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凭栏论世 乱弹八卦 佳作赏析 讽刺幽默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清代小说《太湖王氏传》作者考辨

时间:2023/11/9 作者: 明清小说研究 热度: 23047
·董雪莲·

  内容提要 清初文言小说《太湖王氏传》,见于民国王葆心所编《虞初支志》,辑自清代云南文章总集《滇南文略》,《中国古代小说总目》等书收录,皆归为清代云南作家张汉所作。经与清初安徽文学家石庞原作《王氏传》对比,认定该小说原作者应为石庞。石庞在当时颇负才名,著述丰厚,但目前尚未受学界广泛关注。钱仲联、傅璇琮先生等主编《清代文学大辞典》、吴熊和先生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以及《中国曲学大辞典》对其生卒年说法不一,著录皆有误,笔者进行了订正。另发现石庞文言小说《偷儿传》和《天君传》两篇,可补古代小说目录之遗漏。

一、《太湖王氏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辨疑

民国王葆心所辑《虞初支志》甲编卷一中,收入清初文言小说《太湖王氏传》一篇,叙写太湖王氏女美貌贤淑,恪守妇道,夫家继母淫荡,与商人通奸,王氏婉言相劝,反遭继姑毒打,屡次几乎致死。王氏不听丈夫和娘家劝告,执意要留在品行恶劣的继姑身边,以尽孝道。商人垂涎王氏美貌,得其继姑相助,寻机欲逼奸王氏,未遂,二人合力将其杀害。丈夫碍于继母情面,未声张此事,王氏冤沉大海。后王氏托梦于丈夫,作诗倾诉心中悲怨,因王氏生前并不识字,此事遂传为奇谈,公卿大夫多作诗凭吊感慨之。小说表达了作者对王氏不幸遭遇的深深同情,也对其封建伦理道德浸润下的愚孝行为给予了批判,有一定现实意义。

  该小说王葆心辑自清代云南文章总集《滇南文略》,作者归为清代云南人张汉。石昌渝主编的《中国古代小说总目》也将其收入。小说末尾有张汉记云:“(王氏)同邑石庞曾为传,予读而悲之,因稍加润饰,复为传其事。”由此可知张汉此作是在石庞所作传的基础上修改而成。既然作者有此语,那原来作王氏传的石庞为何人?《王氏传》与《太湖王氏传》有何关联?张汉对原作“润饰”的程度如何,作了怎样的改编?是否体现了与原作不雷同的新意与思想?带着这个疑问,笔者查找了石庞其人及其现存著作。经查,张汉《太湖王氏传》即源自石庞所作《王氏传》,见石庞《天外谈初集》卷二。

  经过对比,张汉所作《太湖王氏传》与石庞《王氏传》从人名、地名、故事情节与结局皆完全一致,甚至石庞《王氏传》在某些细节上比张汉《太湖王氏传》更为详细生动。试截取其中两段作为对比:

  石庞《王氏传》:

  王氏,字勉,吾乡人也。嫁为刘生田舍妻。殊有姿色,事继姑尽孝。姑老且丑而淫,有商通焉。商欲淫勉,以故乱其姑。商戏姑无秘,甚声闻于外。勉他言征谏,姑知讽己,责勉,几死者数四。其夫刘怜之,私语氏曰:“母今若此,卿往谏又不可,不如早适他人,宁我终身为鳏,以全卿命也。”勉婉转而前,低发微泣,敛巾以娇啼曰……

  商遂入氏室,姑遂扄氏门,商遂逼氏,氏呼吁甚厉,声达户外。姑惧,亦入室,以巾勒氏颈,氏一恸而绝。商逃去,路为蛇螫死,虎狼噬之。氏死时年十九,死数日,颜色如生。

  张汉《太湖王氏传》:

  太湖王氏,小字勉,归为刘生田舍妻,事继姑尽孝。姑老且淫,私商人。商以氏有姿色,欲淫氏,以故乱其姑。氏以他言谏,姑怒其讽己,屡挞氏,几死。其夫刘怜之,私语氏曰:“吾母今若此,谏必不回,尔不如适他室,我宁以鳏终,以全尔命。”氏不允,曰……

  明日遂入勉室,姑随钥门。勉喊姑救,外人皆闻。姑惧甚,亦入勉室,以衣巾勒勉口,勉一恸而死。商遂逃去,为毒蛇伤,死于道路,虎狼食之。……勉时年止二九,有一死数日,颜色如生。

  在故事的结尾,王氏托梦于丈夫刘生,并吟诗六章,泣诉心中哀怨。这六章诗是小说点睛之笔,寄寓了作者对王氏深深的同情与悲悯。在两篇作品里,六章诗一字不差,显然张汉也未作任何修改,体现了与原作者完全一致的思想感情倾向。诗录于下:

  (一)妾死可怜郎不知,夜台冷落苦相思。妾意模糊郎念否?那堪有梦亦凄其。

  (二)刘郎犹是旧刘郎,妾立西风怨北邙。枫叶青霜和泪下,丝丝滴在旧香床。

  (三)恨深至死敢归姑,默默啼冤一字无。大义未亏清有梦,独随落叶出冥都。

  (四)梦到阴房泪作泉,寒山草木绿芊芊。残生化作梧桐叶,尚掷西风问紫烟。

  (五)防奸妾敢惜余生,愿洗身污不顾名。掘地埋冤深五尺,孤魂到底不分明。

  (六)寂寞家园路欲迷,至今幽恨尚成溪。霜风千里还家梦,一树饥乌魄魄啼。

  由此可知,张汉《太湖王氏传》与石庞所作传除个别语句稍有改动外,体裁、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几乎完全一致。诚然,从古至今改编前人作品制为新篇的例子屡见不鲜,甚至不少改编后的新作比原著更出色,并成为经典,但如果改编只限于个别字句的修饰和增删,对主要情节、思想内容没有作任何改动与创新的话,是不能称为一部新作的。据此,笔者认为,《太湖王氏传》的作者不应归为张汉,而为石庞。如果一定要署上张汉的名字,正确的署名应为:《太湖王氏传》,清石庞原作,张汉润饰。

二、张汉其人及修改《王氏传》的初衷

当然,张汉对《王氏传》的“润饰”和再现也不能视为剽窃之举,毕竟他在文中有声明。他对此文的修改只出于对王氏遭遇的同情和感慨,欲广而传之,而不为窃取他人成果,以此博取名利。王葆心在《虞初支志》中对《太湖王氏传》有点评:“广王法所不及,神鬼创之;令典所未旌,儒者传之。奇贞惨孝之人,表微阐幽之论,吾于斯文得之。”这与张汉改编这篇作品的初衷是一致的。只不过后人收集时对石庞作品的遗漏,导致了对王氏传原作的忽视。但这并不代表这篇作品的原创属于张汉。

  言及张汉其人,亦是清初云南颇负盛名的诗人,此篇小文即便冠以其名,亦不会对其声誉有任何增益。在此姑且对张汉也稍作介绍。

  张汉字月槎,号莪思,晚号蛰存,云南临安府石屏(今云南红河州石屏县)人,康熙癸巳年(1713)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出任河南知府,不久罢官归。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举博学鸿词,次年复授翰林院检讨,除山东道御史。平生有诗七千余首,文百余篇,现存有《留砚堂诗选》六卷和文集《留砚堂集》三卷。张汉墓志记载他还著有“《经史纂略》《等韵二合音》《孝鹄编》《格言书绅录》《锡嘉录》《同门十子录》《江灯笔记》《雪灯笔记》《故事杂录》《纸尾录》《诗林樵》《耳余笔录》《守河南二千日记事》《过庭诗话》《洛中谣》,已刊。有《乞言录》《续河南府志》《张氏家乘》藏于家”。道光《云南通志稿》及光绪《云南通志》亦有相同记录,袁嘉谷所修《石屏县志》则更详细地将其著述按经史子集进行了归类,记录了存佚情况。其中,除《江灯笔记》笔者考证为张汉儿子所作,其余基本可以认定为张汉作品,由此看来,张汉一生笔力雄健,可谓著作等身。

  

  古今小说文献辑录者忽略《王氏传》的原因,或许由于两方面,一方面将其作为传记题材而非小说题材而忽略,一方面是对石庞及其作品的忽略。无论是何原因,石庞是《王氏传》的原作者已是不可辩驳的事实。

三、石庞生平及著作考述

关于石庞,目前学术界并无太多关注。但翻阅其文集及相关史料,其人在当时极富才名,虽终生潦倒且英年早逝,但著述颇为丰厚,思想特立独行,是清初值得注意的文学家。现对其生平及著作作一略述,以俾相关研究参考。

  石庞,字晦村,一字天外,号晦村学人,安徽安庆府太湖县人。少年时才名已传遍乡里,十二岁便作《雪赋》,“一时以为惊才绝艳”。“四库”对其诗文评价不高,但亦称此篇及《春赋》为“自古所无之格”,可见其才学与天赋确实出类拔萃。他诗词曲赋兼工,且善丹青篆籀,通天人理数之学,十七岁著述已达十万余言。一生恃才放旷,不治举业,未及弱冠之年负笈出游,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才为当世所称,但终不获展,一生困顿,三十二岁英年早逝。

  关于石庞生卒年,相关资料说法不一,钱仲联、傅璇宗先生等主编《清代文学大辞典》记其生于1667年,马兴荣、吴熊和先生等主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注其生于1610年,《中国曲学大辞典》言其生卒年不详。现经笔者考证,石庞应生于康熙庚戌年(1670),卒于1701年。

  石庞在《晦村性理·自叙》中有记:“斯著自乙亥年春月起,时年廿有六耳。”乙亥年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此年石庞为二十六岁,则可知其生于庚戌年(1670)。在《姻缘梦填词自序》中,石庞亦有附记:“丙寅春,予年十七。”丙寅年为1686年,倒推亦可知石庞生于康熙庚戌年(1670年),此证二。此外,《天外谈初集》卷一《游春赋》文后有程惜庵附记,云:“癸亥春,予与诸友同天外游郊原,时予年十一,天外年十四。”癸亥为康熙二十二年(1683),据此也可推知石庞生年当为1670年。在石庞《晦村初集》中,部分作品亦有纪年,也可推知作者生年,在此不一一赘述。由此可定论,以上提到的文献关于石庞的生年并不准确。《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将石庞生年整整提前了一个甲子,是将康熙间干支纪年误为崇祯间所致,但《太湖县志》记载和石庞文集中体现的与尤侗、姚燮等交往的信息以及文集付梓时间,他不可能生于1610年。

  乾隆《太湖县志》记石庞三十二岁卒,由此可知他卒于康熙四十年辛巳(1701)。

  关于石庞的著述,道光、光绪及民国《太湖县志》均只记载“有《天外谈》四卷、《晦村初集》、二集行世”,但现在可见的唯有康熙丁卯年刻本《天外谈初集》三卷、康熙三十五年余大堃刻本《晦村初集》四卷。《天外谈初集》辑录的是其二十岁以前的作品,《晦村初集》收录的是二十七岁以前作品,所以部分篇章与《天外谈初集》重合。由此可见,石庞二十七岁以后的著述皆已不传。

  除诗词文赋外,石庞还著有传奇数种。邓绍基先生主编《中国古代戏曲文学辞典》(2004年版)记载他还作有传奇《姻缘梦》《后西厢》《诗囊恨》《薄命缘》《壶中天》《无因种》等剧目,可从石庞集中《因缘梦填词自序》《壶中天填词自序》《无因种填词自序》《诗囊恨填词自序》《薄命缘填词自序》《后西厢填词自序》中证实,但未见传世,另记他还作有《梅花梦》《蝴蝶梦》《南楼传》《鸳鸯冢》等传奇,尚待考。

  通过河长制管理,全市河道水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各级领导重视程度得到明显提高,公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得到大幅度增强,河道水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2013年,全市纳管河道环境卫生达到优秀的河道长度由1 338.5km增加到1 616.2km,同比上升20.75%;感官水质黑臭的河道长度由332.68km减少到275.92km,同比下降17.06%。全市河道劣V类水质的比例由85%下降到62%,全市河道水质总体实现好转。

四、关于石庞的评价

关于石庞的诗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不高,称其“诗文皆纤仄佻巧,堕入魔趣……盖小有才而未读书,聪明过于学问者也。至《游春赋》之每句用一部偏旁之字,则弥无可取矣”。显然对其诗文的风格与审美趣味都持否定态度。

  但翻阅石庞作品集,在集子序言和他人附记中,对石庞的才学都极为赞赏,姚燮在《天外谈初集序》中赞石庞:“大抵句清则如月隐寒潭,句冷则如雪老梅枝。艳歌如罗浮美人,妙香袭室;愁骚如湘神落雾,横波上下。赋序如西施晓睡,风韵朦胧;填词如寿阳晚妆,娥眉淡扫。至于文传说跋,如闲云野岫,出没有无;论赞书语,皆以小中见大。……弱冠具此美才,老成犹当退步。设再极数十年著作,则锦囊佳制,必塞满人间,照耀千古矣。”胡任舆亦称“其时为文绝似圣叹,为诗纯似文长,兼以乐府词著名。虽间出于佛学,其才之纵横超逸,未可没也”,称其有“班马之才,韩苏之气”。

  笔者以为,四库对石庞的评价有待重新审视。姚觐元编《清代禁毁书目四种》,石庞所著《晦村初集》和《天外谈初集》赫然在列,可知其作品在清代曾被禁毁过。看来石庞的诗文不太符合当时官方主流文学的价值取向,因此后来即便收录,自然不会给予很高评价。

  上文提到胡任舆称其诗文有金圣叹、徐文长之风,须知此二人皆为当世不羁之才,性情傲岸、蔑视世俗礼法,自然不受世人待见。石庞诗文中亦处处体现了这一特点,在赋文《悲感》中,石庞写道:“自予之以天外兮,若杳自于太荒。纷吾既有内美兮,遂率任于性概。”他凡事率性而为,从不曲意逢迎,话不投机便翻脸,“欲拒绝俗子,惟抱一卷残书放声豪读,使一切魑魅妖魔疾走飞奔,聊胜一道斩鬼灵符。以故世皆指我为狂生,不与我言,且笑骂遍市尘,使我独步无侣,立谈又无地”。他以李白徒自称,“古今以狂名者,莫如李青莲矣”。赞赏他在天子面前“九重殿上,烂醉狂书”的豪放不羁并在现实中时时效仿。其文《答俗子书》《寿何曰范四十文》《答何曰范》等最能看到其毫无遮掩的蔑视世俗、落拓不羁、处处锋芒毕露的个性。

  正因如此,石庞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十七岁以后就外出游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广泛结交名士,但始终未获赏识和提携,“吴越青齐晋卫燕,儿时踪迹半山川。公卿阅尽终无遇,穷达由来信有天”。因此,他一生漂泊落魄,境况凄苦,三十二岁便在贫病交加中抱憾辞世。他集中有很多诗文都抒发了自己的困顿处境和悲苦心境,但始终昂扬着一种不屈的精神。为了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傲岸品性,他绝不愿意向世俗妥协,“我立于野,依松之下。松兮松兮,惟予与汝”,就是这样有着遗世独立的孤傲与执着。他虽然常常感叹:“尔何美此灵修,与世俗之不成兮;全不理人情之机务,荃将化而为茅兮。龙为鱼而伤目,松柏萎于中道。”但他又吟出,“飞鸟唳长空,游鱼乐于渊。物各率其性,吾亦贵自然”;“傲骨直凭当世弃,尘缘还怕故山知”。这样的个性流露在诗文中,也难怪四库馆臣要作出“堕入魔趣”的评价,因为这样的个性,根本就是为官方正统文人所敌视的。

五、石庞其他的小说著作

石庞的小说除了《王氏传》,还著有《偷儿传》和《天君传》,见于《天外谈初集》卷二。

  《偷儿传》描绘了一个可以遁迹尘垢之外,在须弥世界中来去自由、幻化无形的“偷儿”,他曾盗取王母“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子”的蟠桃和如来五色珠以及笑弥陀的布袋,并轻而易举逃离三界诸神的围捕,反映了作者不欲为外物所羁绊束缚,期冀能自由遨游世间的理想。

  《天君传》亦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描绘。天君居灵山,坐白毫殿,以龙虎为肱骨,生活怡然自乐。后受臣子蛊惑,动了凡心,欲到海面领略洋洋大观,却遇飙风肆虐。好不容易得渡海,又思到天上寻找乐园。上天后越帝阍、过瑶池,得遇琼姬于金屋,共度良辰。后被阍者发现,将之驱赶,不得已惜别琼姬,返回灵山,自此复又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反映了作者长期困于现实,希望一种怡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可以“行太极之中,六极而下,复乘莽渺之鸟,入南华广漠之天,游如来寂灭之海”。两篇小说寄寓的理想都是他在现实中不得志的反映。

  这两篇小说亦未见被收录于各小说目录文献和总集,想必也是被遗漏了。在此指出,望有俾于相关研究。

  注释:

  ①③ [清]张汉《太湖王氏传》,[清]袁文揆、张登瀛辑《滇南文略》卷三十六,《丛书集成续编》第152册,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785页。

  ② [清]石庞《王氏传》,《天外谈初集》卷二,清康熙丁卯年(1687)刻本,第106页。

  ④ [民国]王葆心辑《虞初支志》甲编卷一,《太湖王氏传·按语》,上海书店1986年版。

  ⑤ [清]孙灏《石屏张月槎公墓志铭》,《嘉庆临安府志》卷十九,《中国地方志集成·云南府县志辑》第47辑,凤凰出版社2009年版。

  ⑥ [清]张汉《留砚堂诗选》中有一首怀念儿子中熊的诗,序言中写道:“前丙辰始冬,由巴县买舟出峡,夜舣江岸。儿子中熊攎案抄书,都为一卷,署曰《江灯笔记》。今十有五年,儿亡已十三年。偶检笔记,书尾二绝,吁可哀已”。由此可知,《江灯笔记》是张汉儿子中熊的读书笔记,张汉曾在笔记后写了两首诗,因此被误以为是他的创作。

  ⑦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十四卷,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⑧ [清]吴仰贤《论滇南诗》,《小匏庵诗存》卷二。《清代诗文集汇编》第68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⑨ [清]储大文《留砚堂诗集序》,张汉《留砚堂诗选》卷首,《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⑩ “禺山”指明代云南著名诗人张含,字愈光,保山人,与杨慎、李梦阳相交甚厚,后人称为禺山先生。

  ? “南园”指清代云南诗人、书画家钱沣,云南昆明人,字东注,号南园。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有《南园先生遗集》。

  ?[清]袁嘉谷《留砚堂诗选序》,张汉《留砚堂诗选》,《清代诗文集汇编》第24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民国]高寿恒修,李英纂《民国太湖县志》卷十九“人物志·文苑传”,1922年活字本。

  ??[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安徽巡抚采进本)卷一百八十三,集部三十六,清乾隆武英殿刻本,中华书局1965年版。

  ? 石庞《晦村初集》卷三,清康熙三十五年余大堃刻本影印本,第63页。

  ??? 分别见于[清]石庞《天外谈初集》卷二、卷一、卷二,清康熙二十六年刻本,第18、52页。

  ? 见江庆柏《清代人物生卒年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00页。

  ?? 姚燮《天外谈初集序》,石庞《天外谈初集》卷首。

  ? 胡任舆《晦村初集序》,石庞《晦村初集》卷首。

  ???? 石庞《悲感》《寿何曰范四十文》《悲感》《天君传》,《天外谈初集》卷一第54页,卷一第54页,卷二第39、107页。

  ???? 石庞《述怀诗九首》之四、《我立于野》《杂诗》《归》,《晦村初集》卷四第60页、卷四第5页、卷四第13页、卷四第77页。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