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朗朗读书畈

时间:2023/11/9 作者: 岁月 热度: 17017
石红许

  西河一路兼收并蓄,流淌到下游,静水流深,我想应该出个大儒、思想家,果然,似有洪荒之力迸发,终于在南宋的某个秋天,一声洪亮的啼哭声划破夜空、穿透山冈,在西河上空久久回荡,正是日后成为大理学家的冯椅降生(石桥头)栗树下,后徙琉璃畈(今读书畈)。

  “弓转寒溪月一湾,下临虎豹踞斓斑。

  林烟开处飞层阁,云市穷头获远山。

  衿佩光阴弦诵裹,舟梁人物画图间。

  红尘堆案那能到,只有渔舟自往还。”

  吟诵着冯椅的诗《咏归亭》,一个冬日的午后,我默默地走向南峰镇读书畈。

  读书畈,坐落西河之西岸,百来户人家世居此地,周边有畈上、油子山、暖湖、乌沙畈、马蹄山、大山、石桥头等像音符一样散落的村居。我并不陌生的地方,早年经常往来这一带,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熟悉。也许是方言所致,居然一直把读书畈错听成“读诗畈”,压根就没有朝“读书”“读诗”那方面去想过。多年以后,才晓得原来一次一次错过了读书畈。一个读书之人,倘若闻听“读书畈”地名,想必会引发更多的触动、思考,诸如“读书是福”,“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欲精不欲博”等。

  读书畈,都昌冯姓发祥地之一。一座座小山包坐落其间,野兔、獐麂、豪猪、彩羽雉鸡出没,红壤、丘陵、松树、茅草、竹林是关键词,西河两岸典型性地貌,我的童年生活画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涂抹开来的,山上树丫间的金金胖胖、花拉姐、牛伲、知了等昆虫是我们爱不释手的宠爱尤物,读书畈,一如我的老家前湖咀。

  这里没有大山,却拥有一个大山村委会地名,读书畈,一个不简单的小村,一个以读书为荣的小村,得名源于南宋理学家、“朱门四友”之一冯椅。

  再探读书畈,我便少了许多的随意,步履也不再没轻没重,神情更显庄重了些。踏进村头,松涛阵阵,竹林摇曳,莫不是宋朝的朗朗书声传来,我侧耳细听,肃然起敬。

  在一个冯老太家里,征得同意,我们得以查阅冯氏家谱,幸亏有在大山小学教过书的明然先生陪同,多年了,村里仍然有人认识明然。谱牒上有百余字关于冯椅的记载,冯椅乃南宋绍兴十年庚申秋(1140)出生,冯椅研究者一直不得其出生年,总算了却,也是一小小的发现吧。据说通过“朱门四友”曹彦约所撰《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可推算椅去世之年,椅殁后,与夫人詹氏合葬中堡曹家岭(今都昌中馆镇境内)。

  更为让我惊喜的是,翻开总谱,朱熹淳熙乙酉年(1189)为冯氏宗谱作的序赫然扉页,左仆射赵林撰文为序,爱国名臣江万里也以诗相赠:“派衍杜陵庆泽长,世居东汇水之阳。厚斋徙定浤潭宅,云逸联分苦竹庄。……”分析谱牒并江万里《赠冯氏迁徙诗》可知,冯椅冯厚斋乃读书畈始祖也,“公从谭塘栗树下徙泓潭琉璃畈居焉”。其父盛世,登北宋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进士,知宁县,封赠尚书。看来,冯氏在当时应是南康军、都昌望族也,否则,何以使得三位当朝重量级人物能够蘸墨为文。读书畈也因朱熹、江万里而载入史册。

  我扳指捋了捋,1140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南宋风雨飘摇,正值内忧外患,名臣赵汝愚、爱国名将辛弃疾、理学家冯椅等先后横空出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注定他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救民族于危亡重任就落在这一代人肩上了。羸弱南宋,一大批有节气的文人冒着枪林弹雨,投笔从戎走上抵抗外敌之路。

  冯椅,西河走出的一代名儒,绍熙四年(1193)中进士,先后出任德兴尉、江西运干、国子监祭酒等职。冯椅,人文西河的中流砥柱,官虽做的不大,然其学术成就斐然,且门生众多,著述丰厚,有《太极图》《孟子图》《孝经辑说》《厚斋易学》《尚书辑说》《丧礼小学》《西铭辑说》《孔子弟子付传》《冯氏诗文志录》等200余卷,大都散佚,仅存《厚斋易学》散见《永乐大典》中。也正因为一本《厚斋易学》传世,而奠定了冯椅在中国易学界不可撼动的地位,此后历朝历代易学学者对冯椅学说多有解读释义,如鄱阳人汪标、婺源人胡一桂、乐平人马端临等。为了培养四个儿子,冯椅辞官不做,返回故里读书畈,首倡“弟子择师习其学,师择弟子传其学”,一心教育子女,“家教甚严,督课亦紧”,授之以四书五经,传之以忠信孝义,以致个个德才兼备,传为美谈。

  长子冯去非(1192-约1275),乃与父一样,刚正不阿。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进士,曾任淮东转运司干办,宝祐召为宗学谕、左谏大夫,诗人。

  次子冯去辨,淳祐四年(1244)登进士第,官至侍郎。

  三子冯去疾,号磊翁,天资聪慧,学识过人。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及第,入直徽猷阁,曾任温州府教授,后迁升知兴国军(今湖北阳新),曾于兴国沧浪亭刻《兴国本四书》。淳祐八年(1248)为提举江西常平茶盐。曾于临川创立临汝书院,云集了众多文人学子,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一所书院,光大了“才子之乡”的文化教育。

  幼子冯去弱,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也應征辟,后知宁国府。

  梳理椅之四子,看得出,冯椅给四个儿子取的名字可谓含义深远,也切合了一个积弱积贫时代的悲催,莫论人非,空谈误国,摈弃疾弱,报效国家。前有汉朝霍去病,同代有辛弃疾,凡此名字既蕴祝福更寓作为。作为一介文人、低级官吏,冯椅长太息、哀民生,一腔热血写春秋,最后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了儿子身上。

  悉数“五冯”,我从内心为这片红土地骄傲。手握一卷诗书,走进读书畈,徜徉山冈、田畈、溪畔,淡淡香火味阵阵入鼻,那是“五老爷庙”飘出的虔诚,飘出了读书畈人对读书的尊重。至今,读书畈还存有“五老爷庙”,香火旺盛,纪念的正是冯椅及其四子,曾一度当作学校,每日书声朗朗,想必九泉之下,冯椅当含笑,山村学风渐浓,冯氏后代大学生、研究生不乏其人。冯椅去世后,朝廷赐予礼部尚书衔,并祭祀于都昌乡贤祠,白鹿洞书院宗儒祠、紫阳祠、朱子祠。

  伫立读书畈,山风习习,就是这里,诞生了鄱阳湖畔一个显赫的文化世家。然而,一丝忧虑悄然袭上心头。读书畈,在经济大潮的日益推波助澜下,还容得下一张书桌吗?进城打工、经商、房地产、金融、物流……已经伸入广大农村每个角落,不知读书畈的传统耕读家风,是否受到冲击。多么静谧、祥和、温馨的小山村,放眼大山,大山不语。“去非书舍”是否还存遗址,问及村民,纷纷摇头,好在还留下了一个响亮的读书畈,书声千年不绝。迈步走进村中,穿过弯曲逼仄的小弄,鸡鸣狗欢,炊烟里锅碗瓢盆交响、映衬,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小村。我像个瘦弱的青衣书生,欲去拜谒大儒冯椅,却迷失在读书畈黄昏扯起的薄暮里。除了鞋底下细碎的瓦片烙足,没有哪扇柴门为我轻轻开启,期待一股书香扑面而来。读书畈,我愿意留下来三五天,读书、踏访、叩拜,我似乎感觉到,村里的每一张笑脸,都闪忽着理学的纹路,村中的每一棵树木,都飘挂着冯椅墨染的遗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不必怀疑,读书畈人的理想生活里一定弥漫着书香与稻花香。

  西河,因了冯椅而飞奔着思想的浪花。而今,西河流域千年文脉一直传承,著书立说已是蔚然成风。如油墩街港头人王胜奇撰《港头随笔》、游沭塘人吴乡著《我的游沭塘》等,还有作家李来顺西河系列小说《嫂娘》、芗溪人明然研究鄱阳湖文化历史之力作《鄱阳湖:从人文深处走来》,这些,犹如西河大地上散落的星火,佐证着西河的人文依然在延续、在燃烧。毕竟接触面窄、阅读面小,我所知道的显然只是冰山一角。

  人以文扬,文以人存。自古以来,西河流域这块位于彭蠡之滨、吴尾楚头,北靠长江的红土地,阅尽世事沧桑、千古变局,中原、巴楚、吴越文化在此交融而自成一体,成为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仁智、淳朴、大气的广博胸怀像鄱阳湖水一样接纳和包容了一切,才成就了一代一代西河儿女走上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西河,钟灵毓秀,名人辈出,千百年来,从北宋进士黄梦松、李景山,明朝进士叶应麟、万历贡士计美材,清代进士吴在涧、王廷鉴及封疆大吏周馥,也正是一代一代西河人,托起了西河一片人文光耀的天空。

  “仕无通籍禄,家有厚斋书。”读书畈就是一本厚厚的史书,静静地栖居西河之滨,让我们沿着一条通往大山的乡村小路去慢慢品读。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