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循着思想的年轮阅读树或者人

时间:2023/11/9 作者: 岁月 热度: 17915
李 皓

  一圈圈年轮聚拢在一起就是一棵内涵丰富的树。

  这是一座村庄,我外婆的村庄。早饭后,几个伐木者在村子的西头出现。随后,我看见有个人爬到一棵大树上系着粗大的绳索,还有一个人手持电锯蹲在那棵大树的脚下正准备切割这棵树的树身。很快,那把锋利的电锯轻易地切开了粗糙的树皮,并且朝着树的核心深入。一粒粒细碎的粉木屑源源不断地从树身飞出又落在了树的脚下。再后来,我看见有两个人远远地沿着电锯切割的方向使劲地牵拉系在树干上部的那根绳索。稍后不久,我听到了一声訇然的喧响,紧接着整个树干与它的根部彻底失去了联系,倒在拉绳索的那两个人的方向,仅在地面留下一截叫做树桩的东西——那截树桩,正裸露着崭新的横截面,横截面上呈现着一圈圈印痕,那是一只只同心圆,它们就是树的年轮。就像密布了一道道罗纹的光盘,这些年轮究竟记载了一些什么,树又为何要刻录这些年轮?这,是属于这棵树的秘密。整整一个上午,这几个伐木者依次伐倒了五棵大树,我这个观察者也依次窥探到了五棵大树内部的秘密。不,我窥探到的已经不是秘密,因为秘密在被打开的一瞬就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打开秘密就是销毁秘密。

  随后,当两个伐木者再次准备将那把锋利的电锯伸向村内一棵最粗大的树时,他们的行为受到了一位年长者的制止。那是一棵幸运的树,尽管我不能够窥探到隐藏在它里面的那些年轮。

  宛如五根巨大的杠杆,五棵被伐的树木依次倒在了村子的西头。它们,是不是想竭力撬起刚刚被锯断的记忆?

  村子的西头顿时显得异常开阔和空旷,但缺乏一种必要的庇护和掩映:猝不及防,五棵大树就这样在一瞬间被无隋的锯齿结束生命并倒下了身躯。

  各司其职。不管是大还是小,在村子里生长着的每一棵树,总是都能够恰到好处地掩映它所掩映的村庄。有村庄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一大片茂密的树!试想,如果一个村落里连一棵树都没有,那将会是怎样单调、难堪、窘迫和不和谐的情形?树,总是令村庄显得兴旺和景气,并令村庄不断呈现出蓬勃的活力和生机。

  村庄里不会有一棵多余的树。

  当然,城市里也不会有一棵多余的树,因为一棵树之所以能在它生存的地方立足并且活着,一定是有其原因和理由的。不过,城市里的树木大多难逃美学之手的规整和修剪,它们生长在城市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让人观赏。城市里的树木远没有乡村树木长得那么随意和自然,它们,总是缺少了乡间树木那种蓬勃的活力和朝气。写到这里,我也开始警觉地意识到我自己这棵乡野之树被移栽进这座小城之后,身上也渐渐丢失了一些乡野的灵性和锐气,却多了几分规矩、刻板、理性和教条。

  五棵树木在树桩的位置分别被锯断了。把自己的一生以“桩”的形式做最后的总结,望着残留在地面上的这五只孤零零的树桩,我忽然生出一种被采伐了的痛感。而这些孤零零的树桩,又向我昭示了一些什么?

  树有根。

  是的,树有根。而根,又总是能深入到泥土的深处。因为有深入在泥土深处的根,故而树总是让人萌生出牢固、稳重和踏实的感觉。我想,一棵小树之所以能够长成参天大树,主要就在于它有深深扎于泥土的根吧。树,哪怕长到千丈也始终脱离不了根,因为根总是能令树茂盛、挺拔和昂然,没有根的无本之木注定是成不了什么气候的。实际上一个人也是一棵树,一棵会谠话的树,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也一定有着属于他自己的“根”,只不过这“根”通常不易被别人知晓罢了。或许,人们植树就是源于一种“根”的情结,或者说是为了表达一种“根”的情感。忽然想到了孔子。孔子的一生四处周游,而四处周游的孔子,却忘不了要在自己的老家亲手栽上一棵树。似乎是一个奇迹,据说,孔子当年亲手栽下的那棵树如今依然还活着。不过,孔子两千多年前亲手栽下的那棵树究竟如今是不是真的还在活着,我觉得没有必要去追问和考证,因为比这更重要和更有意义的是,我已经知道了像孔圣人这样的大树也脱离不了“根”。根,总是关联着人的情感并令人心有所系的——它,能令人的心灵有所维系和寄托。

  有根就有爱。

  爱无涯,大爱更无涯。孔子这棵会说话的大树所倡导的“仁”,就是一种广博的大爱。

  树,之所以能够在大地之上牢牢生长,主要是因为它有自己的根和爱吧。我想,人也是。每个人的一生与树都有着许许多多相似的地方,只要仔细地琢磨一下树和人的关系,你就会发现树的经历和境遇其实也如同人的经历和境遇,树的一生其实也折射了人的一生,只不过树不能够像人一样能自己走动罢了。每个人都是一棵会走动的树?那么年轮呢,人也有自己的年轮吗?我认为也应该是有的。譬如我的外婆今年已经八十六岁了,她老人家那张饱经风霜和布满皱纹的脸,总是常常令我联想到了树的年轮。当然,人的年轮也不仅仅只是刻在肌肤上,人的年轮,更多的应该是刻在心灵。刻在心灵上的年轮,总是令人一辈子都难以忘怀,这样的年轮,一定是刻骨铭心的。

  记得刘亮程曾经在一篇文章里说过,如果我们忘记在村庄里生活了多少年,只要在自家居住的房前屋后或者院墙角锯开一棵树数数它里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是的,树的生长进程也是它自己围绕着树芯循序渐进地刻录着一圈圈同心圆的历程。那些同心圆也许规则也许无序,但是不管怎样,年轮一圈,树在大地上生长的时光就是一年。

  一棵树一旦被大地固定,它就会在执著不停地生长的同时也在自己的体内悄悄镌刻着一圈圈年轮,当人们有一天伐倒那棵树时才知晓这一秘密。秘密刻录在年轮里,但秘密又存在于年轮之外的别处——不知为何,写到这里,我的心里忽然冒出了这么一句别扭和非常拗口的话。就像我们的写作,也许对于每一棵树来说,它刻录那些年轮也是源于内心的爱好,因为树也是有灵性的,它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树并不是单纯的植物,尽管树木不会说话,但是不会说话的树,却喜欢以年轮的形式来呈现自己。

  从来不知道喊累,刻录年轮,是树自己喜欢做的一桩事。

  现在,几个伐木者已经在地面上剔净了这五棵大书寸身体上所有的枝丫,并将它们的树干裁切成了两米一节的规则树段。目睹着那一堆堆树段剖切面上丰富多彩的同心圆,我的思想也沿着那些年轮的纹路不停地旋转。一桩单调、枯燥的事情,如果能够彻底排除外界的纷扰集中整个精神去做,也是能做到细微和精致深邃的境界的,这五棵大树分别以它们的年轮向我做了很好的明证。我是一个害怕纷扰的人。有时,当我全身心地投入进一件事情时,会突然因为一个大的响动一个不合时宜的电话或者是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侵扰得心境突变和兴致全无,并将自己手头正做的事情彻底耽搁了下来。我真的很佩服树这个物种的修炼和境界了,它们为何能摒除一切干扰有条不紊地将镌刻年轮这件事做得那么细致、专注,并且是持之以恒?

  陶醉其中,沉浸其中,乐此不疲。以特有的纹理和密度呈现个性化的自己!因为有年轮,所以树的肌理并不单调和苍白。因为有年轮,所以极平凡的树也拥有它极不平凡的内心。年轮,令树的内质变得更加完善、丰富和美——它,是一棵树内涵和品位的所在。

  天道酬勤。我觉得,每一棵树的年轮都是每一棵树内心的收成和积淀,它们是树辛劳和智慧的结晶,并且是属于每一棵树自己所独有。这么说来,每一棵树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并且区别于其它树的年轮。

  树不同,年轮也不同。世界E永远也不会有两棵年轮完全相同的树。

  丰盈了树生命的厚度和精彩,构建和拓展了树自己的精神谱系一一一固圈环环相依的年轮聚拢在一起,就是一棵内涵丰富的树。现在,五棵树木虽然被伐了,可是它们的年轮还在树的身体里存在着。在我看来,它们身体里那些一圈圈丰富的年轮组合出来的就是五棵内涵丰富的树。

  年轮是树的精气神?

  我也是一棵会走动的树。那么,当我老了,到了暮年了,将自己大小不一的一圈圈年轮聚拢在一块,是不是也能组合成一棵内涵丰富的树?

  天上的太阳爬到了我头顶的当空,五棵树的树段也已经被严严实实地捆绑上了一辆大卡车的车厢。此刻,我不得不采取仰视的姿势来打量这满满一车厢树。只是,我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视角和锐度,才能更好地切入进这些树思想的内部?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