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宗红·
摘要冯梦龙早年为了科举,治《春秋》颇勤。他治《春秋》,既为科举之用,也为治世之需。冯梦龙的小说编撰深受春秋学的影响:小说救世之精神是对《春秋》治世精神的继承,各种题材的故事是对《春秋》“微言大义”的具体阐释;征实的治经倾向不仅使他获得了很多小说创作的历史素材,而且也使小说编撰具有史实的眼光;《春秋》学文法、技法及炼词被运用到小说编撰中,影响了小说的标题、结构体式、语言和审美风格。关键词冯梦龙春秋学小说编撰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明清白话短篇小说研究”(项目编号:13XZW00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民间信仰与明清话本小说神异叙事研究”(项目编号:11YJAZH112)阶段性成果。冯梦龙是一位经学家,编有《麟经指月》《春秋衡库》《春秋定旨参新》《别本春秋大全》《四书指月》等。郑振铎指出,以文学名世的冯梦龙与凌濛初,他们的春秋学与《诗经》学,在最不受世人重视且亡失严重的明代经解中能流传,堪为“明末的双绝”。然而,冯梦龙的经学著述并未受到相应的重视。龚鹏程《晚明文学思潮》第八章涉及冯氏的《春秋》著述、经世思想等,主要从文学解经的角度对冯梦龙的《春秋》学作了阐述。有硕士论文《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虽名为“经学思想”,但所论观点,似未从经学文本本身出发,有隔靴搔痒之感。考察冯梦龙的著作,不难发现,从《智囊》到《情史》,再到“三言”的创作,几乎都与他治《春秋》同时。《春秋》是经,也是史。他一方面潜心钻研《春秋》,由经而史,治成《纲鉴》,一方面搜集、整理、编撰通俗文学。研究冯梦龙,不能忽视他倾注半生心血的经学著作。研究冯梦龙的小说编撰,不能不重视《春秋》学的影响。
一、治世的治经原则及小说救世之精神
在诸多经学中,《春秋》学尤其侧重经世致用。司马迁曾说:《春秋》“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故有国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事变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春秋》亦经亦史,极有用于世。冯梦龙“志在《春秋》”,他不畏其难,倾力治之,主要在于《春秋》能救世、用世。《麟经指月·序》云:“今天下镐京磐石,邈禾黍之离,辫琛叩关,绝金缯之耻,似无所用其忧患愤发。然而纪纲之隳寙也,形势之卑靡也,夷狄之侵陵也,则亦儒臣专以《春秋》入侍时也。”梅之焕指出,《麟经指月》不仅有助于“功令”(科举考试),还有助于人成为“天子不倍之臣”,成就“中兴太平之业”。“社弟”张我城指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犹龙氏作《指月》以救之,弗止也,复于诸说靡所不参”,“欲使学人收旁营之力,汇于体研本旨”。在众多经学中,《春秋》经甚难治,冯梦龙却自童年起就致力于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救世。冯氏曾说,“凡读书,须知不但为自己读,为天下人读;即为自己,亦不但为一身读,为子孙读;不但为一世读,为生生世世读。作如是观,方铲尽苟简之意,胸次才宽,趣味才永”。
春秋笔法讲究“微言大义”,冯梦龙的《春秋》学也注重对“微言大义”的阐发。胡《传》《公》《谷》论其义理,又有《左传》《国语》之史实以求圣人之旨。《春秋衡库》《春秋定旨参新》录《春秋》经及胡《传》全文。《春秋衡库》在《春秋》经文后,列胡《传》《左传》《公》《谷》或分载,或合载,或附载,以发明和证实经义。
冯梦龙十分重视人君之职,他讴歌君主圣明的举动,批判他们失职越礼的行为。以《喻世明言》为例,直接写君主骄奢淫逸而导致亡国的篇目有《金海陵纵欲亡身》《隋炀帝逸游遭谴》。在其他篇目中也或多或少揭露昏君的丑行。如第三十一卷中卖官鬻爵的汉灵帝,第二十二卷、三十二卷中昏庸盲视,不明是非,任用奸险,不思进取的吴王夫差、宋高宗。
冯梦龙也刻画了一些能臣,如坚定忠贞、不为利禄所诱惑的畿尉李勉(《醒世恒言》第三十卷),清廉干练有吏才的江西赣州府石城县鲁廉宪(《喻世明言》第二卷),设立义学教育人才,开义仓赈济孤寡,每至春间亲往各乡劝农,将县中治理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青城薛少府(《醒世恒言》第二十六卷)。同样,冯梦龙也描写了很多奸臣,如仗着贾贵妃而飞黄腾达并为非作歹、祸国殃民的贾似道(《喻世明言》第二十二卷),“以柔媚得幸”而“外装曲谨,内实猜刻”,“招权纳贿,卖官鬻爵”,结党营私、把持朝政的严嵩(《喻世明言》第四十卷)。这种善善恶恶的方法与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的笔法有一致之处。
二、征实的治经倾向与小说的史实性
三、文学《春秋》学特色与小说编撰的艺术性
冯梦龙对《春秋》文学性的追求直接影响到他的小说编撰。
注:
①郑振铎撰、吴晓玲整理《西谛书跋》,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展菲《冯梦龙的经学思想对情教观的影响》(硕士学位论文),青岛大学2011年5月。
③④[西汉]司马迁《史记》(第十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7、3298页。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贺州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胡莲玉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