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王阳明游览小车河

时间:2023/11/9 作者: 贵阳文史 热度: 18224
金方隆 李暾

  坐落在贵阳城西的小车河湿地公园,素有小三门峡之称,这里的风景名胜让游客十分向往。

  笔者20世纪60年代(即1960年12月至1961年2月)曾经在位于小车河的中共贵阳南明区委党校参加培训;1964年以后,又在南明区解放桥小学任教,周末携同事来此垂钓、野炊、赏景,田土中种着蔬菜,那青青的豆角、绿绿的白菜鲜鲜嫩嫩地长着,在山风中摇曳,好像在欢迎游客的到来,此情此景至今仍在心中萦回。

  距今379年前(即公元1638年)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来到贵阳时,曾经游览了小车河美丽的自然风景,并在他所写的《徐霞客游记》中记载小车河“涌流两岸石间冲突甚急,南大溪所不及也”,這“南大溪”指的就是今天的南明河。

  早在五百多年前,小车河及其流经的“太子桥”(今“太慈桥”)就被中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王阳明先生游览过,并写下了“太子桥”一诗,使小车河和“太子桥”声名远播。

  阳明先生为什么会来到小车河游览?他游览小车河时写下的“太子桥”一诗反映了他当时的什么心情?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刚刚登上皇位的朱厚照(年号正德,即明武宗)年幼且荒淫不理朝政,太监(封建时代经过阉割在皇宫里伺候皇帝及其家族的男人)刘瑾等“八虎专权”,朝纲混乱。这年冬,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以讲道理、忠君为己任,他看不惯“八虎”的所作所为,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向皇帝上疏,以救援被无辜陷害的戴铣、薄彦徽等21人。谁知把持朝政的刘瑾假托圣旨,将王阳明廷杖40大板后,下到狱中。同年十二月,准备贬贵州龙场驿。次年二月(公元1507年3月),王阳明出狱离京,先回浙江老家,假装投钱塘江避过刘瑾的追杀,由舟山转至福建,入武夷山,得到过去认识的道长指点,决心不畏困苦赴贵州龙场驿(今贵阳修文县龙场镇)接受被贬谪的惩罚。他经江西、湖南进入贵州东部,经平溪卫(今玉屏)、镇远县(今镇远)、偏桥卫(今施秉)、兴隆卫(今黄平)、清平卫(今凯里炉山)、平越卫(今福泉)、新添卫(今贵定)、龙里卫(今龙里)、贵阳府,于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三月到达龙场驿(今修文县龙场镇)。

  王阳明到龙场驿后,经受了种种磨难,他在龙场人上山伐木为他修建的房屋内创办了龙冈书院,招徒讲学,名声渐渐传到贵阳。时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四川遂宁人)曾多次写信到龙场驿聘请阳明先生来贵阳文明书院(今市府路15号)讲学。此时的阳明先生正在病中,也急欲到贵阳城内就医,因而也乐意应聘到文明书院讲学。

  阳明先生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正碰上时冷时热的初春天气,阳明先生为了排遣心中的烦闷和寻找美景,在地方官员、友人和弟子(学生)陪同下,不经意间来到贵阳城西风景如画的小车河(今贵阳南明区境小车河湿地公园)。只见清澈的河水在低谷中奔流蜿蜒,河两岸稻田里已种上嫩绿的秧苗,河岸边还安放着一排排水车,这水车是农夫在稻田缺水时用来车水灌田的农具,所以此地故名小车河。河两岸悬崖峭壁,山势又高又陡,清澈的河水在低谷中奔流,游人可以看见成群的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阳明先生游览了树林掩映的茅草亭,又看见竹林间有清泉从石块上淌过,由于水力的作用,把石块磨得光溜溜的,感觉这真是一幅幅很美的景致。阳明先生来到一座小山前,山上青草依依、野花灿灿、林木郁郁、山鸟叽叽……他深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感受到摆脱尘嚣烦恼,产生返璞归真的平静心态。阳明先生乘着游兴又来到河水边,只见水边的花儿在初春的阳光照耀下愈发显得娇艳,岸旁的垂柳渐渐遮掩了河水。阳明先生在游览美景之时,不觉来到一座石拱桥前,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身横跨小车河。阳明先生仔细观察,发现这座石拱桥不仅保存完好,且修得结实,还有一定高度,桥的石墩上刻有“太子桥”三字。正在此时,有几位乡间的年长者路过,王阳明的弟子赶忙向年长者施礼,并上前请教:“我家先生来次游览,不知此桥为何以‘太子作桥名,请老伯赐教。”阳明先生也赶忙上前施礼,请教这桥的来历。其中一位年长者见阳明先生穿着读书人的打扮,且很有学问,又虚心谦让,便上前答话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位时,把皇位传给长子朱标,封皇太子;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标病死,朱元璋又将标之子朱允炆封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其叔朱棣(即明成祖,年号永乐)不服,起兵造反攻打京城,南京城破,建文帝不知所终。传说他换僧装仓皇出逃,流落西南。民间传说修建此桥时,有一僧人路过,为建桥解决疑难,后得知他是建文帝,为感念他,故将此桥以“太子”为桥名。阳明先生听了年长者说起建文帝也曾流落边荒,想到自己被贬谪瘴疠之地,相似的遭遇,使他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于是他思索了一会儿,用江浙口音抑扬顿挫地吟出“太子桥”一诗,诗云:

  “乍寒乍暖早春天,随意寻芳到水边。树里茅亭藏小景,竹间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犹含雨,岸柳垂阴渐满川。欲把桥名寻野老,凄凉空说建文年。”

  随行的地方官员、友人、弟子听后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几个年长者和围拢来的游客也竖起了拇指。

  该诗点明了时令、游踪和山区的早春,使小车河的自然风光跃然纸上,同时也是阳明先生借景消愁、触景抒情,既是对建文帝的怀念,也是诉说自己政治上失意惨遭贬谪时,抑郁不平的愤慨与不满之情。

  本文参考文献:

  《中国历代名人辞典》;《贵阳人物》;《贵阳历史人物丛书文化教育卷》;《人文贵阳》2016年2期;《贵阳市南明区街道志》。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