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国务院批准把修建湘黔铁路列为重点工程项目。这条铁路东起湖南省株州市,西到贵州省会贵阳市,全长902公里,建成后东接湘赣、浙赣、沪杭、西接贵昆铁路,形成我国横贯东西2.500公里的第二条大动脉,也是有关各省区组织民兵修建的巨大工程。通车以后对缓解运输紧张情况,缩短内地与广西、华东、云南边防的距离、并对贵州的矿产和土特产品外运及物资流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组织
南明民兵团总编制为8000人,组建八个营。团部设司令部、政治部、后勤处,为加强党的领导,团部设党委会,各营设教导员,各民兵连设政治指导员。团党委书记兼政治委员为兰庭高,副书记兼团长为郑永平,参谋长为阮太权,政治部主任为董世轩,后勤处长为陈文康。
南明兵团的兵员以学生为主力,工人和农民队伍为骨干,第一营为朝阳公社社员,其特点是“七匠”多:第二营是区属工业系统,基中大多数人有技术、懂施工;其余六个营为学生营。(以区属两个办事处合组一个营,并负责配齐营连干部)。
任务
南明民兵团是“湘黔铁路和枝柳铁路会战贵阳分指挥部”下辖的五个民兵团之一,与乌当、云岩、花溪、贵阳等民兵团和成铁三段共同承建湘黔铁路西端南环线,即从大土车站经介昌、花溪、石板到湖潮段,工程全长35.5公里,全段有大桥16座,(最长的仓上大桥450米);有隧道17座(最大的长冲隧道1000米);新建的湖潮编组站,原计划有57股道,相当于未扩建前的南站编组站的三倍。
施工前的准备
1970年9月下旬,“贵阳分指挥部”在花溪贵州大学召开各民兵团领导干部会议,传达了国务院关于修建湘黔铁路的通知和贵州省会战指挥部关于“必须集中人力、物力,于1970年底开工,1972年上半年建成湘黔铁路并力争提前”的通知,明确了南明民兵团负责大土车站至长冲洞口段工程,全段长6600米。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筹备,于1970年10月下旬在贵阳人民广场举行了一万多人参加的授旗誓师大会。师首长代表民兵师向南明民兵团授了团旗,团政委兰庭高作了动员报告。团长郑永平向各民兵营授了营旗,并发布了上路命令,民兵代表也当场宣誓。随后,首批筑路大军成四路纵队,经贵阳市中心干道,步行四五十华里,浩浩荡荡奔赴施工现场。
正线开工
1970年12月11日上午在第二营召开了正线施工誓师会,贵阳分指挥部、区武装部到会讲话发放慰问品,二营全体官兵不畏天寒地冻、不顾吃中午饭,便赶赴施工现场舞动铁锤、钢钎开动空压机大干起来,顿时工地人车若市,热闹非常,直到下午两点多钟。值班连长鸣笛收工,经三个多小时的奋战,超额完成了一天的土、石方定额,打响了正线施工的第一炮。
春节不停工
南明民兵团上路施工不久即届旧历春节,考虑到工期紧迫,团党委号召春节照常施工,干部不下岗,民兵不下路。这一号召得到全体干部民兵一致热烈响应,并表示“不修通南环线不下路”。虽然大家情绪甚高,但团党委鉴于工人、农民、学生都是青少年,在这一传统节日难免有思亲之感。因此,指示各营在节日期间组织好民兵的各种文体活动,还同当地群众进行联欢。又组织访贫问苦,慰问军烈属,并给群众造田、积肥、植树、修路、接通水源等一些有意义的活动。通过上述活动,全体干部民兵和当地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社员感动地说:“过去我们这里也修过路(指旧线),他们都是吃我们、拿我们、卡我们,现在你们住在山上,还为我们造福,这样的大军我们欢迎”。
转移战线
1971年1月18日“贵阳分指挥部”在花溪召集各民兵团长、政委会议,传达了会战总指挥部接转交通的通知,以“本年国家投资有限,材料供应困难,为确保金竹山至贵定的正线工程,湖潮联络站和贵定至大土复线(包括南环线)本年不动工,施工力量不超过三十二万人”。
2月1日“贵阳分指挥部”党委又召开了各民兵团长政委参加的扩大会议,研究决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意见:
1、各团要尽快做好收尾工作,力争二月下旬移交,二月底搞完;
2、人员处理原则是“那里来回哪里去”。即:军队干部回部队,地方来的回地方,社员回农村,专业队伍回铁路,学生一部分转到东线,组建一个精干民兵营,修建凯里车站,其余下路:
3、物资、材料、设备、财务按省会战指挥部通知精神处理:
4、已动工的工程要做好收尾工作,隧道洞口要清理封好,施工现场要清理,山场、石场、砂场都要办好手续,对被占用的农田能还原的还原,不留后遗症。
根据“贵阳分指挥部”上述两次会议的部署,南明民兵团于二月份完成了施工收尾、物资、帐目清理,转战民兵营的组建,欢送民兵下路等工作。三月份经“贵阳分指挥部”批准团部撤销,除留少数干部总结工作,处理善后外,其余干部陆续返回原单位。
责任编辑:熊源王亚平
赞(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