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我国民航运输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球民航业正在缓步复苏的当下,我国民航运输业的路在何方?
2022年上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国民航运输业跌入低谷。根据全国民航年中工作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民航业整体亏损1089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2020年和2021年民航业全年亏损额。截至2022年6月底,中国民航航空公司资产负债率达到82.2%,较2020年疫情发生之前上升了11.9个百分点,已有12家航空公司的负债率超过100%。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我国民航运输业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全球民航业正在缓步复苏的当下,我国民航运输业的路在何方?
“血亏”的上半年
2022年3月开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多个城市反复,尤其是4月开始,北上广三大主要城市先后受到疫情的冲击,这使得民航客运业务遭受了断崖式下跌。根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上半年,中国民航日航班量曾一度跌至2967班,仅为2019年同期的17.8%。同时,新任民航局局长宋志勇更是强调,在疫情前,我国民航运输业实现了连续11年盈利,疫情发生的前一年,即2019年我国民航运输业利润总额达到549亿元。但过去两年半来,我国民航运输业已累计亏损近3000亿元。在2022年上半年,中国民航可以说迎来了疫情发生后的至暗时刻。
根据中国民航局的统计数据显示,疫情发生前的两年,即2018年和2019年,我国民航运输业营业收入均突破了1万亿元,但2022年上半年民航运输业营业收入只有3072亿元。 上半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93.4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18亿人次、货邮运输量307.7万吨,日保障航班量约8000架次,这些数据仅为2019年同期的46.7%、36.7%、87.5%和50%。上半年全民航飞机日利用率只有4.4小时,较疫情前下降了4.9小时,全行业共有615架飞机停场封存,占全行业机队规模的15.2%。
根据航旅纵横发布的《2022年上半年民航出行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1月我国民航实际航班量与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2月份甚至比去年同期增长24.91%,但这种增长的态势却因为3月开始国内长春、上海、北京等地疫情的发生,航班量明显下降。根据中国航协的数据显示, 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4月,我国境内机场保障客运航班起降177825架次,环比3月下降45.05%,同比2021年下降77.87%。4月,民航日起降5928次,是2021年的22.14%,是2019年的22.91%。
从上半年机场吞吐量的情况来看,根据航旅纵横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成都(双机场)、重庆、广州、北京(双机场)和昆明机场的吞吐量居全国前五。上海、北京的机场由于受到疫情影响,吞吐量明显下降。根据中国航协的数据,4月,上海浦东和虹桥两个机场的航班起降数同比下降超过99%,位列30个千万级机场中的第28、29位,可谓相当惨烈。也正因为北京、上海等核心市场遭受了严重的冲击,在很大程度上令国内运输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但6月,从数据来看,行业有逐步向好的态势。根据中国航协的数据显示,6月我国境内航线日均执行航班量约为6982次,环比增长69.62%,且日航班量呈现了不断增长的态势,市场恢复趋势较为明显。从机票的价格来看,根据携程的数据统计,6月机票价格也实现了环比增长1%,比去年同期上涨23.9%,比2020年上涨66.1%。随着疫情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在千万级机场中,6月上海浦东机场成为了起降国际/地区架次最多的机场。同时,由于较为强劲的暑运需求,国内航司6月在国内市场投放运力3623万座,环比增长65.11%。6月末,民航市场单日航班量连续突破1万班,总体恢复至疫情前约60%的水平,单日运送旅客量恢复至疫情前约49.4%。
政策扶持与企业花式自救
除了受疫情影響之外,另一个影响航司运营的重要因素则是航油价格的持续上涨。由于受到俄乌冲突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航油价格一直处于攀升阶段,这对本就举步维艰的航司来说,无异于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全国民航年中工作会上,民航局表示,上半年受国际油价大幅上涨的影响,行业燃油成本较去年同期增长222亿元,预计全年燃油成本增加将达到860亿元。此外,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行业企业汇兑损失也较去年增长167亿元;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防疫物资的消耗等也成为了企业刚性成本中的重要一项。在多重因素的叠加之下更加剧了企业的经营困难。
航空运输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因此今年以来,为了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民航局也联合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的助企纾困政策。5月,民航局与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阶段性实施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原则上当每周内日均国内客运航班量低于或等于4500班(保持安全运行最低飞行航班数)时将启动财政补贴。《通知》设定最高亏损额补贴标准上限为每小时2.4万元,政策实施期限为2022年5月21日至2022年7月20日。
在此之前,国家对民航业的纾困政策也在不断加码。4月,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民航业被列为特困行业,随后又决定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以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随后,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号召,及时出台包括民航纾困政策在内的稳经济措施。目前,国航、东航、南航这三大航空集团各获得了30亿元的注资,首都机场集团获注资20亿元。对于航司运营成本重要方面的燃油成本,民航局也积极协调各方,目前经协调,国产航油出厂价将实行阶段性让利,降低航油进销差价,此举预计全年可以为航空公司降低约33亿元的燃油成本。
除了依靠政策扶持之外,面对严峻的形势,航空公司、机场等也在积极寻求“自救”的方式。与疫情发生之初,航司主要还是靠主营业务自救不同,如增加客改货项目,用货运收入弥补客运收入等,如今航司的“自救”也开始变得多元化,甚至跨界。
6月,三大航之一的南航发布公告表示,为满足业务运营需要,公司將新增互联网零售、互联网旅游平台、互联网酒店住宿平台等经营项目。同时公司还将开始试水外语培训等新业务领域,探索更多可能实现盈利的“副业”。
南航之所以会开设这一业务,是因为集团下属的南航培训中心拥有中国民航局授予的乘务员培训、飞行员英语等级测试考试、乘务员职业技能鉴定、货运安全检查员职业技能鉴定以及中国航协授予的航空运输销售代理业务(中级)等培训资质。从7月开始,南航培训中心已开始“试水”日语培训及组织航空夏令营活动。
东航旗下的上海东方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则从专营航食转型为兼具航食与地餐的企业,经营范围也从过去的专注航空领域扩展至商场超市等各类食品流通领域,这在中国民航属首家。这也意味着,东航休息室的“东航那碗面”将入驻美团外卖和饿了么这两大平台。
此外,“直播带货”也成为了企业“花式自救”的重要手段。春秋航空的老总上直播间卖机票;南航、华夏航空等航司的空姐上直播平台带货;川航物流电商平台做起了火锅外卖;厦门航空从生鲜卖到了口罩、酒精。
除了这些“花式”自救之外,一些企业在疫情的冲击下,不得不加快新一轮的重组。2021年6月,上海机场发布公告,公司计划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购买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上海机场集团物流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第四跑道相关资产。2022年4月,上海机场重大资产重组获中国证监会审批通过,7月21日完成了资产交割。这也意味着上海机场资产重组已经全部完成,未来浦东、虹桥两场将实现整体上市。
另一个曾经在国内运输市场排行第四的航司,海航集团的重整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方大集团入主海航之后,一方面在重新建章立制,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工作则是“清算”债务,并不断回归航空主业。如今的海航,过去的老股东在不断离场,新股东也在不断“换血”,叠加疫情的影响,“新海航”要实现年初设定的2022年盈利或许很难,但“瘦身”后的海航未来依然值得期待。
下半年靠什么反弹?
尽管政策的扶持与航司的“花式”自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企业的困境,但对于中国民航运输业来说,要真正实现复苏,显然还是要依靠自身、依靠主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中国民航业下半年是否能够实现触底反弹也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个问题,民航局新任掌门人宋志勇在年中工作会上也作出了回应,并着重提及了要努力推动国际航空市场的恢复和发展。
根据民航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际客运市场依旧十分低迷。上半年我国国际航线旅客运输量仅为58.3万人,月均不足10万人,这一数字仅为2019年同期的1.6%,今年上半年熔断的国际航班高达990班。针对这一严峻的形势,宋志勇在民航年中工作会上表示,下半年中国民航将在严格执行熔断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优化调整防控标准。他特别强调,下半年民航局将动态跟踪熔断航班确诊旅客,做好风险监测预警。持续优化熔断措施,降低对正常国际往来的影响。因时因势动态优化机组隔离、个人防护、核酸检测、驻外管理等措施,进一步提升防控措施科学性、精准性。同时,他还表示,民航局将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和国际客运航班阶段性增班安排方案,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口岸机场接收国际航班方法,综合考虑地方接收保障能力和疫情传播风险,加快推进国际航空客运市场的恢复。如果下半年,通过更加精准的措施,国际航班能够加速恢复的话,将成为运输业恢复的重要支撑。而从目前来看,6月、7月,国内多家航司发布了新增或恢复多条国际航线的计划,其中一些航线已经突破了早前“五个一”政策的限制,而这成为了行业加速复苏的信号。
此外,另一个支撑民航业逐步恢复的重要因素是我国经济环境正逐步企稳。根据民航发展规划研究院的预测,随着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渐显现,我国国民经济正企稳回升。预计下半年我国GDP增长6%以上,全年经济增长4.5%以上。这将为民航业的复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事实上,6月、7月,我国境内航班数量正逐步企稳,市场对于航空出行的需求较为旺盛,旅客出行的意愿也越来越强。根据航旅纵横的报告显示,进入暑期,学生流、探亲流、自由行旅客持续增多。7月以来,国航、深圳航空、厦门航空、吉祥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都加大了暑期运力部署,新增多条国内航线。同时,国内三大航还陆续恢复多条国际航线,涉及欧洲、大洋洲、亚洲、北美等多个城市。国航、东航还加密了京沪航线,吉祥航空也恢复了京沪线。7月初,国内日均航班已经突破1万大关,可见国内民航市场复苏势头已经逐步显现,尽管与“黄金十年”不可同日而语,但中国民航的至暗时刻或许已经过去。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