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电动机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水利、电力等各个行业,特别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动机的使用频率不断增大,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电动机发生故障的机率也在不断增大,因缺相而导致的电动机故障,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所以如何预防电动机故障,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电动机单相运行的表现及危害
在生产生活中,当电动机出现不能起动,有嗡嗡声响,同时外壳有温升时或运行中转速明显下降,温升增加的时候,应当考虑电动机可能存在单相运行的情况,应立即切断供电电源,进行检查.如电动机发生单相运行,电动机的绕组电流迅速增加,绕组和金属外壳迅速发热,烧毁绕组绝缘,进而烧毁电动机绕组,使整个电动机停止运行,影响正常的生产活动,严重的还会引发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二、电动机单相运行的原因分析
1.熔断器熔断熔断器熔断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电机主回路单相接地或相间短路而造成熔断器熔断,称之为故障熔断,二是由于熔体容量选择不当导致的熔断器熔断,称之为非故障熔断.
2.当主电路电源线过细或者遇到外力伤害时,电动机三相电源因一相烧断或外力碰断,会造成电动机单相运行.
3.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配置不当可能造成电动机单相运行.如果空气开关配置过小,则可能由于供电电流过大烧坏空气开关内部接点,造成某一相接点接触电阻过大,形成电动机单相运行.
4.交流接触器造成电动机单相运行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①接触器配置过小,动静触头额定容量低,触头长期过热运行会产生形变,或因热继电器双金属片烧断而造成电动机单相运行.
②接触器选择不当,触头的灭弧能力小,长期运行后触点灼伤,使动静触头粘在一起.三相触头动作不同步,从而造成缺相运行.
③使用环境恶劣,如潮湿,振动,有腐蚀性气体或散热条件差等造成触头或接点氧化,接触不良而造成缺相运行
5.日常检查维护不到位.
6.其它原因 如:电器元件质量不合格,电动机本身质量存在问题等等.
三、电动机单相运行的预防措施
1.熔断器熔断的预防措施对于故障性熔断,要正确选择能够适应使用环境条件的电动机,并要正确安装的低压电器及线路,在运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维护,排除隐患.非故障性熔断是可以避免的,就是要正确选择熔体的熔量,一般熔体额定电流选择的公式为:额定电流=KX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不要片面认为在能躲过电机的启动电流的情况下,熔体的容量尽量选择小一些的,才能够保护电机,实际上熔断器只能保护电动机的单相接地和相间短路事故,而不能作为电动机的过负荷保护.另外,必须保证熔断器的熔体和熔座之间接触良好,否则会引起接触处发热,使熔体受外热而造成非故障性熔断.
还要注意在安装电动机的过程中,对于铜、铝连接尽可能使用铜铝过渡接头,或在铜接头处挂锡进行连接.对于容量较大的插入式熔断器,可在接线处可加垫薄铜片,仔细检查、调整熔体和熔座间的接触压力,接线时避免损伤熔丝,紧固要适中,接线处要加垫弹簧垫圈.
2.针对主电路的预防措施.要保证电动机主电源电线的安全载流量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电源线的安全载流量与电源线的敷设方式密切相关.特别是与热力管道并行或相交时,必须大于50 cm间隔.根据经验,铜质电线每平方毫米安全载流量为6 A,铝质电线每平方毫米为4 A.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在电动机的主线路上加装缺相互感器.当电动机缺相运行时,互感器检出缺相信号.给电动机控制设备,切断电动机三相供电电源,使电动机停机避免烧毁电动机.
3.针对空气开关的预防措施.空气开关的额定电流应是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另外,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应监控空气开关的运行温度,温度过高说明空气开关配置过小,或空气开关本身质量有问题,应予以更换合适的空气开关.
4.针对交流接触器的预防措施
要选择合适的交流接触器,交流接触器的额定电流应为电动机额定电流的1.5-2.5倍.要定期检查,取下灭弧罩,观察动静触头有无灼烧,如有灼烧伤,及时刮磨修复或更换触头.必须设法改善接触器的运行环境,使交流接触器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5.要定期检查、维护.要注意检查主电源线、空气开关、交流接触器的动静触头,检查控制柜各连接线的颜色有无变化,绝缘外皮有无烧灼痕迹.还要注意检查电动机的周围环境等等,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立即排除.
6.对于电器元件和电动机的质量问题,要在选购时严格执行相应的检查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四、结论
总之,要降低电动机单相运行的故障发生率,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电动机的高效运转,就要在电动机的安装前,严格评估和筛选电动机以及电动机配套的电线开关,接触器等各种配套设施的质量和规格.安装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各种施工工艺的规范要求,保证安装质量.运行中更定期对各种设备进行认真的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检修.这样不仅有利于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投资费用以及因设备故障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且也有利于电工自身素质和实际能力的提高.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