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贵阳文化只有甲秀楼么

时间:2023/11/9 作者: 贵阳文史 热度: 18876
本刊评论员

  贵阳,西部交通枢纽,处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形第二级中部,是东部经济发达区向西部欠发达区发展过渡带之都市。于国家西部大开发之需,于世界金融危机拉动内需项目投入之时,贵阳,显现着强大的后发潜在优势。国家2009年于贵阳交通项目的投入,为全国省会城市交通建设所获资金之首,满足了贵阳市近年建设项目之准备及资金渴求,给贵阳生态建设经济带来了新飞跃。

  经济飞跃,将产生新的文化来丰富历史,更需要丰厚的历史文化来支撑发展!

  那么,贵阳的历史文化在哪里?有些理学者说:到了贵阳,只见了甲秀楼。因为:民族文化的结晶与显现之民族节日四月八,从传统活动地喷水池退出城市,而没有了踪影;从贵阳四方河布依寨诞生且唱响全国的民歌《桂花开放幸福来》,在贵州贵阳竟没有了歌唱。

  建筑文化,乃固体的历史。文昌阁、青岩古镇的修复成了万里长城城垛的仿制品;城中市府路、合群路之小青瓦民族屋舍被钢筋水泥墙柱取代;王伯群旧居、毛家公馆等特色建筑让水泥大厦挡得没有了空间;省府路那幢民国省府木楼被二十几层钢筋楼挤出贵阳,冷落在开阳香火岩的山间……

  红色文化,应是贵阳之特色。因为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佯攻贵阳;白色恐怖和抗战时期,八路军在贵阳设办事处,科技文艺教育名人西迁经过或驻贵阳。但是,现在贵阳却没有一处红军文物陈列室,也没有科学文化名人旧居保护地,民生路“八路军”贵阳办事处竟然让房管部门出租成了杂乱的经商门面。

  军工文化,也应是全国省会城市中惟贵阳独有的文化。军事工业入驻贵阳,一是提高了贵阳市民的知识人才比例,二是改变了贵阳的文化结构,三是发挥了贵阳的资源优势。军工文化是贵阳文化的新军,但是目前还没有受到重视。军工人到贵阳,献了青春献子孙,献了子孙献终生。感情至深,源泉丰富。

  生态文化,是现代文化中贵阳市在全国的率先创造。“林城贵阳”、“避暑之都”、“爽爽贵阳”的称誉,形成了特色的“非物质文化”,现在需要把城中山和环城林带变成园林休闲地,把城中公园建成历史文化展示生态园。如把黔灵公园山崖处,建成古今名人书画摩崖群。让物质文化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发展。

  世界之历史文化,需要每一代人的“添砖加瓦”。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