当中,这种感性时空的描述,体现在所有这一切,都发生在"黑夜"里恣意横行的"暴风雪"、"大狂风"等自然背景之中."文学是作为时间的艺术 ,而时间或者属于人的内心状态, 或者同人的生存状态联系在一起."这与柏格森的理论不谋而合,"真正的时间是心理时间,是绵延.这种时间是无形的 、超越空间的."那么从诗作这里:(如下文)
"一个老太婆哭哭啼啼,
痛苦万分,怎么也搞不清,
这为的是啥事情.
干啥挂这么大的标语,
干啥用这么大一块布,
能给孩子们做多少包脚布啊,
可每个人——都光着身,赤着足."起,所谓的真正的时间——-心理时间就逐步展开,而地域空间几乎已经从文本中消失.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看清了连续出现的每一个状态.此时诗人展示给读者的时空已经上升到了理性时空.理性时空可以理解为通过人的理性加以理解的无形的时空.也就是说,在这段时空下,具体的空间已经隐身,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内心状态的演变, 也即:心理时间的演变.读者能够更直观的感受人物的内心变化,获得新奇的体验.
"——咳,圣母保佑!
——咳,布尔什维克是催命鬼!"(老太太)
"瞧那穿长袍的——遇到雪堆,
溜边儿走,哎,牧师同志,
如今怎么发了愁?
记得你从前可不一般,
走起路来大腹便便,
肚子上的十字架
对着大家亮闪闪."(1)
"资本家无声地站着,
像一个问号,一条饿狗.
旧世界仿佛丧家犬,翘着尾巴,站在他身后."(9)
"旧世界啊,你这丧家犬,毁灭吧
——我要把你推翻!"(12)
到最后, 诗人带领读者跟着十二个人的感觉进入了另外一番时空:抽象时空.在这一时空里现实的时间与空间都已不存在 ,人物如同进入了一个无时无空的世界.
"十二个人又出发了,
雄赳赳地背起枪.
只有可怜的杀手脸上是一副惨相."(7)
"他们就这样迈着雄健的脚步
——身后——是一条饿狗,
前面——一个刀枪不入的人,
被纷飞的暴风雪遮住,
踏着晶莹的雪花,
迈着轻柔的脚步,
戴着白玫瑰的花环,
把血红的旗帜挥舞,
前面——是耶稣基督."(12)
《十二个》一诗就这样实现了从感性时空到理性时空再到抽象时空的升华.读者的感受随着作者的引导实现感性到理性再到抽象的升华.诗作构思巧妙,三条线索各自向前发展,最后又融为一体,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三、结语
以勃洛克为代表的象征主义作家们打破了传统时空观的不可超越性,围绕主题使时空实现了最大可能的抽象与延伸.毫无疑问,这种全新的时空观念是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它不仅使文学作品有无限的伸缩性和灵活性,而且也使作家真正获得了艺术上的自由和解放,也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体验,拓宽了视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