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中医药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将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2017年12月1日,《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今后举办中医诊所,报所在地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备案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开一家中医诊所再也不用审批了.
《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收到备案材料后,对材料齐全且符合备案要求的予以备案,并当场发放《中医诊所备案证》;材料不全或者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应当当场或者在收到备案材料之日起五日内一次告知备案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国家逐步推进中医诊所管理信息化,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网上申请备案.办法还规定,中医诊所发布医疗广告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定,禁止虚假、夸大宣传.
一、中医诊所施行备案制后,很大程度上将有利于对整个中医行业的发展.
1.开办中医诊所的繁琐程序得到简化.
想专心为病人看病、开设自己的诊所是很多医生的心愿.无奈以前的许可制流程非常繁琐:审批手续需等上半年或以上,受各种条件限制,例如场地面积、诊所规模、专业资格等,即使以上像游戏通关般的要求能全部顺利通过,最终却还可能因当地医疗机构数量和密度的原因导致申请遭拒.有些体制内医生虽本想专心为病人看病,或者专长在于实践而非学术,如果要评职称,他们除了要完成繁重的出诊任务外,还得兼顾教学任务和科研项目,"开不完的会"、"出不完的差"像无形的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如今备案制出台,利于专业人员跳出大体制,促进了民间中医人行医.专业医护人员被鼓励多点执业,自办诊所.
2.对师承中医的肯定.
中医的理论比较抽象,实践上有很多难以量化的地方,如脉象的判断,还有一些技法和经验等,其微妙之处,在书本上是学不来的,不但需要学的人要多临床实操,师承模式比较适合中医的特性.以前的许可制并不认同师承模式,使其得不到法律保护.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对于师承中医进行肯定,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也可以开设诊所,这鼓励民间那些有祖传技艺却因学历等因素限制无法取得"医师职业证书"的中医师,让他们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得执业.
3.促进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
中药材市场会被放大;很多中医治疗项目也会逐渐被拾起,中医诊治将逐渐被人所熟知;同时,中成药的销量也会随着中医诊所的开办而走高;此外,中药的保健品销量也会上涨.4.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进步
相比较原来的法律规定,开办中医诊所在程序上有所放宽了.《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的发布将使得原来不能开办诊所的中医药人员有开办的可能性,社会上中医诊所的数量必将有所增加,有利于中医药的进步与发展.二、中医诊所施行备案制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不利因素.
1.举办中医诊所的资质问题
举办中医诊所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再者,《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 12 条中规定的情形不能申办中医诊所,即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医务人员,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医务人员,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已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2.监督管理问题
虽然备案制的实行有利于中医药的发展,但由于中医药属于传统医药,与人们的认识和文化背景很有关系,容易产生鱼龙混杂的现象,使得一些打着中医旗号的、不符合执业条件的人取得备案,也可能产生一些不良社会影响,这给市场监管带来一些困难和挑战.《暂行办法》规定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自中医诊所备案之日起 30 日内,对备案的中医诊所进行现场核查.这要求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及时跟进工作,主动上门提供服务.核查主要目的是核实诊所的地址、布局、诊疗范围、执业人员及设备等的真实性以及与备案事项是否一致.
其次,中医诊所开设的政策终于放开,申请诊所数量增多.再加之中医药服务的特殊性,导致监管难度增大,监管方式有待进一步确认.
3.诊所经营问题
中医诊所由审批制转为备案制,开设门槛降低.中医诊所数量增加有可能引起竞争压力过大,顾客流动频繁;中医诊治逐渐被大众认知并接受,养生保健机构增多,许多患者被分流;如果超出诊疗范围,容易造成医疗事故;没有经营特色,大多都是针对低技术层面的疾病治疗,容易被模仿,顾客群也因此不稳定;诊所经营模式相对单一,经营手法落伍;没有宣传手段,缺少推广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中很难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开放不等于乱来,针对中医诊所可能存在的乱收费、虚假宣传、擅自执业、超范围经营等行为,新的法规都明确了惩治措施和法律责任.以前对于很多乱象,是通过设立许可制的方式来预防,现在采用备案制把准入门槛降低了,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提高监管能力,重视监管队伍建设,出台更多监督和整治、惩罚的措施,来制止伤害患者利益的恶行.
中医诊所应创新经营模式,注重医养结合,设定特色项目,应对市场竞争;变更营销手段,打造品牌优势,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全科水平,从而获得更大一部分的顾客群体.
中医诊所由许可管理改为备案管理,对于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壮大基层中医药服务队伍,方便人民群众就医有重要意义.但备案制也是一把双刃剑,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可能发生中医诊所超出诊疗范围带来的医疗安全风险.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医诊所备案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