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4月22日上午,一架英国战机突然出现在德军阵地上空,投下一个铁桶后又马上离开了。德国人小心翼翼地将这个铁桶捡起来,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是一封信和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个摆满鲜花的坟墓,信上的内容让德军大为震惊——致德国飞行团:贵军上尉在空战中阵亡,已按军礼安葬。落款是英国皇家空军。
当时一战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这个时候,为何英国人要给一个德军上尉举行葬礼,还专程把他的死讯通知德国方面呢?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个德国军人不是别人,而是赫赫有名的王牌飞行员——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不仅是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一个受敌方尊重的军人。他精湛的飞行技术、战斗技巧,以及他对战争的反思,让他赢得了世人的尊重,成为了一战期间的传奇人物。
从枪骑兵到飞行员
1892年,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出生在德意志帝国的一个贵族家庭,由于是家中长子,长大后便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父亲的男爵爵位。在德语中,里希特霍芬是“公正廉明”的意思。这个姓氏是当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赐予他们家族的。由于出生在崇尚斯巴达勇武教育的普鲁士家族,11岁时,里希特霍芬就进入了军校,开始接受系统的军事教育,之后又按部就班地被推荐进了德意志皇家陆军学校深造。
尽管家境优渥,但里希特霍芬身上丝毫没有富家子的坏毛病,相反各项成绩都十分优秀,在上学期间几乎拿遍了所有的奖学金。毕业之后,他顺理成章地被分配到了当时德国陆军最精锐的部队——第一枪骑兵团服役。一战爆发时,他担任骑兵军官在东西线作战,很快由于表现出色被晋升为少尉。但随着战争局势的发展以及机枪和堑壕战的出现,骑兵失去了以往纵横突驰、叱咤风云的条件,渐渐沦为军中的鸡肋兵种。于是,第一枪骑兵团解散后,里希特霍芬被调派去了补给团。
在此期间,里希特霍芬认识了当时德军的王牌飞行员奥斯瓦尔多·波尔克,在他的鼓励下,不甘于平庸的里希特霍芬给柏林方面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想要进入航空部队的想法。很快,他的申请就得到了批准。1915年,里希特霍芬如愿进入了航空部队。
完成一系列训练后,里希特霍芬成为了一名空中侦察员。但这并不是他最想做的,他真正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名能够驾驶战斗机与敌人在空中搏斗的战斗机飞行员。在经过了一番努力之后,里希特霍芬终于加入到了他的偶像波尔克所在的第二狩猎小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战斗机飞行员,“红男爵”的传奇拉开帷幕。
一战成名
作为伯乐,波尔克对里希特霍芬的影响是巨大的。在他刚刚进入航空部队的时候,波尔克给予了他悉心的指导。在里希特霍芬通过测试获准驾机升空参战后,他跟着波尔克一起作战,学习飞行和战斗技术。
1916年9月17日,里希特霍芬跟着波尔克来到西部最前线作战,并在这里击落了他人生中第一架敌机。然而,他还没来得及庆祝就接到了一个噩耗——波尔克在一次近距离缠斗中,座机与友机相撞,不幸身亡!突然失去了伯乐和领路人,对于里希特霍芬来说,打击是巨大的。然而,残酷的战争没有给他时间去消化悲痛,很快他就重新投入了战斗。他将波尔克教给他的本领和经验用于实战中,并屡屡获胜。3个多月后,他击落了当时英国大名鼎鼎的王牌飞行员拉诺·霍克少校的战机。
当时,里希特霍芬正驾机在空中巡逻,与霍克和另外两名英国飞行员组成的编队相遇。霍克率先冲上高空,然后朝里希特霍芬俯冲下来,机枪也开始发射。里希特霍芬向左急转弯躲开了子弹,企图甩开霍克,但霍克紧紧咬着他不放。
两架飞機兜起了圈子,都想飞到敌机的后方占据有利的攻击位置。这是一场王牌之间的对决,双方棋逢对手,一时间很难找到对方的破绽发动攻击。直到两架飞机缠斗着飞到了德军的地盘,而里希特霍芬的飞机一直处在霍克的上方,霍克的飞行高度被压得很低,容易遭受地面德军枪炮的袭击,作为一名精于战斗的老手,他明白自己应该退出战斗了。
霍克做出一连串动作改变航向,试图摆脱敌机飞回自己的防区,可惜他遇到的是里希特霍芬,不管他采取什么方法,始终甩不掉敌人。霍克只能做曲线飞行,使敌人无法瞄准射击,但不幸的是,他遇到的敌人是一个天才猎手,精于射击的里希特霍芬最终抓住机会扣动了枪机,霍克中弹,飞机很快就坠落了下去。里希特霍芬一战成名。
头号王牌
在一战初期,双翼机是主流的战机,直到英国索普威斯三翼机出现在战场上,才犹如一颗巨石落在了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战场的平衡。这种飞机比起单翼机和双翼机拥有更加出色的灵活性和爬升性能,展现了自己独特的魅力。索普威斯三翼机很快就支配了战场,德国空军完全被压制了。
在里希特霍芬成为空军飞行员的前几年里,“信天翁”双翼机是他的“座驾”。但是在一次空战中,里希特霍芬驾驶的“信天翁”双翼机机翼突然折断。他对此很是气愤,写了一封长长的投诉信寄回柏林。著名飞机设计师福克看到信后立即赶到前线,仔细查看了受损的“信天翁”飞机,同时认真研究了缴获的英军战机。7个月后,福克研制的Dr.I三翼机被送往前线,开启了里希特霍芬与他的福克Dr.I三翼机的传奇。
1917年1月,里希特霍芬在击落第16架敌机后,被授予当时德国最高荣誉蓝马克斯勋章,并被委任为第11战斗机中队的中队长。蓝马克斯勋章是普鲁士和德意志帝国军队最高勋章。此前,一战的飞行员想要获得一枚功勋勋章,必须取得8次空战胜利的战绩。1916年1月,马克斯·英麦曼成为首位获得该勋章的军人。从此,这枚勋章被非正式地称为“蓝马克斯勋章”。
到1917年,获得勋章的条件提升到了16场空战胜利。里希特霍芬是唯一一位在如此苛刻条件下获得蓝马克斯勋章的飞行员。在升任德国第11狩猎中队队长后,里希特霍芬决定将自己的战机涂成同第一枪骑兵团一样的血红色,以表示对枪骑兵团的纪念。从此,他也被称为“红男爵”。
1917年4月,为了协助协约国军队即将对德军展开的进攻,英国皇家飞行队决定对德国飞行队发起进攻,把他们驱逐出法国北部的阿拉斯地区,以便侦察机和炮兵校射机能够安全地执行任务。在5天时间里,英国皇家飞行队与德国的飞行队在阿拉斯上空进行了殊死搏斗,结果以英国皇家飞行队惨败告终。
整个4月,被英国人称为“血腥四月”,英军在当月损失了912名飞行员和侦察员,里希特霍芬一人就击落敌机21架,在4月29日的一天里就击落了4架敌机。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里希特霍芬就以击落52架战机的成绩超过了他的伯乐波尔克所创造的40架的成绩,成为了德国头号王牌飞行员。
骄人的战绩,英俊的外表,让里希特霍芬名声大噪,成了当时德国人崇拜的英雄,印有他头像的明信片在德国销售火爆。同时,越来越多的德军飞行员也将座机涂成红色,以表示德国空军团结一致的战斗精神。而英军也将战机的“鼻子”涂成了红色,意为一定要击落“红男爵”。
死亡之谜
1917年7月,里希特霍芬的战机被敌方击落,尽管他成功逃生,但由于头部中弹,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经常会在飞行后出现呕吐和严重的头痛。
当时,德方考虑到,里希特霍芬已经是一个传奇,如果他在战争中牺牲会打击军队士气,因此希望他能够退役,从事地面指挥官的工作。但是这个提议遭到了里希特霍芬的断然拒绝。他强忍着病痛,一次次驾机升空,并不断取得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当时处于困境中的德国军队。
1918年,局势对德国来说越发不利。随着协约国将大量性能优异的索普威斯“骆驼”式战斗机投入战场,德国空军的优势被逐渐抵消,即便是神勇的“红男爵”也开始感到力不从心。在空战中,他常常被敌机包围,之前那种决胜于天际的畅快淋漓感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焦躁和不安。
在给亲人的一封信中,里希特霍芬曾写道:“协约国的战机越来越难对付,除非冒险追逐它们到敌军腹地去,否则你根本无可奈何。”
1918年4月21日,里希特霍芬的生命戛然而止,而再过11天,就是他26岁的生日。到他阵亡时为止,他共击落了80架敌机。
迄今为止,究竟是谁击落了“红男爵”仍然是一个谜。那天上午11时,他正在追逐一架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转弯时他发现自己被另一架战斗机跟随。就在他转头确认时,悲剧发生了,一颗致命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右下腹并穿透其胸腔。
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击落了“红男爵”,英国皇家空军和澳大利亚陆军为此争论不休,都坚持认为是自己的人击落了“红男爵”。
英国皇家空军声称,里希特霍芬是被皇家空军的加拿大籍飞行员罗伊·布朗击落的。当时布朗率领的第209飞行队在飞往前线时与里希特霍芬率领的飞行队遭遇,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血战。混战中,布朗看到里希特霍芬紧紧咬住了维尔福瑞·梅伊中尉的飞机,为了拯救自己的队友,布朗立即赶过去,飞到那架红色飞机的后面对它进行了袭击。里希特霍芬中弹,随着飞机坠落下去。
但澳大利亚方面不认可英国皇家空军的说法,坚称“红男爵”是被澳大利亚士兵击落的。澳方称,当时里希特霍芬并没有被布朗击中,他是在追击英军飞机时飞到了澳大利亚第4师第24机枪连的阵地上空,被澳军机枪手击落的。
真相究竟如何,已经不得而知。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红男爵”阵亡了。很多协约国官兵赶来,拿走他座机的红色残片作为纪念。值得一提的是,里希特霍芬虽然热衷空战,但他追求的只是胜利,并不嗜杀。有几次,他击落了英军飞机后,发现飞行员并没有死,只是受了伤,他便立即对飞行员施救,挽回他们的生命。
因此,为了向这位伟大的对手表达敬意,英军给里希特霍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为对应里希特霍芬的军衔,6名上尉抬着这位王牌的棺木,在一位神职人员的引导下缓缓前进;当棺木进入墓穴后,两旁士兵朝天鸣枪表示最高的敬意。然后,一架协约国战机升空,将拍摄有布满鮮花的墓地的照片和讣告一起空投到德军阵地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里希特霍芬的遗体被运回德国。“红男爵”,这位一战最强空中王牌在威斯巴登的西弗瑞霍夫墓地永远地安息了,他最终的战绩定格在了80架。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