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去贵阳著名的风景名胜天河潭探幽览胜时,还未步入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别有一番历史文化情趣的人文景观——梦草园。园内傲然屹立着花溪骑龙周渔璜视为明代“万历遗民”的著名诗人吴中蕃的伟岸塑像,其后为纪念馆、享堂、事迹陈列室、荷塘等一应景观,均为修复重建吴中蕃的故园梦草池名胜古迹和旌表乡贤文化名人而建立,使天河潭景区增添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其实吴氏最先购置的故园,不在天河潭景区,而是在筑城中心大十字偏西的原市委(今恒峰商业区)接省教委一带原民国时代的梦草池公园。今天河潭景区的“梦草园”,是吴中蕃逃避孙可望攻占贵阳战乱的隐居之地——龙山。
吴中蕃字滋大(或称大滋),另字大身。吴氏算得上晚明贵阳仕宦望族,其祖名准,字徐川,幼年时有“奇童”之誉,杨慎尝许以“文章名世”,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果然举贵州乡试第一名解元。先知四川铜陵,后擢刑部、工部、户部主事、郎中等职。丁忧回筑后,绝意仕宦。优游林下30余年,以经术文章倡拔后进闻名于世。父子骐,字九逵,为人矜尚而负气节。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于乡。是时,购得早在正德时副宪毛在所辟的园林“毛府塘”、后嘉靖间提学谢东山复建并改名“梦草池”的废址,重建园林别业,仍以梦草池名之。池畔有一景观名“紫泉”,后中蕃又以“紫泉”名其号。天启初,子琪官湖南兴宁知县,其母留居贵阳梦草池府邸。水西安邦彦叛,兵围贵阳,子骐闻讯,即弃官回归,奉母以尽孝仪。明王朝覆亡后及至清顺治初,孙可望率部进占贵州,焚掠省垣贵阳。子骐倾家组织乡兵抗敌,结果兵败被执,英勇就义,吴氏园林别业梦草池也未逃脱被焚劫的命运。
至于吴中蕃的命运,说来可谓“离奇”。虽承家业、祖、父遗风,少怀壮志,遍游吴越,广结天下韵人崎士,学行自有根底,吟咏独具质厚气苍、自然瑰异之功。但在中乡举后仅两年而明亡,继又遭家毁父逝之丧乱。殆南明永历帝历黔入滇,复起为遵义知县。永历四年(1650年)擢重庆知府,不足两年,即随永历走安龙,再赴昆明,任职文选司郎中。在清军挺进云、贵,永历覆亡后,中蕃便弃官回到贵阳,梦草池别业早付劫灰,只得奉母逃隐“龙山”,后又逃到芦荻寨,民间俗称楼梯寨(《黔语》误为平坝的芦获哨),过着“息意事躬耕”,“诗成送月评”的隐居生活。清政府早闻中蕃不仅有才名,更是有气节,故以云南知府召用,中蕃坚持不受,力辞而止。今芦荻寨旁山清水秀的天河潭景区就是当年吴中蕃隐居、著述之地。
康熙初,吴三桂以平西王据云南,以“复兴明室”为号召,笼络前明旧臣,图谋举事叛清称帝。中蕃即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离黔赴滇,欲佐吴三桂以复明社。当得知吴三桂怀异志并其僭号后,当机立断,马上奉身而退。一路奔波,至康熙十八年(1679年)正月方抵家中,立志不事二主。吴三桂举兵后不久,即据川、滇、黔、湘数省,然亦即病死,其孙吴世藩继之。即遣使要聘中蕃“入朝”。先是桂王永历入黔时,世称“明季四公子”之一的大学者、内阁学士方以智与中蕃友善,曾以宝砚一方赠之,中蕃爱之如命,终日置之怀袖,从不离身。当使者迫胁时,中蕃竟佯狂装疯,当众将宝砚掷于街市,破成碎片,使者信以为真,方才作罢乃去。事平,中蕃复拾残石碎片,回家细心补缀,还其原貌,可见其志行之高洁。而且还将这段时间有关掷砚之事件,所作之诗文结集,自名为《断砚草》,一般认为未得传世。
吴中蕃一生,虽几经历难,残朝薄宦,命途多舛,然郁结讽咏,忠节文章。正如“西南巨儒”之一的莫友芝说:“推吾黔省有明一代后劲。其为诗,独抒所见。”待到晚年,自常“念岁月之舍我,感灵性之不居”,于是决定将平生所作编纂结集,名曰:《敝帚集》,意思正如他在《自序》中说:“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当其一语之出……而识者已掩口于其后。黔固天末,采风之所不及,顾欲以卮言、绪论妄意千秋,其谁许我!”《敝帚集》的稿本,由黔中诸生唐御九带到京师,交其师顾彩。顾读后感慨万端,即为之作序,自称“后学”,对中蕃尊敬有加。认为中蕃的诗作:“若颜(延之)、若谢(灵运)、若陶(渊明)、若杜(子美),盖才大学博,郁郁不得志于时之所为。”“以‘敝帚名,意其有不敝者,长存于胸中也!”京中文人学士,皆为“轰动”,都赞赏曰:“黔中有吴滋大先生者,好学深思,古君子也。抑涉历多艰,不求闻达之高士也。”
唐御九又将《敝帚集》,交当时任国子监博士的大学者、大诗人、《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览阅。孔尚任阅后更是无限慨叹,而且自认为原作《官梅堂诗序》,“论十五国人才多寡之数……而黔阳则全无。”(即贵州根本就沾不上边)不仅感到深深内疚,且自认“失言之咎”。同样为序一篇。认为中蕃的诗“则身隐焉文之流,多忧世语,多疾俗语,多支离漂泊、有心有眼不易告人语。屈子之闲吟泽畔,子美之放歌夔州,其人似之,其诗似之。”就“《敝帚》一集,杂体千余首,即中原名硕素以诗噪者,或不能过之。”如若“与十五国人才衡长量短,使天下知黔阳之有诗,自吴滋大始!”这是何等中肯的评价,难怪士人从此对黔人、黔诗括目相看。
《敝帚集》清及后皆有刻本,录诗1091首。莫友芝《黔诗纪略》收录中蕃诗共395首,其中有44首《敝帚集》中未集,莫氏或可能采录到“已佚”《断砚草》的残稿,抑或可能从傅玉书《黔风旧闻录》所采中蕃诗中选录。现今《敝帚集》已由贵州省文史馆馆员黄万机先生重新点校出版,而且中蕃后裔吴培森先生还作补充,或可堪称完璧。
(作者系贵州文史研究馆馆员)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