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古今食风

时间:2023/11/9 作者: 岁月 热度: 14979
高维生

  姜太公鱼芹

  广饶为姜太公封地,因大王镇西营一带盛产毛笔,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齐国笔乡的美称。齐毛笔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河北衡笔,称为中国四大名笔。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在滨州广播电视报工作,报社总编的老家在广饶,有一天,他请我们几个人去老家帮助搬家。他父亲家在气象局,从老房子搬新家,有两千多米的距离,用小型厢式货车,来来往往几趟,体力透支。中午时分,安排在附近饭店吃饭。席间上了姜太公鱼芹,他父亲是个知识分子,讲菜的来龙去脉。在这块古老的地方,鱼芹系鲁菜特色菜,和姜太公有关系。

  我们一边吃菜,听着古老的传说。周朝的姜子牙在商纣王覆灭后,周武王赐封齐国营丘,就是现在的广饶。姜太公推行“便鱼盐之利”的兴国策略,发展养鱼、种桑,鼓励百姓制盐,使齐国民富国盛。

  姜太公有钓鱼的嗜好,他钓来鱼亲自动手做。一条鱼吃得时间长了,缺少新鲜感,就变着花样,剔去骨头,鱼肉与蔬菜同炒,以此菜招待客人。味道鲜美的鱼肉炒青菜,赢得客人的赞赏,有人称赞姜太公新烹鱼的方法,“齐民富国盛,姜太公鱼勤。”后人觉得勤改为芹更准确,便有了此菜的叫法。

  听着总编老父亲讲的传说,挟一口菜,回味鱼与芹菜相融,鱼芹洁白滑嫩,清鲜爽口,芹菜味浓。我小妹夫做菜手艺高,他对鲁菜有研究,会做姜太公鱼芹。每次回济南家举行家宴,都要做此菜。他做的时候,我在一旁观望,从配料到制作过程,看过几次,曾尝试着学做。

  清代美食家袁枚说:“厨者之作料,如妇人之衣服首饰也。虽有天姿,虽善涂抹,而敝衣蓝缕,西子亦难以为容。”姜太公鱼芹是将草鱼肉划出花刀,切成骰子块,使用盐、味精、料酒和苏打粉拌匀。鸡肉剁成馅,加上葱和姜水顺时针搅打,加鸡蛋搅匀。肥猪肉末、芹菜末、荸荠末加在一起,干淀粉调匀。清代诗人张雄曦《食芹》中写道:

  种芹术艺近如何,闻说司宫别议科。

  深瘗白根为世贵,不教头地出清波。

  芹菜是普通的蔬菜,可热炒,又能凉拌,深受人们喜爱,具有药用价值。芹菜草本植物,夏天开白色花,茎叶可以吃。亦名水芹、水靳,古名称为楚葵。又有一种旱芹,香气味足,俗名药芹。

  荸荠古称凫茈,又称乌芋、地栗、地梨、马蹄、莆箕。球茎呈扁状,表面光滑,成熟后,出现深栗壳色,或枣红色,肉白色。《罗氏会约医镜》:“荸荠益气安中,开胃消食,除热生津,止痢消渴,治黄疸,疗下血,解毁铜。”荸荠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胡萝卜素等。用来烹调,可制淀粉。草鱼,俗称鲩鱼、油鲩、草鲩、白鲩、草鱼、草根、厚子鱼、海鲩、混子等。几种普通菜来源于大地,它们和鱼交融,经过锅中高温的翻炒,形成一体,产生新的味道。

  鱼块蘸干淀粉,放鸡泥中滚匀,投温油中炸出。炒勺加入油烧热,入葱、姜末烹香,倒进适量的汤,置鱼块翻炒,淋花椒油出勺,盛于盘中,一端置姜太公钓鱼形象。

  我每次去酒店吃饭,只要是点菜,必须点姜太公鱼芹。菜上来后,我察看菜的形状,特别是生姜刻的姜太公钓鱼画像。这是菜的标致,从刀工中体现不同的厨师,对姜太公的感受。

  当年不知驴肉美

  俗话说:“天上的鹅肉,地上的驴肉。”驴肉味道鲜美,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肉类。中医认为,驴肉性味甘凉,补气养血、滋阴壮阳、安神去烦。

  一九八三年,我家从东北搬迁滨州,第一顿饭在作家高艳雪家吃的,他上了一盘广饶的驴肉,介绍当地的名吃。这是对广饶的最初认识,因为当时属于滨州,未有划入东营市。

  德州驴产于滨州、德州,以及沿渤海各地,无棣为中心产区,又称无棣驴。早在清乾隆年间,无棣农民常用驴运盐,去德州进行盐畜交易,聚集滨州的商贩,他们的货大多靠驴驮运过来,德州驴由此而来。这种驴体型高大,按毛色分为三粉、乌头两类。

  东北人很少吃驴肉,对于驴的认识,知道灰褐色的动物,个头不大,耳朵长,胸部稍窄,四肢瘦弱,蹄小坚实。它能拉车载货,作为交通工具供人骑乘。我家附近向阳商店,进货的运输工具,就是毛驴拉的车。小动物可爱,不做出激烈的反应给人造成伤害。

  作家席间讲述广饶驴肉的传说,据史料记载,相传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乐安关帝庙大殿落成,官人聚集,朝觐庆贺,举行盛宴。佳肴繁多,肴驴肉受到喜爱,为最受欢迎的菜品。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肴驴肉经县城十一村武举崔万庆举荐至兵部差务府,至此以后,肴驴肉进入京城宫御膳房。肴驴肉常吃能够生出力气,适于练武人的下酒菜,广饶县大王镇的田门,出过皇帝侍卫,据说和肴驴肉有关系。光绪年间,康有为途经广饶,品尝肴驴肉后,写过一首诗:

  旅居京华骑驴郎,残羹冷炙豪门光。

  当年不知驴肉美,何事扣门却芳香。

  名人伴名菜,自那时起,广饶肴驴肉的名声远播。广饶肴驴肉的料讲究,十七种传统香辛料,优质驴肉配以陈年老汤煮。肴驴肉是凉菜,肉纤维透明,筋络充满弹性。

  广饶肴驴肉正宗的是十一村崔家肉铺,崔成文生于清朝道光二十二年(1842),童年读过私塾,由于家庭贫穷,十几岁务农,在家种了几年地,靠天吃饭,勉强维持生活。他头脑精明,善于琢磨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有卖肴鸡的,有卖猪肉的,却看不到卖驴肉的。這是难得的商机,卖驴肉无竞争对手,别人抢不走买卖,挣多挣少都是自己的钱。有一天,他在西关大集,碰上卖一头伤腿的驴,价格便宜。他买下瘸驴回家杀了,用做肴鸡的香料,加工出肴驴肉,余下的卖生肉,没有想到的是买肴驴肉的人多。价格又好,不过两天工夫卖完货。他深受启发,觉得此买卖可做,大有赚头,至此做起肴驴肉的生意。

  崔家的肴驴肉,洗净的驴肉切成大块,加水和老汤。放白芷、八角、肉蔻、丁香等作料,急火烧三小时,汤中除油,肉瘦添加老汤。汤中的薄油,罩住热气不易蒸发,石头压肉入汤,文火焖四五个小时。

  出锅的肴驴肉红中透紫,横刀断丝,肉质纤细,香而不腻,汤中有中药,夏天苍蝇不叮,所以不会变质。

  一九八四年,我来山东的第二年,准备回老家东北探亲,向身边的人询问,决定带广饶的肴驴肉。东北人很少吃驴肉,肴驴肉在当地名气很大,具有代表性。托人从广饶买回十几袋子真空肴驴肉,带着一种情感回老家。亲戚朋友每家分一袋,吃后感覺味道不错,有人建议把这种美食引进。

  至今在滨州不论大小的饭店,经常见广饶肴驴肉的菜名,驴肉真假,难以辨认出来,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作正宗的广饶肴驴肉。

  一坛二坛三四坛

  正月初七,清晨雨在下,一夜未停。窗外天色阴沉,这样的天气,让节日的气氛消失,人的心情变得沉闷。

  我望着窗外的雨,在阴冷的斗室里,打开床上的电热毯,读学者王学泰的《华夏饮食文化》。他从中华饮食文化的源头研究,关于陶器诞生中写道:火的运用和控制促使陶器诞生。原始人发现黏土经过火烧之后变硬,不再变形,于是经过多次试验和探索,发明了陶器,这大约是八九千年前的事,在裴李冈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三足陶器。传说中把陶器的发明与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联系起来。神话学家袁珂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青城山建福宫后面有山,叫丈人山,传说是轩辕黄帝问道于宁封的处所。宁封因封于宁山,故名宁封。那时洪水泛滥,人民居洞穴。每到山下取水,无取水物,乃以山下润湿泥土为器,易碎。偶烧野兽,宁封于火中得硬泥,遂悟作陶之理,故传说宁封为黄帝陶正。”(见《古神话选释》)看来发明陶器的直接目的可能是为了盛水,因为人经常需要水,而水是液体,如无器具则很难把它取到身边。但陶器发明之后,马上就被用来做炊具和食具了。这一重要的发明标志着烹术的第一次飞跃。谯周《古史考》记载了“黄帝作釜甑”、“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传说中的黄帝时期相当于新石器中期,烹饪技术在这个时期发生突变,当然是一百多万年以来渐变的结果。

  陶器的出现,实现从盛水到烹饪的飞跃。坛子,指陶土做胚子烧成的盛放物品的器物,不易变质,方便保存。一九三〇年,在济南东郊龙山城子崖掘出黑陶片,距今四千余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陶工艺已达到高水平。济南使用瓷坛做肉,在清代盛行,名为坛子肉,这和上古人的陶烹有关系,创出风味菜品。章丘汉代时便是冶铁重镇,出产的手工铁锅,制造过程中,经过七道冷锻,五道热锻。打造的铁锅不沾不黏。坛子和铁锅材质不一样,传热不同,一个缓慢,一个火爆,做出的菜味道各异。陶器中放进肉,水的多少,火的力度大小,炖煮的时间,使烹饪有了故事。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记载:“用小磁钵,将肉切方块,加甜酒、秋油,装大钵内封口,放锅内,下用文火干蒸之。以两支香为度,不用水。秋油与酒之多寡,相肉而行,以盖满肉面为度。”坛下用稻壳做燃料,慢火煨熟,瓷坛密封严实。坛子火候平稳,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煨熟后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色泽红润。

  我国很多地方有做坛肉的风俗,这道普通的菜,不用珍贵的配料,但名气都很大。汉源位于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的过渡地带,大渡河中游两岸,通往康藏、凉山及云南边陲的重要通道。诗仙李白经过古黎州,即今日的汉源,吃过坛子肉,留有赞美诗曰:

  一坛二坛三四坛,五坛六坛七八坛。

  尝尽天下千般肉,唯有雪山香坛鲜。

  佳句赞誉汉源坛子肉,四川传统的坛子肉富有乡土风味。据传此菜源于农村乡间,因农家活路多,粮多猪多。栽插和收割季节,农忙人少,想吃肉改善生活,又怕烹肉时间长,耽误农活。以坛子替代锅,大块猪肉加入调料,投入坛内封口。用柴灰火烧煨,收工回家时,启开坛口。

  桂阳的坛子肉,却有另一种说法,不同于四川的风俗。三国时期赵子龙率军平定桂阳郡,多年的战争,给当地的百姓生活造成贫苦,民不聊生。赵子龙提出减租免赋的政策,鼓励百姓养猪种田。此后,每年家家户户都养过年猪,百姓舍不得吃,摸索出腌、炸和炖的方法。在明朝之前以巴蜀花椒磨粉,配上姜蒜切丁腌制,辣椒传入湘南地区,使用坛子肉蘸辣椒口感更好。

  这几年,我多次来往东北做田野调查,每次去沈阳,文友们知道我是满族,请吃满族食品,吃过多家坛子肉。满族人有喜食猪肉的习俗,五花肉切成段,用多种调料腌渍,连卤装入坛中,坛口封实,小火炖两个多小时,待肉酥烂。

  一六三四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皇宫中的御膳房精选五花肉和瘦肉,切成均匀整齐,六分见方的肉块。经过煸炒后,加入青葱、老姜、腐乳汁,以及各种调料,放入御膳房殿前的专用大坛,然后文火慢炖。这道菜皇上喜欢吃,盛京坛肉由此得名。

  据民间传说,由于皇上长时间吃宫中的坛肉,吃腻了给御膳房下令,创出新口味坛肉的做法。这可让御膳房厨头疼的事情,听说民间一个年轻师傅,做坛肉一绝,百姓称为“盛京第一坛”。厨头不顾自己的身份,亲自登门重邀,请来为皇上做坛肉。

  皇上不知道内情,吃过民间年轻师傅做的坛肉,口味与众不同。皇上后来听说此事,立马下令,封年轻人为皇室御厨,赐“天下第一坛”的美名。

  这样美好的故事,感染一代代人,在时间中流传,不断地补充,添加动人的情节。续记中说,有一年,制作该坛肉的御膳房厨师,家中发生变故,因老家母亲病逝,必须回家守孝三年。年轻师傅向皇上请辞,皇帝真是舍不得他,感慨地说道:“百行孝为先,而汝之坛肉亦为天下一绝,尔甚孝,特赐汝为天下第一孝。汝肉坛为孝坛。”后来,民间又有忠坛和礼坛,两种坛肉的说法。

  济南的坛子肉,据传由凤集楼饭店创牌。一百多年前,该店大厨拿猪肋条肉,加调味和香料,瓷坛慢火煨。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经过慢煨,色泽成棕红,其味浓厚,汤汁熬得浓稠,肉味香熟,烂而不腻。济南的坛子肉做法,并不多么复杂,猪肋肉杀成骰子块,投进沸水焯,捞出清水冲净。

  坛子内放肉块,大葱、姜切片,放酱油、冰糖和肉桂,倒入煮肉原汤,漫过肉块为准,坛口盖严实防泄气。中火烧开,文火煨几个钟头。启坛后,钻出一股香气,拣出姜、葱、肉桂,盛盘即可。

  老济南卖坛子肉,最有名的是后宰门街的同元楼。它使用的器具讲究,黑釉小坛子,木炭的微火煨。吃过一次,总是忘忆不了,想再回头品尝。一个人不论走多远,即使口音改变,离开多久,改变不了的是口味。吃是一种文化,潜伏身体的深处。作家蒋蓝说:“可以说,口味是人类最深的瘾癖。”这句话精辟,可用肥厚形容。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