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金强| 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
1982年5月出生于云南省临沧市,2007年毕业于中航640所。现任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系统集成部部长、C919飞机第四架机架机长。先后荣获640所特别贡献奖、上飞院青年岗位能手、闪光党员、大型客机项目行政指挥系统嘉奖令、大飞机奋斗者、中国商飞十大青年英才等荣誉称号。
老田,你昨天晚上的会开到深夜,今天还坚持来跑步?
强健体魄,和大家一起为打好试飞攻坚战做好准备!
每日清晨6时,天刚蒙蒙亮,就有一支晨跑队伍准时在阎良红旗楼下集结,从办公楼向机库跑去。一年多来,这支队伍的人员一直在变动,但其中有一个身影却几乎未曾缺席,他便是田金强。在跑步这件小事上他信念坚定,在日常工作中他更是万事“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
2004年,田金强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后,入职640所。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他始终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扎根一线,迎难而上,用个人行动和个人魅力带领团队,为大飞机事业冲锋陷阵,保驾护航。
试飞一线彰显党员本色
2019年,田金强被任命为C919飞机第四架机架机长,在陕西阎良全面负责第四架机试飞相关工作。
“接到任命当天,我就买了一张票出发去阎良。到了外场,发现事情繁杂,千头万绪一时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梳理,脑子都是懵的。”茫然是那段时间的真实写照,田金强回忆起刚成为架机长那段时间总觉得很感慨。
与设计研发工作不同,组织一架飞机开展试飞是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当时的架机团队可谓是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但既然接过了担子,就要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再苦再难也要咬牙坚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田金强说。
事事难成事事成,关关难过关关过。面对繁琐而又任务量大的第四架机试飞工作以及紧张的型号任务节点,想要又快又好地处理飞机上的各项问题,田金强在完成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同时,坚持沉下心来和团队成员一起开会讨论,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伴随着摸索和学习,田金强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思路,快速进入了状态。
“我的飞机我负责”
“掰开了,揉碎了,嚼透了”是田金强和团队一以貫之的工作方式。对于一项任务,架机团队需要“掰开来”讨论和落实,努力做到计划再打开、行动再落实、方式方法再确认、行为决策再优化。而对于决策难点和重要节点,架机团队需要“揉碎了”开展工作,并且“睁大眼睛”不放过每一处细节。对于每一个试飞问题、每一项外场单、每一份超差处理单,田金强都能从问题的处理和解决过程中“汲取一点营养”。只有“嚼透了”,架机管理才能“日上一层楼”。
西北地区有句俗语“望山跑死马”,意思是好像目标近在咫尺,却是千沟万壑、千难万阻,容不得躺在阶段性的“功劳簿”上懈怠。对于田金强来说,外场工作也是这样。架机团队在缝隙中抢时间,在碎片中拾路径,一步步走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田金强就是这样一个凡事都围绕“飞机”想事情的人。试飞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在想“如何飞起来”、“怎么飞得好”、“未来往哪里飞”这些问题。
“热爱可以抵御枯燥与漫长”,无论是祝桥改装期间,还是阎良试飞保障一线,田金强面对工作和生活一直保持着一颗火热的心。在祝桥试验期间,他全程在现场进行技术协调和决策。女儿生日前夕,他连续熬了两个昼夜,只为了尽快处理完手头所有问题,才能放心地在第二天早上和架机团队的同事们提出“我今天上午要请一会儿假”。
勇挑重担,体现铁军担当
作为新成立部门的部长,田金强深知万事开头难,创业期的道路总是充满着艰辛与不易。
“不管前路多难,开了头就要用所向披靡的勇气和实力迎接挑战。”即使白天外场架机团队的工作让他如同高速运转的陀螺,夜晚他依旧克服疲惫,挤出碎片时间,和部门副部长电话规划、梳理部门业务,搭建部门运行框架,明晰发展方向。
部门成立之初,田金强考虑到部门新员工较多,型号设计经验不足等实际现状,主动提出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组织员工“走进一线”,通过前往试飞现场,打破专业界限,实现总体设计与一线试飞工作的融合。
火热的外场一线给系统集成部李翠带来了深刻的印象:“一到现场,外场试验的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和节奏就给我带来了强烈的冲击。试飞计划任务排布时,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田部长和架机团队总能直面问题并解决,效率很高。在外场,部门除了负责安排每天风雨无阻的学习小课堂,还经常组织我们与架机团队一起开拓思路,进行专业融合。”
“走进一线”小分队通过了解试飞计划安排、试飞任务逻辑以及试飞现场问题,将一线试飞痛难点作为部门业务的关注点,通过开发与试飞科目相关联的潜在业务,强化了整机验证管理体系。这是田金强让员工通过走进试飞一线,增加系统设计能力,从系统集成的角度真正实现“做强总体”的苦心,也是作为架机长思索“如何让飞机飞得更好”的恒心。
“商鞅变法地,大客巡天游”,在祖国的大西北,我们的大飞机人用实际行动抒写着航空强国的壮志。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