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端服是华夏礼服“衣裳制度(衣分两截,上衣下裳)”的体现。因为玄端是很规范的男子礼服,并且多做朝服和祭服使用,所以古代男子有“朝玄端,夕深衣”之说,正是因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人们通常将服饰分为正装与休闲装。诸如T恤、夹克等休闲装顾名思义是休闲之时所穿,而到了正式场合,人们往往以西装革履的装扮出场,久而久之,这些来自西方的服饰便成为了中国人默认的常、礼服,而我们本民族的服饰却早已被遗忘。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建立起来的华夏衣冠体系中就已有常服与礼服之分,礼服又分多种,如婚礼上的婚服、葬礼上的丧服,朝堂上的朝服、祭典上的祭服等,而本文说介绍的“玄端”便是华夏民族千年以来凡遇正式场合都必不可少的一套礼服。
“玄端”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黑色礼服。此服为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其名源自先秦时期典籍《周礼·春官·司服》中所载“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后来,一代大儒孙诒让正义引金鹗云:“玄端素端是服名,非冠名,盖自天子下达至于士通用为齐服,而冠则尊卑所用互异。”先秦时期的玄端服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的国家法服。即“祭祀时,天子﹑诸侯﹑士大夫皆服之。其他冠、昏等礼亦用之。天子晏居时亦服之。”它不仅是天子平时的燕居之服。同时,诸侯祭宗庙也穿此服,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都要穿它。
作为通用的朝服及士礼服的“玄端”,其结构为上衣下裳制,玄衣用布十五升,每片布长二尺二寸,因为古代的布幅窄,只有二尺二寸,所以每幅布都是正方形,端直方正,故称端。又因玄端服无章彩纹饰,也暗合了正直端方的内涵,所以这种服制称为“玄端”。所谓衣裳之制,玄端主之。上衣下裳,取意上法先王古制;可以临祭,可以燕居,上自天子,下及士夫。
玄端服是华夏礼服“衣裳制度(衣分两截,上衣下裳)”的体现。因为玄端是很规范的男子礼服,并且多做朝服和祭服使用,所以古代男子有“朝玄端,夕深衣”之说,正是因为早上的礼仪更郑重。后来随着深衣(上下连制的服制)的出现和盛行,“上衣下裳制”的玄端服逐渐被废止,直到明代才恢复古玄端制而造“忠靖服”。 然而,玄端服虽在明代得到复兴,但随着明朝灭亡,清军入关,清摄政王多尔衮一纸“剃发易服”令下,连同玄端服在内的所有汉人传统衣冠皆被禁止,玄端服亦在这几百年间暂时性消亡。
近10年来,随着传统文化逐渐受到重视,诸多消亡的民族传统服饰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玄端服亦在近年来各地的祭典上频频出现。玄端服再次回归华夏民族,这是应该支持和赞扬的好事。但由于现在传统民族服饰的复兴尚处于初期,诸多错误亦在所难免,就以玄端服在当代的使用而言,存在着诸多误区,例如今人不分场合地穿着玄端服。作为严肃的礼服而言,除了祭祀和朝会,平常是不随便穿着的,现在没有朝会,故玄端服应该只用在祭祀等重大场合,而不应随意穿着。若将玄端作为平常的汉服来穿着,就好比西方人在日常生活中穿上晚礼服逛街,不仅显得唐突,且不合礼制。
玄端服作为民族传统的经典礼服,在华夏衣冠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仅作简单慨括介绍,希望有心复兴传统服饰之学人能有更深入更全面的研究。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