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三台坡村位于宜昌市五峰县湾潭镇西部,全村国土总面积23平方公里,下辖三个村民小组,农户数240户,总人口787人.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457人.
该村海拔高、温度低、昼夜温差大,因此产业发展有局限.鸡鸭等家禽在此环境下难以长大,常见瓜果也难以种植.经过专家查看,确立了蔬菜、中药材、中锋为主导产业.目前三台坡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一年,道路硬化、自来水供应覆盖率达100%,公共服务和环境整治都达到了全覆盖.
由此可见三台坡村的扶贫工作有了成效.经过长期深入三台坡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经过与扶贫对象交流,观察其日常生活,要使贫困对象从脱贫到小康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地形地貌,适应当地民风民俗,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我对如何让三台坡村民从脱贫到小康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存在问题
一、观念转变."观念脱贫"是脱贫的第一步,只有贫困对象有脱贫的信念,帮扶效果才会明显.在三台坡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工作人员尽管确保了生产物资和生活用品发放、扶贫对象政策落实,但是仍存在扶贫对象的自觉脱贫意识仍然不强,仍然保持着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村里还有许多贫困单身汉,他们对婚姻对家庭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因此也缺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单位一户扶贫对象为一单身汉,自家田地常年荒废,工作人员帮助其制定脱贫计划,种植中草药作物,该户在多番催促下才去整地、除草,影响草药种植出货,减缓了自我脱贫的进程.诸如此类,许多脱贫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因此 村民观念的转变是首要问题.
二、疾病困扰.经调查,三台坡村有许多是因病致贫,交通不便和昂贵的医药费,使他们很多人入不敷出,及时有新农合、慢们等报销途径,剩下的费用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疾病也同时导致家里的劳动力减少,因此疾病导致的贫困不仅对贫困对象的身体也对心理会产生极大打击.在帮助过程中不仅要用政策去减轻他们的治病负担,更要从心理上去开导.
三、产业单一.受客观环境局限高山气候影响,该村产业扶贫适宜养殖、种植的品种少,目前扶贫对象依靠种植中药材和喂养家猪为主要经济来源,存在直接经济价值的中草药及作为家畜饲料原料的玉米产量受当地雨水量、环境气候影响制约.如2017年雨期过长,降雨量过多直接导致一位我单位帮扶贫困户种植药材减产一半,养殖家猪的玉米饲料更需另行购买.不仅造成帮扶贫困户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更使其动摇脱贫信心.单一、脆弱经济产业造成薄弱的抗风险能力,最终直接导致经济收入不稳定.
四、缺乏技术.经过多次扶贫走访、观察了解,有的贫困户养殖的鸡仔3个月都长不大,扶贫工作人员发现村民种植的作物存在产量小,养殖家禽周期长等实际问题,一方面是高原气候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产业技术薄弱.一户发展蜜蜂养殖的贫困户在中锋的养殖过程中未按照专家教授的方法养殖,未参加村里组织的技术课,导致蜜蜂冬季无蜜可采,离巢飞走.交谈中帮扶对象更认为中蜂是野物,天冷飞走是自然现象.因此,增强村民自信,帮助其掌握实用技术是重点问题.
五、交通不便利.目前三台坡三个村民小组道路已经硬化,但贫困户的家大多建在偏离道路的位置,即使开车到最近农户家中,至少也要徒步走一里多路.我们更了解到,村民运货方式只能靠背篓将货物带出,每次运送100至300斤的东西,费时也费力.扶贫村民年龄普遍40岁以上,原始的运输方式难度极大,未能及时送出的作物价格会大打折扣.交通的便利才能带来经济的便利,因此道路硬化住户家门口,用机械代替人力运输货物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项基础问题.
六、销售渠道狭窄.根据我们的考察,10月是药材作物出土晾晒,出售的季节.但三台坡村的贫困户长期出售药材、玉米等作物的唯一途径,就是被动等待商贩上门收取,存在着严重的交易对象坐地起价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山高路远物资难以运输、缺乏条件和技术.二是销售对象途径单一,收购的主导权在收购商家手中,村民获得利润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销售方式和销售途径狭窄是影响贫困户年收入的难点问题.
七、宣传不足.工作人员考虑到三台坡村实际情况,一方面是要"走出去",面临如何提高本土产物的知名度,扩大市场知晓率,让更多的商家或个人愿意购买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带进来",需要将外界市场对粮食猪、土蜂蜜、中药材等本土产物的市场价值和市场需求向贫困户做好宣传工作,让其明白自家产物的价值.
帮扶措施
三台坡脱贫工作存在着包括气候地貌、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扶贫产业不成熟、扶贫对象不积极等综合问题,我们经过研究,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措施,帮助解决目前面临的扶贫问题,有效提高扶贫成效,使贫困户有自我"造血"能力.
一、坚定产业脱贫是关键,转变落后观念是根本.三台坡环境条件不乐观,但是只要做好、做实目前的产业扶贫,根据目前制定的扶贫计划,完成规定的生产目标,就能完成收入的达标.对象脱贫意识不强,能动性不高,主要还是贫困对象视野狭窄、安于现状的思想禁锢.村民们认为吃住不成问题,自己不觉得贫困,他们想象不到脱贫后生活质量翻天覆地的变化,不敢大力追求美好生活,安于如今的生活现状.我们为了切实转变贫困对象的思想观念,形成正确的脱贫观念.一是可以组织贫困对象到发展较好的镇、模范村或城市等地区参观;二是利用网络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三是联系已经脱贫的贫困对象谈谈自己生活的变化.只有他们眼睛看到了,切身边感受到了,才能真正打动他们,使他们坚定脱贫信念,并为之奋斗.
二、技术推广第一生产力.三台坡位于崇山峻岭之间,户与户之间距离大,到镇里更是不方便,镇上组织的技术授课对于三台坡的村民成效不理想.要更好的做好技术推广,使村民掌握技术,增加产量.
(一)学习先进经验技术,组织对口农产品、养殖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入户宣讲,直接把技术带进他们家中
(二)加强自我学习,扶贫责任人每次入户帮扶为对象提供养殖、种植的技术书籍,加深熟练度
(三)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上网查询以及网络直播的形式讲技术,这样既可以全面了解各种感兴趣的事情,还可以邀请其他省市的权威专家进行授课;
(四)采用观看电影的形式,让村民寓教于乐,引进一些趣味性和技术性相结合的影片,组织村民集中观看.只有掌握了技术,看到了收成,才能增强劳动的积极性,才会坚定发展产业的信心.
三、开发特色产业,加大道路、交通等基础建设力度.湾潭镇海拔2000至3000米,高山气候明显,每年进入十月份,宜昌市内还处于秋季开头的档口,湾潭境内就已进入深秋,大自然的美景一览无余,在任何地方都是观景台.但是苦于位置偏远,道路难行,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和开发.建议可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开发季节性旅游,夏季避暑、秋季观景.初现成效后,更加可以以旅游带动村里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湾潭本土产品品牌树立,加大宣传拓展销售渠道.销售渠道的拓宽将间接为当地贫困对象带来更多回报.通过市场调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市占比例的提升,市场上对粮食猪、土鸡、土鸡蛋、无添加蜂蜜等农家自产物需求日益增多.如何在获得消费者的信任,就是要根据三台坡村实际情况,树立消费者信赖的产品品牌.这是一个长期目标.结合村里实际情况,考察认为品牌树立的第一步是加大宣传拓展销售渠道.村民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改变被动交易的现状.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消费者和交易平台、交易方式的多元化使得购物途径多样化,淘宝、微博、微信、直播都是很好的销售平台,让农副产品的销售业务范围大大增加.就拿现在很火爆的直播为例,有直播捞海鲜然后出售的、也有直播将蜂蜜从蜂巢中取出密封后出售的,通过月销售量的记录查询,均取得不错的销量,这一切仅仅只需要依托一部手机.针对三台坡贫困对象普遍对手机上网不熟悉,在此提出以下方案:
(一)组织集体学习,熟悉智能手机的操作使用
(二)创建微信群、QQ群不定期在群里上传相关内容以及成功案例
(三)组织互联网领域志愿者去帮助村民,提供网上销售所需要的教学和技术
(四)结队帮扶,将村里年轻的会用手机的村民与贫困对象结队,合作进行
(五)村民每周或每月提供照片、视频等资料,由专业团队进行统计整合操作
其次,还可以引进大企业投资,建立物流配送园,既可以促进当地村民就业,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除了农作物和家禽,当地种植最多的就是药材,经实地察看主要以牛膝、独活为主,因此可以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土壤成分种植多样化的药材以及药用价值更高的药材,与制药厂签约直接将药物输送进厂.同时还可以鼓励大型药厂开分厂,带动当地就业.
总结
扶贫要注重目标性和有效性,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方案才能让对象接受,产业也才会持续发展.扶贫也应当善于凝聚各方力量,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单位的多方参与才能更有效、更有力的实现扶贫.
精准扶贫不应当仅仅局限于给予帮扶对象物资,更应该放眼未来授予他们技能,不仅要"输血"更要让他们自己"造血",唯有这样才能避免脱贫后又贫困的反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