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历史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时间:2023/11/9 作者: 贵阳文史 热度: 17776
建文帝下落何以成为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劍桥中国明代史》关于建文帝的下落有如下描述:燕王朱棣叛乱,攻下南京取得胜利之后,建文帝的下落至今仍没有定论。不管是被焚而死,还是为了逃避乔装成和尚,失掉了九五之尊,建文帝的结局是很凄惨的。为了实行报复,永乐时期的官方历史掩盖了建文的年号,人为地把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时期延长了4年,即从洪武三十二年延长到了洪武三十五年(1399-1402):这段时期曾被历史学家称之为“革除年”。

  朱棣上台以后,重新修订了《明太祖实录》,并且消除所有有关朱允炆的文字记载。也正是由于官方文字的缺失,才引来了后来民间的不同记录和坊间的各种传闻。而随着传闻的多样化和时间的消蚀性,遂使原来脉络清晰的关于建文帝出亡的历史真象,终于在真真假假的各种版本的传说中,逐渐演变成了至今难解的明朝最大的历史之谜。

  为什么建文帝的命运如此受人关注?《剑桥中国明代史》提供了一种解释:在通俗性的历史著作中,建文之治通过关于这位命途多舛的皇帝的大量传奇故事而受到人们的怀念——这些传奇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们同情他的苦难遭遇,以及被他神秘色彩的命运所吸引。这一传说最初之所以形成,是因为人们天真地相信,在南京陷落时皇帝并没死于宫中大火,而是乔装成和尚设法逃离了京师。后来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关于在明末私家文学作品和各著作中所流传下来的种种不同传说的描述,见赵士喆《建文年谱》,伦明《建文逊国考疑》,王崇武《明靖难史事考证稿》,玲木正《建文帝出亡说考证》等)。例如,1440年末,一个稀奇古怪的事件表明了这个传说有多少人信以为真。有一个90多岁的老和尚利用这个传说来到了正统皇帝的朝廷,自称他是从前的皇帝。这个骗子后来被揭露并处死了,但这个事件却助长了人们的幻想,也激发了其他相关传说的产生。

  在16世纪以后关于这个题材的小说演义中,建文帝和他的殉难随从人士逐渐变成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陈万鼐:《明惠宗出亡考证》,高雄,1960年)。它们还渲染了一个故事,说在京师失守之日他逃脱了叛变者的耳目,当了一位高寿的和尚,死后仍然留有后代。这些无奇不有的传奇故事,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建文帝及其所信奉的理想的同情,还表明了对于永乐皇帝的不公正所要倾泻的被压抑的愤怒,以及对他的暴虐政策的不满情绪,同时也是对他篡夺合法继承权的否定。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明史专家毛佩琦提供了另一种解释。他认为,明建文帝的踪迹之谜,自明成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众说纷纭。几百年来多少学者殚精竭虑,踏遍铁鞋,也没能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或说至今还没有一个结论足以说服大家,可以被大部分人认可。建文帝下落之所以成谜,有3个原因,一是它确实是个谜,历史记载就是相互矛盾的。第二,对于不清楚的事,人们用自己的想象,填补了一个个空白,编织了一大篇故事,建文帝出亡说因此广为流传。第三,在没有新的材料发现时,它永远是个谜。

  毛佩琦教授认为,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失败了,历史把他推到了弱者的位子上,人们出于对弱者的同情,对他给了更多的关注。但更重要的是,我认为是人们支持他的政策,希望出现一个明君治理天下,对他的失败感到惋惜。建文帝执政,是在洪武年间的霜锋雪剑的严酷之后,如同阳春煦日温暖人间。因此,建文4年的统治,被明代人形容为“四载宽政解严霜”,对之称颂有加。建文年间,社会安定,民风淳厚,一时士大夫崇尚礼义,百姓安于生业,家给人足,外户不阖,路不拾遗,很少有人犯法。

  因此,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燕师至日,哭声震天,而诸臣或死或遁,几空朝署。盖不幸自古失国者,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

  一个国君的失败,举国哀号,京城空遁,足见民心依归之所在。

  历史文献透露的信息

  据明清官方史书观点,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两种说法:“焚亡”说和“逃亡”说。在各种“逃亡”说中,流传最多的是“逃亡西南”说,即建文帝与随从乔扮成和尚,趁夜逃出南京,逃亡西南地区,经历了40年的流亡生活。

  在明朝官方的史书中,关于一个人的记载透露出建文帝的下落踪迹。这个人叫胡濙,职位相当于内务秘书,朱棣派他专职寻找建文帝,他一找就找了20年,其间连他老母亲去世也没有回家奔丧。胡濙逗留在西南地区的时间最长,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的一个深夜,远征西北途中的明成祖朱棣已经睡觉,忽然内侍来通报,说胡濙前来进见。两人见面后彻夜长谈,朱棣的疑惑最后消失了。

  胡濙到底对朱棣说了什么?史书未载。《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经过详细的分析,大胆猜测:秘密寻访20年,胡濙最终找到了朱允炆。见到朱棣后,向他转达了朱允炆的想法:20多年过去了,我也不争了,安心做你的皇帝吧。让我一个人继续活下去。

  《明史》记载,明神宗皇帝曾经向内阁首辅张居正询问建文帝出亡事,张居正回答说:相传正统年间,于云南邮(驿所)墙壁上,有僧人题诗“流落江湖数十秋”之句。有官员询问他,他自称建文帝。之后召入宫中养之,后来不知所终。

  从明永乐到万历年间,关于建文帝的话题一直是官方禁忌,史书尽量不提或者少提此事。但是,官修史书还是或多或少透露出建文帝出亡的踪迹。

  明朝中期后民间传说

  万历二十三年(1599年),诏复建文年号。关于建文帝出亡的禁忌被打破,建文帝出亡的民间传说大量流传。

  明代佚名的《大逊记》说,英宗朱祁镇正统五年(1440)十月,广西思恩知州岑瑛出外巡行,有一僧当道坐,随从呵叱他也不起身,他对岑瑛说:我是建文皇帝。自蜀历滇南,今游方至此。老矣,欲送骸骨归故乡。岑瑛大吃一惊,立即把此事报告在南宁的巡按御史,御史令他将老僧送过去。只见老僧长身巨鼻,声如洪钟,他对御史说:我是朱允炆。御史诘问:老和尚,事情真伪未可知,即使是真的,但如今天下事已定,你到此,想干什么?老僧回答:天下大定,我还能怎样?只是我老了,此一把骸骨,应当付诸何地?我欲归葬父祖陵旁。御史将这事向朝廷奏报了,朝廷令他将老僧驿送赴北京。

  太监吴亮曾经侍侯过惠帝,英宗便叫他去探视老僧。老佛一见到吴亮,就说:你不是吴亮吗?吴亮回答:我不是。老佛又说:我过去在便殿吃饭,吃子鹅时,把一片肉丢在地上,可你手里拿着壶,你就趴在地上舔了吃。你怎么说你不是吴亮呢?吴亮立即伏在地上哭起来,不敢仰视老僧。回到家里,他便自缢身亡。

  从此,人们称为老佛,让他住在大兴隆寺。京城内外僧拜谒无虚日,都说他是海外高僧。大臣们担心他扰乱人心,请求将他关进牢房。但英宗终不忍心,叫人把老僧送入西内(皇宫西部),不知所终。有人说他以寿终,葬在北京西山,不封不树。

  史仲彬的《致身录》里建文帝的逃亡经历

  以程济《从亡随笔》、史仲彬《致身录》等为代表的“稗官野史”相继出现,建文帝逃亡的故事越来越详细、越来越完整,情节也越来越离奇,其中的相互矛盾之处也十分明显。程济和史仲彬都是随同建文帝出亡的官员,他们与建文帝出亡亲身经历的记述,在民间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致身录》关于建文帝与随从京城出亡一段描述详细而又离奇:

  建文帝得知金川门失守,燕兵入城,宫中火起,知道大势已去,准备拔刀自尽。众大臣力劝,翰林院编修程济说:我们还是逃跑吧。此时太监王钺在侧,急忙伏地奏道;陛下万万不可轻生,从前高皇驾崩前,留下一個红色的铁皮箱子,交给掌宫太监,藏在奉先殿左侧,并遗嘱道:子孙若有难,可开箱一看,自有方法。群臣一起说:赶紧拿出来。一会儿,几个太监抬着一个外包铁皮的红色箱子进来,程济取了铁锤砸开。众人看见箱子里面有度牒(僧人证)3张,一名应文,一名应能,一名应贤。袈裟、僧帽、僧鞋等物,无不具备,并有剃刀一柄、白银十锭、红纸书信一封,信中写着:应文从鬼门出行,余人从御沟出行,黄昏时候会集神乐观西房。建文帝看过,仰天长叹:命该如此,朕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当时,程济为建文帝剃发。吴王教授杨应能、监察御史叶希贤二人说:我们的名字符合太祖的遗旨,愿与帝削发一起逃亡。三人也把发剃去,换上袈裟,藏好度牒。还有五六十位随从,都伏地痛哭,愿随建文帝出走。建文帝说:人多不便,还有妻儿牵挂,你们各人逃生去吧。

  按照《致身录》的记述,建文帝一行人先去了吳江黄溪村,这里是史仲彬的老家。史仲彬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徐王府宾辅(总管)。史仲彬从小豪侠仗义,耿直正派,憎恨贪官。在吴江做官肃贪有名,被太祖命主政户部,史仲彬固辞。太祖奇之,在金殿赐酒、钱,赐回乡。

  建文帝与一行人议定,打算去云南,廖平、王艮、郑洽、郭节、王资、史彬、梁良7家按约定时间、地点,轮流为建文帝等人提供衣食费用。建文帝带领僧人装扮的杨应能、叶希贤、道士装扮的程济,一行人离别史仲彬家,从黄溪出来,乘船先到京口,然后过六合,弃船取道从陆路到达襄阳。十月,到达廖平家。永乐元年(1402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一行到达了云南永嘉寺。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