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正文

诗词 散文 小说 杂文 校园 文苑 历史 人物 人生 生活 幽默 美文 资源中心小说阅读归一云思

从一招鲜到路路通:以策展人为例谈当代艺术机构人才需求的变迁

时间:2023/11/9 作者: 艺术当代 热度: 14313
白家峰

  

  内容提要:本文作者从近十年来的从业经历出发,从外化的视角切入,追溯历史,考察在内地当代艺术领域,伴随着专业机构的从无到有,逐渐丰富、完善,其从业人员人才构成、能力素质需求发生的变化。尤其是在今天不同机构同质化、策展人概念泛化的当下,对于重塑行业的专业壁垒,重建专业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当代艺术机构策展人人才培养艺术教育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艺术机构经历了由少到多,由点及面,自单一而多元的发展局面。其中伴随着当代艺术的出现、发生与发展,相关的艺术机构,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商业机构到多种营利、非营利机构全面发展的过程。画廊、博览会、拍卖行、民营美术馆、替代性空间与各种艺术基金会逐渐成为了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存在。而走过了对标欧美、从无到有到本土特色的道路的当代艺术机构,也带来了对于当代艺术相关专业人才的特殊需求,并催生了视觉艺术领域内艺术管理专业与学科的发生与发展。本文将基于作者十余年来的艺术媒体从业经验,从这些年所观察、了解到的现象出发,以相对核心的策展岗位为切入点,主要从需求方入手梳理对于艺术管理人才的职能需求变迁。

  一? 早期当代艺术机构的人才需求

  我所了解到的视觉艺术方向的艺术管理学系,最早的应该是在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当时的负责人是范迪安、余丁、赵力三位教授。而在实际操作领域,伴随着90年代外向型的当代艺术市场的逐步出现,与“接轨”需要的早期艺术机构的成立,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则更早一些,这些人才主要是美术学院的美术史系培养的。

  在这个领域里,从人才需求角度上说,早期的视觉艺术领域的艺术管理专业都是脱胎于人文学院或者更早的美术史系,其初衷是为了弥补之前美术史专业人才培养的两大短板,其一是几乎不涉及现当代艺术部分,其二是实务工作的方法及课程几乎没有。而第一个相关专业在中央美术学院出现,除了学院建设内部的原因之外,与北京当时相对发达的当代艺术市场以及由此催生的第一批民营艺术机构有关。

  从这个角度上说,当时对于年轻的相关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主要有以下几项。一,较好的英语能力。之所以把这个放在第一位,是因为当时当代艺术的市场主要是外向型的,各类机构对于具备一些艺术专业能力的英语翻译、口译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是刚需。其次,较强的文案写作能力。之所以将文案写作放在第二重要的地位,是因为早期的民营艺术机构(部分商业画廊至今如此)往往并没有学术意义,上的独立展览策划能力,因此相关专;业人员在这类机构往往任职媒体岗位,因此,提供适应不同类型媒体需要的新闻稿依然是一项基本工作。但是,同样是伴随着市场的逐步发展,专业的展览策划逐步开始从一种工作发展为一种职业,一方面独立策展人开始活跃于各种类型的机构策划展览,另一方面公立艺术机构的学术典藏部门开始发展、分化出学术部门的职能,策划岗位和工作需要也开始增强。于是对于相关展览策划、方案制定的能力诉求开始凸显。这一需求一方面是第二项需求的文字升级版,另一方面也开始对学术判断、艺术家组织以及展览呈现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早期的艺术管理专业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如朱小钧、卢缓、柳淳风等,在2005年前后开始跻身新一代年轻策展人的行列并活跃至今,其他毕业生也往往通过相关工作,或给第一代策展人担任助理的途径积累相关经验与人脉。最后,除了第三条中提到的部分佼佼者外,包括更多的相关专业早期毕业者在内,进入艺术领域的从业群体还必须具备其他和展览相关的实务技能,比如对于布展、宣传、设计、印刷、运输、仪式、会务乃至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庶务的掌握、沟通、处理的能力。可以说,至晚到2010年前后,相关当代艺术机构对于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已经从掌握语言、文字能力的“一招鲜”逐步发展为围绕展览工作“路路通”的多面手。

  二? 十年来的需求变化

  1.语言功能需求的优先度有所降低

  关于语言功能需求优先度降低的判断并非由于相关需求减弱,而是基于相关从业,人员外语能力的普遍增强。这一方面是国内教育的成果,尤其是人文学院开始招收不具备艺术创作能力的普通高招学生以来,历届毕业生的英语能力逐年增强,而且从统一高考入学的学生,相对于艺术招考途径入学的考生而言,更愿意投身于艺术管理行业。此外,近三至五年来海外相关专业留学生的陆续归国更是提高了相关职位的外语门槛。

  2.文字写作能力需求的变化

  如果说十年前各类艺术机构对于从业人员的文字工作要求,是职务性写作与学术性写作并重的话,那么今天,这一需求的基本內容并未改变,但是在形式与比重上发生了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谓学术写作的比重正在增强。一方面,原先由专业策展人承担的学术主题阐释的部分在一些相对小型的机构中正在分流,这直接导致了本文后续的第三点提到的策展人工作的降维;另一方面,由于艺术行业面对的媒体生态的“自媒体化”,部分多元化的专业文字提供也往往由机构从业人员承担。但是与此相应的,机构从业人员的学术写作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升。这主要表现为生搬理论、套用概念的现象比较严重,文字的可读性往往不高,而且在很多情况下存在为了迁就或者说体现所谓的学术化而牺牲语言可读性乃至规范性的现象。二是网络与自媒体的发展对于网络文体的写作提出新的要求。这既包括机构自身主体写作的需求,也包括与相关新媒体对接的网络问题的需求。蹭热点、娱乐化与轻阅读正在成为机构网络营销的官场手段,适合网络传播、满足热度需求的“洗稿”在艺术领域同样不可避免。

  3.策展人岗位的泛化与对策展工作的消费降级

  近三四年来,冠以策展人名义的从业者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尤其是在部分强势的民营美术馆与大量的商业机构里,由机构拥有者担任出品人,由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充任策展人的情况越来越多。这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艺术机构专业性升级的积极因素,也有学术构建的缺失导致的策展工作异化的消极因素。对于策展人的定位众说纷纭,就我个人观察而言,原先,策展人的角色定位是资源汇聚者、学术定位者与项目负责人的角色,此外在艺术家个展中,还承担了一个对话者的角色。就这几个角色而言,首先伴随着资本的强势介入,2010年后的策展人,不再如2000年前后的策展人或者1990年前后的专业期刊编辑那样,在整个艺术生态中处于资源中心的位置,尤其对于年轻策展人而言更是如此,圈子化、碎片化的情况日益严重。这导致了作为一个群体而言,整体上策展人的商业变现能力在降低,而雇请策展人的成本并未随之降低。伴随着商业策划的发展,就第二个角色而言,策展人的服务意识逐渐浮于学术意识之上,其学术上的对抗性与对艺术家的发掘力逐渐弱化,这也使得机构内部的专业人员在出资者眼里越来越胜任学术服务者的工作。而伴随着整个艺术相关行业的逐步成熟,从布展、物流、保险到媒介公关,相关品类成熟的货架产品与定制服务日益完善,出现了如红日照明这样专业的艺术灯光服务的供应商以及如特锐艺术这样的专业物流、布展服务的供应商,所以项目负责人的统筹协调角色越来越为具体的项目对接和执行所取代。关键是,这些工作交由内部人员承担,是不需要另外付费的。因此,策展人整体学术贡献的减弱、商业营利能力的弱化与具体实操工作的分散导致了很多非“强策展”的项目中,策展人的角色看起来越来越可有可无,这是策展工作遭遇消费降级的重要原因。

  这种消费降级正在逐渐摧毁艺术管理专业在当代艺术领域的行业前景。

  三? 重塑行业的技术壁垒

  正是基于这样的消费降级,以及由此带来的岗位与职能,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倒挂现象,在艺术管理的教学体系内部出发,重新梳理相关概念,重新树立行业的专业门槛越来越成为一种必须。而这种专业门槛,或者说技术壁垒的核心是:学术、学术,还是学术。

  这种学术标准的强调,一方面有助于我们避免把某种工具性技能的获得作为专业性的标志,从而混淆从事专业工作与专业性的工作之间的区别;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树立艺术管理专业本身,从基础教学到后续研究性教学之间的可持续的学术深度。今天,学院机构艺术管理专业培养的“原生策展人”,对于策展实务具有更系统的概念认知和知识储备,这和早年从批评家、美术史研究者转型的策展人,更多通过实践积累经验的做法有很大的不同。伴随着相关机构的成熟,比如艺术物流、展示、灯光、保险、法务等行业里艺术专业对口机构的出现,掌握系统行业知识的策展人,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更“工具化”的策展人,在工作上显得更正规化和无缝对接。此外,我们对于很多具体事务性工作要求的针对性,也容易使得艺术管理专业的教学成果,即管理者,在承担策展职能时更像是一个掌握多种工具、操作规范的安装工。从“甲方”视角来说,之所以会把自身聘用的不同岗位的艺术管理从业者都当作“策展人”用,除了部分策展人的“低性价比”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对于“策展”的需求就是具体事務性工作的整合,是展览实体的“落地”和“实现”;而资源整合的工作,则由“甲方”自己完成了。那么学术建构呢?对此的最多的反应是两个:一是“艺术家(名单)本身就是学术的保障”,二是“反正策展人写的常人也看不懂”。后者恰恰是学术标准的重构需要解决的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谁也看不懂”的问题,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专业知识来源的碎片化,缺乏系统性。现有教学体系中的艺术史学与艺术批评理论体系,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老化和僵化的问题,而对此的补充更多来自于某些批评写作先行者的点滴应用与片段化引进,因此往往出现以名词、概念代替理论体系,抢占、抢注“冠名权”的现象,最后成文自然似是而非。其二是很多学术文本的写作者,尤其是一些还系统地读了一些书的写作者,往往又存在用文本经验代替视觉经验,重批评理论自洽、轻创作本体艺术语言方法研究,重展览概念阐述、轻针对展览实体的具体展示学、展览学分析的问题。这样的文本,即便不是昂贵的,多半也是无用的。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除了单个节点,某个环节无法把控的整体艺术生态和风气之外,在艺术管理的具体教学领域,至少可以做到如下几点。一,把当代艺术史的教学更有机地融入到整个教学的全过程,尤其是与内容建设有关的实际操作教学中去。二,增强学术文本的写作能力,包括文字规范、学术规范与知识性的能力。伴随着文本需求的分流,学术文本的写作必须得到专业强化,大众媒体、网络媒体的新闻性稿件则应该让不同媒体根据各自特性自行解决。

  最后,尽管艺术管理专业在读学生参与策展工作实践的时间点在前移,平台在增多,但是后期总结、反复与提高的工作环节有所缺失。这不仅仅是教学需要,更是工作习惯和方法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应该留给用人单位在实践中解决。
赞(0)


猜你喜欢

推荐阅读

参与评论

0 条评论
×

欢迎登录归一原创文学网站

最新评论