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我的四十年教学生涯(之一)

时间:2023/11/9 作者: 贵阳文史 热度: 18129
徐剑

  

  我是一名中文教师,从事中文教学已经40年了。40年的教学历程犹如漫漫长河,既有风平浪静,也有激流险滩;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受挫的心酸。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是那么值得回味,值得深思。贵阳市甲秀小学,留下了我教学的足迹;美国波士顿雪莱高中的讲台, 活跃着我奋斗的身影。我的学生有土生土长的贵阳人, 有金发碧眼的白人, 也有中美混血儿, 而更多的是中国留学生们的后代, 真可谓“桃李满天下”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和同行以及对教育感兴趣的人们分享我在中美两国的教学经历,探讨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希望我的教学经历能为岁月的长河增添一朵虽小、但晶莹剔透的浪花。

  在甲秀小学

  1982年,我从贵阳市兴关小学调到甲秀小学任教。到甲秀小学的第二天,赵荣霞校长就突然来到我的教室听课。之前就听说过赵校长对老师的要求严格得近于苛求,我和大家一样,除了敬佩之外还有些怕她。赵校长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1956年她才25岁就担任甲秀小学的校长了。在她的严格训练下,甲秀小学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敬业的老师,教学质量非常高,深受广大家长和学生的爱戴,人们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到甲秀小学读书。1959年的贵州日报、贵阳日报刊登了她的事迹,号召教育界“学甲秀,赶甲秀,超甲秀”。甲秀小学的牌子至今还在贵州省内响当当,学校能拥有今天的名望,是与当年赵校长的辛勤耕耘分不开的。

  赵校长坐在教室的最后面,开始听我上课。我当时紧张极了,心想她的严厉果然名不虚传啊,我昨天才报到,今天她就来个“突然袭击”,我硬着头皮上完了课。下课后赵校长找我谈话,肯定了我的教学长处,同时一针见血指出我的缺点,提出了很多教学建议。事情已经过去了31年,可我还清楚地记得赵校长当时的表情:面带笑容,目光炯炯有神,那犀利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你的内心,让人工作时偷懒不得。人们都说“严师出高徒”,我虽然算不上高徒,但在甲秀小学工作的12年时间,学校老师们苦干实干的精神, 业务上你追我赶的校风深深影响着我,我扎扎实实打下了小学中文教学的基本功,学到了如何进行小学中文教学的许多方法,这些方法和知识使我受益终身。在甲秀小学工作期间,我曾获得首届“甲秀杯”教学比武竞赛二等奖和贵阳市南明区教育局组织的“南明之春”教学竞赛二等獎。感谢赵校长的培养,甲秀小学的教学实践,奠定了我小学中文教学的基础,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使我能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去拼搏并且立足。

  我在甲秀小学带了两届毕业班, 所谓带班, 就是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小学毕业。我的第二届学生60多个, 水平参差不齐, 给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我是班主任,副班主任是殷丽珠老师, 我教语文, 她教数学。我和她工作起来都是“拼命三郎”,我们常常会把那些成绩差的学生“揪”到办公桌前补课;也常常抱着厚厚的未改完的作业回家继续“战斗”到深夜。为了学生们能取得好成绩,考上好的中学,我绞尽脑汁研究考试题目,设计各种类型的考试题训练学生,我和殷老师常常为了“抢”对方的课上而争得面红耳赤,我还常常“霸占”音乐、美术老师的课来为学生补习语文。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工作?我自己也解释不清楚,那时还不知道奖金为何物,也没有评职称的概念,如果一定要得到答案的话,我想是出于职业道德和热爱教育的激情所致吧。1994年我的班在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中,语文平均成绩从原来同年级的倒数第一,跃到了年级排名第三。老师们都为我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喝彩,我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事情过去了22年,现在回想起来仍为自己的教学成果而自豪,同时也有对学生们的负疚感:我给了学生太多的学习压力,繁多的考试压得他们没有喘息的时间,我还剥夺了他们学习音乐和美术的自由和时间。我还记得我的班上有个叫褚娟的女孩,极有音乐才华,古筝弹得非常出色,也许现在已经是优秀的音乐教师或者古筝演奏家了。直到现在,我还在为当时“强占”音乐课用于上语文课而感到内疚。

  甲秀小学教师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教育局常常开展教师歌咏比赛等活动。甲秀小学的教师们教起书来个个是干将,唱起歌来也不示弱。学校很重视这项活动,每星期五下午专门安排时间练习,还特邀了贵州省歌舞团的指挥孙英亭老师为大家排练。孙老师除了排练经验丰富以外,还十分风趣幽默,排练中常常引得大家笑声不断。甲秀小学多次在贵阳市教师歌咏比赛中夺得冠军,大家欢呼雀跃,尽情享受着集体的温暖和胜利的喜悦。出国以后,我常常回忆这段生活,它如同冬日里灿烂的阳光,使侨居异国他乡的我感到无限温馨。

  定居美国波士顿

  1994年10月10日, 我离开了家乡贵阳, 离开了甲秀小学, 走向了异国他乡。我在美国居住的城市波士顿是美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大学名城。古老的查尔斯河畔,坐落着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街道并不宽,高层建筑极少。街道两旁绿树成荫,家家门前绿草鲜花,古典的英式建筑的尖顶在树丛中若隐若现,到处都非常干净,常常会看见一些人席地而坐看书或休息。街上人不多,偶尔遇见一两个行人从对面走来,都会友好地与你打招呼。走在路上会常常听到教堂传出的悠扬钟声,这钟声古老而庄严, 似乎在娓娓讲述着当年满载清教徒的“五月花”号为了追求自由, 从英格兰出发, 历尽艰辛驶向北美洲新大陆, 最终在波士顿附近的普利茅斯小镇登陆的动人历史故事。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和留学生们, 他们当中许多人来自中国。这些中国学者和留学生们大多携家带口, 孩子们在住地附近入学。学校下午两点半就放学了, 孩子们回家无人照看成了问题。几位跟随来美的家属自发地组织起来, 将孩子们接到图书馆照看, 同时学习中文。当时仅有7个学生, 就像班级里的一个小组。后来周宏、周晓忠夫妇和纪虎明先生于1990年创立了剑桥文化中心,周宏、周晓忠分别为董事长和副董事长, 将这几位家长和7个孩子的学习小组编属为剑桥中文学校, 属于剑桥文化中心的下属机构, 纪虎明先生为第一任校长,。这就是美国东部地区享有盛名的剑桥中文学校的初期。endprint

  重返讲台

  1996年初, 我到美国波士顿一年多了。出国前只知道美国是人们向往的天堂, 到了以后才体会到移民之路的艰难:大多数从中国大陆刚到美国的移民由于不懂英语, 为了生存都做过艰辛的体力劳动工作, 这些人中包括大学教授。移民中常常流传着“移民美国, 十年翻身”这样一句话, 真实道出了移民之路的艰辛与漫长! 我移民美国时已经39岁, 英语基础差, 我的师范专业和在国内教中文的经验根本派不上用场。和多数移民一样, 出于生计, 我做过保姆、当过清洁工、也干过餐馆服务员。那段日子我感觉自己就像无根的浮萍, 心里总是空荡荡的。我是多么渴望有一天能重返讲台啊!

  机会终于来了, 1996年春天的一天, 我和往日一樣, 苦苦地搜索报纸上的工作信息(那时还不知网络为何物),剑桥中文学校招聘中文教师的消息一下跳入我的眼帘!教中文,而且是在大名鼎鼎的剑桥中文学校!这对我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我马上联系了学校,校方安排我第二天去面试。第二天一早我来到学校准备面试前, 看见办公室门口等候着十几个人,都是来应聘的。后来才得知我的竞争对手们的背景:有专修中文语言学拥有硕士文凭的学者,有在电视台从事中文编辑工作的记者,还有在高中任教的中文老师,他们的学历都比我高。面试下来, 半数人被淘汰了,我幸存了下来。刚松了一口气,学校又通知大家明天必须上一堂课, 才最后决定是否录用。

  我丝毫不敢怠慢,回到家即刻投入到备课中。怎样才能展现自己的独特一面,胜过强大的竞争对手?虽然自己几次在南明区教育局的教师比武大赛中获得前几名,但是这次和我较量的对手可是来自全中国各地文化教育界的能人啊! 几经思考,我决定这堂课选小学课本中的“落叶”一文,因为在甲秀小学时我教过这篇课文, 并得到了学校老师们的好评。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 因为文章中的角色都是孩子们熟悉的小动物:爱戏水的鱼儿,勤劳的小蚂蚁, 活泼可爱的燕子等等;加上文章采用的拟人手法充满了童趣,上课时很容易和学生互动,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能避免冷堂的情况发生。课备好后,我还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想了上课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学生会提哪些问题等等, 作好了如何对答的心理准备。最后我还找来颜料, 认真画了一幅“落叶”秋景图作为教具。

  上课时间到了,教室里坐满了学生,后排坐着的是剑桥文化中心董事长纪虎明先生(纪虎明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原副总理纪登奎之子),第二任校长陶凯以及有多年中文教学经验、来自上海的汤老师。看着参加上课的对手们逐个走进教室上课,又依次走出来,有感觉上课成功而高兴的,也有觉得没有发挥好而沮丧的。轮到我了,我走到离别了近两年的讲台前,面对眼前的学生和老师,一种久违的熟悉而亲切的感觉涌上心头,感到自己不是在美国,而是站在甲秀小学的讲台上,站在参加南明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比武大赛的讲台上。几分钟之前的紧张心情消失了,我清楚,我的对手来自全中国,但我绝不会因此失去信心,天生喜欢挑战的个性起了作用。我虽然来自贵州偏远山区, 虽然文凭比别人低些, 但是凭着自己在甲秀小学多年的磨练和教学经验, 一定不会输在剑桥中文学校的讲台上。我顺利完成了这堂课, 战胜了诸多对手, 被剑桥中文学校录用了,跨入了我教学生涯中新的里程碑,走上了和以前截然不同的对外汉语教学之路。

  在国外的这次经历使我懂得:美国社会在选用人才时,不只看文凭,更看重实际工作经验和能力。

  (未完待续)endprint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