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的《江门日报》有一则标题为“高中学生被迫捐出压岁钱?”的报道,估计引起了不少人尤其是平民百姓的关注,幸好记者的调查结果证实“‘强迫’之说无从谈起”,培英高中也强调倡导做善事“不会违反自愿原则”,疑团算是就此解开。但在阅读报道详细内容之前,会不会有不少人首先将标题中的“?”变成大大的“!”呢?相信有,而且不在少数。因为现实中确有遭遇“被捐款”的现象,虽说不至于明文规定每人捐多少,但XX部门口头倡议“XX(级别)捐XX元”已经不是新鲜事儿。
也许有人会反驳,“倡议”不等于“规定”,只是鼓励多捐款,但到了对慈善捐款有着些许介怀的百姓层面,如此的倡议与强迫有何异?笔者曾在某次慈善公益捐款活动中听到有人愤愤地说:“什么慈善公益,最后还不是到了政府机构,捐30元我都嫌多了,不如省下来捐给自己的困难员工实在得多!”这一言论也许有所偏颇,我也不敢贸然认同,但却相信它正是最真实的市井心声。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不和谐的论调一点儿也不能怪人们修养不够或没有善心,因为受运行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慈善的“名声”已经严重受挫了。相反,应当引起有关方面深刻的反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满腔热情建立甚至费尽心思想要完善的慈善机构失去了公信力?
人们也许还记得,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有些爱心人士避开慈善机构,千里迢迢亲自将筹集到的物资送到灾区,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相信他们也知道路途险阻,更相信他们绝非有意炒作,只是为了确保自己哪怕只是十分有限的力量真正能够并且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灾区人民。
人们也只知道,每到年初,在有关部门不遗余力地倡导下,各地区都呈现出全民参与做慈善的大好局面,新闻媒体报道的筹款数字天天更新、时时更新,用不断攀升的数字向人们昭示慈善事业的成绩十分可人。而筹款热潮过后,慈善便从媒体上“销声匿迹”,以至于人们对于它们的去向一无所知。久而久之,人们普遍产生疑问:善款经过层层转手,最后有多少真正到达了需要帮助的人手中?每年筹集到那么多的物资,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自己的慈善之心有没有受到无情的挥霍?
我们常听说“爱心无价”、“大爱无边”,却往往忽略了爱也需要呵护,因为一旦缺乏信任,爱其实也很脆弱。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鼓励,更要实实在在地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激发人们的爱心,最好的方法不是倡议捐款多少,而是建立健全慈善运行体系,确保善款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让公众对善款的去向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使“取之于民”的善款“用之于民”。有了公信力作呵护,建立人们对慈善事业的信心,还愁慈善之心得不到发扬光大?
也许有人会反驳,“倡议”不等于“规定”,只是鼓励多捐款,但到了对慈善捐款有着些许介怀的百姓层面,如此的倡议与强迫有何异?笔者曾在某次慈善公益捐款活动中听到有人愤愤地说:“什么慈善公益,最后还不是到了政府机构,捐30元我都嫌多了,不如省下来捐给自己的困难员工实在得多!”这一言论也许有所偏颇,我也不敢贸然认同,但却相信它正是最真实的市井心声。
笔者认为,出现这种不和谐的论调一点儿也不能怪人们修养不够或没有善心,因为受运行体系不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慈善的“名声”已经严重受挫了。相反,应当引起有关方面深刻的反思:到底是什么让我们满腔热情建立甚至费尽心思想要完善的慈善机构失去了公信力?
人们也许还记得,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有些爱心人士避开慈善机构,千里迢迢亲自将筹集到的物资送到灾区,有人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相信他们也知道路途险阻,更相信他们绝非有意炒作,只是为了确保自己哪怕只是十分有限的力量真正能够并且在最短时间内传递给灾区人民。
人们也只知道,每到年初,在有关部门不遗余力地倡导下,各地区都呈现出全民参与做慈善的大好局面,新闻媒体报道的筹款数字天天更新、时时更新,用不断攀升的数字向人们昭示慈善事业的成绩十分可人。而筹款热潮过后,慈善便从媒体上“销声匿迹”,以至于人们对于它们的去向一无所知。久而久之,人们普遍产生疑问:善款经过层层转手,最后有多少真正到达了需要帮助的人手中?每年筹集到那么多的物资,到底用在了哪些地方?自己的慈善之心有没有受到无情的挥霍?
我们常听说“爱心无价”、“大爱无边”,却往往忽略了爱也需要呵护,因为一旦缺乏信任,爱其实也很脆弱。慈善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鼓励,更要实实在在地提高慈善机构的公信力。激发人们的爱心,最好的方法不是倡议捐款多少,而是建立健全慈善运行体系,确保善款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让公众对善款的去向有充分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真正使“取之于民”的善款“用之于民”。有了公信力作呵护,建立人们对慈善事业的信心,还愁慈善之心得不到发扬光大?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