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不想回头的河

时间:2023/11/9 作者: 中国诗歌 热度: 14492
□夏文成

  多年来,写诗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习惯。

  我出生于农村家庭,父亲是乡村教师(当地称“半边农民”,即拿起课本是教师,回到家里是农民),母亲是地道的农民。所以我自小就随父母在广袤土地上摸爬滚打,参与艰辛的农业劳动。放牛,积肥,打地,割草,挑瓦灰泥,点种玉米、土豆,为果树和玉米苗浇水施肥,割稻,刨土豆,挑稻谷……什么农活都干过。幼小的心灵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我心里刻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所以我的诗有相当大一部分与农村、农民,土地以及土地上的生灵有关。村庄、土地、土地上的万物生灵、幼年的苦痛、越来越空的村庄、躬耕田亩的父老乡亲、我的老家夏家湾等等也就都成了我诗歌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自己就是土地上的一株庄稼、一棵树、泥土里的默默无闻的一枚土豆、一只四处奔波觅食的蚂蚁、一头鞭子下奋蹄的牛……

  我对我的老家充满着微妙的感情。一方面艰辛的农业劳动,使我曾经急欲逃离;另一方面,她是我的衣胞之地,在我的生命里打上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我就像一株禾苗,扎根在那片广袤而贫瘠的土地上,只要是有关于土地和故乡的大灾小难总会牵动着我的神经,使我为之揪痛不已。为此我写下了大量的所谓乡土诗,农事诗。为那些在大灾大难面前顽强乐观,辛勤躬耕的乡亲折服和感动;为那些旱渴之极而不轻言放弃的生灵由衷礼赞。也许这些诗歌对于饱经沧桑的土地和农民来说是苍白无力、于事无补的,只能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自我安慰吧。但我还是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些我用心用情写下的文字,能够给予在土地上奔波的人们一点点精神上的慰藉和鼓舞,增强他们与大自然抗争的信心和勇气。

  此外,我还自觉将诗歌的触角伸向社会底层的各色小人物的身上,试图以诗歌的方式揭示其生存的不易和内心的呼告;我和诗也触及到了那些不会说话的牛、羊、马、猪、狗等动物,它们是人类须臾难离的伙伴和“亲人”,它们为人类奉献了一切,但人们并没有给予它们足够的尊重和悲悯,却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伤害甚至残害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披露了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残忍和不公的一面;我也写了不少反映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泥石流、台风、海啸、龙卷风、火山等等的诗歌,试图以诗歌的方式探询这些自然灾害发生的深层次原因;我还倾力解剖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试图推己及人,揭示人性中普遍存在的某些问题,反映人格中存在的某些缺陷、情感和精神层面存在的某些困境,希望这些探索和揭示能够带给人们某些启示和警示。

  可以说,我的诗歌的触角涉及到了自然界、人类社会诸多方面,以及人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面临的精神困境。尽管这些诗作尚存在诸多不足,如部分诗作浅尝辄止,未作深入的开掘,无论是思想深度、道德高度,还是生活的厚度都远未实现预期的目标,诗艺也有待进一步锤炼,但我还是愿意继续为之努力,继续以诗歌这一特有的方式展开更为深入的探寻。

  生活不是诗,但生活不能没有诗。没有诗歌的精神世界是荒芜的。没有诗意的人生缺乏浪漫的情怀和高尚的追求。从某种程度上说,诗歌是心灵与现实的缓冲带,是严冬的一炉炭火,是理想与现实达成和解的桥梁和纽带,是心尖上的一滴露。诗歌可以让人从粗糙的、琐细的、沉重的,甚至苦痛的生活中抬起头来,看到希望的曙光,感受到光明和温暖。

  诗歌不能给我带来荣耀,更不能给我带来财富。但我的生活不能没有诗歌。我无法预知没有诗歌,我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的心灵会陷入孤独和迷茫。诗歌是滋润我心灵的甘露,生命的伴侣,须臾难离。就像一条不想回头的河,我注定只能在诗歌这条路上走下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